产后盆底康复的中西医治疗方案
2020-04-26伏瑞惠
【摘 要】目的:研究50例产后妇女产后盆底康复的中西医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来我院通过阴道进行分娩的产妇5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产后盆底康复的中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盆底肌力恢复状况、腹腔内脏器脱垂情况、尿失禁症状。结果:比较两组的盆底肌力恢复状况,实验组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腹腔内脏器脱垂情况,实验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尿失禁症状,实验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产后的孕妇进行产后盆底康复的中西医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产后;盆底;中西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209-01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种,具体是指盆底支持缺陷、损伤及功能异常,该病发生是由于压力性尿失禁和盆底器官脱垂,特别是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大笑、不能咳嗽、不能打喷嚏等,但凡身体稍微有受压,就会小便失禁,影响生活质量,并且加重心理负担[1-2]。我院为了详细了解盆底康复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对产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此次试验,实验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来我院通过阴道进行分娩的产妇5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25例,年龄在(24-35)岁,平均年龄在(28.13±2.62)岁,经产妇12例,初产妇13例。实验组25例,年龄在(25-33)岁,平均年龄在(27.86±3.01)岁,经产妇11例,初产妇14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生育次数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在孕妇产后测量生命体征。
1.2.2 实验组实施产后盆底康复的中西医治疗,包括:电刺激、生物反馈、中医治疗、产后健康操等。
电刺激:将电极放在会阴处通过不同的电流频率进行刺激,刺激盆底处的肌肉群和神经,让神经牵拉盆底处肌肉的收缩。电刺激可以预防肌肉萎缩,被损伤的神经恢复。生物反馈:为了治疗疾病,通过反复的锻炼让人类的身体依据相应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状况。如为产妇在阴道内安置测压设备,监测阴道内的收缩力,提供相应的盆底肌肉训练,形成反射,让已经损伤的盆底肌肉达到治疗的效果,恢复阴道收缩力、盆底肌肉力、增加性生活、防止阴道脱垂。也可为患者应用阴道哑铃,球的形状和体积相同,但重量不一样。需要从轻到重来练习,先从阴道内保留1min开始,渐渐延长时间,达到10min时,当大笑、提重物、大跳、跑动时,阴道内的哑铃不能掉下来时,可以换成下一个重量,重复进行训练,每天锻炼两次,每次的重量要持续7周后才可换成下一个重量,每次锻炼时间为10min。中医治疗:小便频数及失禁患者中气虚者,可使用黄芪当归散加山茱萸,益智仁,以益气固摄,其中人参、黄芪、白术及甘草可以大补元气,当归和白芍可以养血益阴,山茱萸和薏苡仁等具有补肾多种功效;肾虚者常予金匮肾气丸加益智仁、桑螵蛸,温阳化气,补肾固脬;产伤多为临床产程过长或胎儿久压膀胱致膀胱成瘘,此类患者常需手术修补,中医方面予完胞饮益气养血,生肌补脬。子宫脱垂中气虚者给予补中益气汤加枳壳,给予补气升提,此类患者常伴产后大便难,临床中常加用肉苁蓉、柏子仁、火麻仁等。肾虚者给予大补元煎加鹿角膠、升麻和枳壳补肾固脱。也可以毫针补法针刺百会、气海、维道、子宫等穴位,补脾益肾、固摄胞宫,配合用灸法、中药穴位贴敷相应穴位进行治疗。
产后健康操,根据患者的情况为患者提供由小到大的运动量,由弱到强循序渐进的实施练习。产后体操具体步骤为:①第一小节:产妇采取仰卧位,深吸气并且收紧腹部,之后缓缓呼气。②第二小节:产妇采取仰卧位,两个手臂平放在身体两侧进行收缩肛门、放松肛门的动作。③第三小节:产妇采取仰卧位两个手臂平放在身体两侧,两条腿分别上举、平举,和身体成九十度。④第四小节:产妇采取仰卧位,腿部和髋部放松,双脚分开一些,脚底踩在床上,腿部和腰部发力,让背部、臀部抬高离开床面⑤第五小姐:产妇采取仰卧位,进行仰卧起坐。⑥第六小节:产妇采取跪姿,双膝分开和髋部同宽,肩部和肘部垂直,手平放在床上,扭动腰部进行左右运动。⑦第七小节:产妇采取跪姿,双手支撑身体,左右双腿轮流抬高进行平举。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恢复状况、腹腔内脏器脱垂情况、尿失禁症状。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2.1 对比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恢复状况,对照组有效率为60%,实验组有效率为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 比较两组患者腹腔内脏器脱垂情况,对照组有效率为40%,实验组有效率为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3 比较两组患者尿失禁症状,对照组有效率为18.2%,实验组有效率为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产后小便频数与失禁,皆与分娩或产伤有关,主要由于分娩时膀胱受压过久或者接生不慎,或难产手术损伤膀胱所致。多见于平素身体虚弱或分娩时难产,滞产及有手术助产的产妇,多由于气虚、肾虚和产伤导致。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会对女性产后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具体是女性产后盆底缺乏支持结构、损伤或者功能障碍等造成盆底出现疾病,临床主要表现有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所以对产妇产后早期采取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意义重大[3]。
参考文献
[1]钱佳超.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养生保健指南,2017,(32):223.
[2]陈莉莉.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8,5(16):12-13.
[3]王秀芬.产后女性盆底康复治疗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2):47.
作者简介:伏瑞惠(1984年11月-);女;汉族;云南曲靖罗平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科及产科常见病,擅长中医妇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