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宣教在耳源性眩晕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2020-04-26郑霞牟雪萍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关键词:健康宣教护理满意度护理

郑霞 牟雪萍

【摘 要】目的:研究健康宣教在耳源性眩晕护理中的开展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2例耳源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6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案,46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宣教,对比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眩晕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5.6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0.87%,实验组患者的眩晕症状消失时间快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也更高,二组数据比较P<0.05。结论:在耳源性眩晕患者的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其健康知识掌握度、增强其健康意识,并可加快病情好转,患者也会因此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关键词】健康宣教;耳源性眩晕;护理;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204-01

耳源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耳科急症,患者是以发作性眩晕、耳鸣、听力减退等为主要表现,病情发作时还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患者会因此出现高度紧张感,甚至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1]。为优化护理措施、提升护理效果,我科在2017年6月--2019年6月为部分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进行如下阐述: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数据

纳入我科在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耳源性眩晕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计92例。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49例;最低年龄为18岁,最高年齡为65岁,中位值为(46.2±6.5)岁;病程在2--9年之间不等,中位值为(3.2±0.6)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比实验组(n=46)与参照组(n=46)的资料数据,结果呈现出P>0.05,可开展此次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护理措施,包括用药输液、注意事项告知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疾病知识讲解:由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耳源性眩晕的病因、症状、诊断依据、危害性、治疗方案等相关知识,让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有个正确认知。为患者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在院内多组织耳源性眩晕的健康讲座,以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提升其自我保护能力。叮嘱患者及家属,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声光刺激,也不要突然转动颈部,或长时间的低头或仰头[2]。让家属为患者准备适合患者的专业垫枕,当头颈部压下后,与患者的拳头高度接近,或稍低于拳头高度即可,有助于改善睡眠治疗。

心理健康指导:患者的头晕、耳鸣等症状,会对其日常生活、工作产生影响,患者易出现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在交流过程中,寻找其负性情绪的产生原因,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与情绪安抚,为患者强调,保持心态放松、情绪稳定,有助于耳源性眩晕的治疗[3]。

药物指导:为患者讲解药物知识,包括药物名称、作用机制、用法用量、不良反应预防等,叮嘱患者要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不可私自加减用量,更加不能自主服用未经医生允许的药物。

饮食指导:饮食方面,要告诉患者选择清淡、营养的食物,禁止食用辛辣、易过敏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及蔬菜,多饮水,并要保持大便通畅,督促患者要戒烟戒酒。

放松训练指导:为患者解释坚持放松训练的重要性,先引导其取仰卧位,下肢分开,双目轻闭,保持呼吸匀称,并默念“放松”,进行全身肌肉放松;指导患者进行缓慢吸气,之后自然屏气,与此同时进行自我暗示,放松身心,也可进入微眠状态。每次训练时间以15min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1.3 观察指标

①健康知识掌握度:为患者发放健康知识问卷,共包含25题,总计100分。得分在85分及以上者为掌握;60--84分者为部分掌握,不足60分者为未掌握。健康知识掌握度=(掌握例数+部分掌握例数)/总例数×100%。

② 眩晕症状消失时间。

③护理满意度评分:在患者出院时,由患者对在院期间的护理服务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工具,对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与x2值来验证,当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分析价值。

2 研究结果

2.1 健康知识掌握度对比

实验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5.65%,高于参照组的60.87%,组间比较P<0.05;见表1。

2.2 眩晕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症状消退时间快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参照组比较也更高,组间比较P<0.05;见表2。

3 讨论

眩晕患者的病情易反复发作,多数患者的病因不明,在其病情发作时易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日常生活质量也会随之下降[4]。临床对于耳源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是以镇静、消炎、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为主;在治疗同时配合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对病情治疗有辅助之效。我科主张为患者开展健康宣教模式,通过健康疾病知识讲解、心理健康指导、药物及饮食指导、放松训练指导等,帮助患者对耳源性眩晕有个正确认知,并使其保持身心放松,能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眩晕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参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这也充分体呈现出了健康宣教的开展价值。

综上,为耳源性眩晕患者开展健康宣教模式,对提高其健康知识掌握度、加快病情好转具有显著帮助,并可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余胜娣.耳源性眩晕患者眩晕分级护理方法及其干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118-120.

[2]孙欢地.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眩晕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6):38-39.

[3]刘娟.健康教育在耳源性眩晕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9,6(14):272.

[4]王娟,季娴,李正静等.中医特色护理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在眩晕多专业一体化诊疗平台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20):1582-1586.

猜你喜欢

健康宣教护理满意度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加强宣教对提高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