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4-26张小彩陈冬梅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舒适护理老年

张小彩 陈冬梅

【摘 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各症状缓解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水肿消失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够缩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时间,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慢性心力衰竭;老年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190-01

慢性心力衰竭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多见,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该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该病的机制为心脏排血量降低,不能够满足患者正常代谢需求,出现组织灌注不足、循环障碍的综合征[1]。老年患者身体不断退化,同时心理发生较大变化,做好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舒适护理干预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5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61~74岁,平均(67.4±3.2)岁;对照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60~77岁,平均(68.1±3.3)岁;两组在基本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环境舒适护理

老年患者對环境的要求较高,不良环境对患者心态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可出现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负面情绪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刺激,影响患者休息。护理人员为患者安排舒适的病房,保持房间内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同时调节室内温湿度,有专人对房间内进行清扫。限制探望次数和人员数量,保证患者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1.2.2 心理舒适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病程较长,患者长时间受疾病折磨出现各种负面心理,加上老年患者机体功能衰退,合并慢性疾病等,加重患者负面情绪[2]。因此,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及康复具有一定效果。护理人员需做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等,在护理上更加个性化。同时,积极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真实想法,有耐心的为患者解答问题,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治疗主动性。另外,家属在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上起到很大作用,首先给予患者支持,排除后顾之忧,同时加强照顾,理解患者,将病房创造出温馨的氛围,从而改善患者心态。

1.2.3 生理舒适护理

①体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最主要为加强休息,来减轻心脏负担,同时能够减轻机体耗氧量,来促进治疗效果。调整患者舒适体位,对于长期卧床患者需要定时翻身。出现气喘的患者,帮助患者调整为半坐位,缓解呼吸困难。②饮食:嘱患者在饮食上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同时根据患者的喜好制定饮食计划,多食用高纤维素、高蛋白食物,饮食需清淡,但保证营养丰富,提高患者免疫力。③便秘:由于老年患者胃肠蠕动能力较弱,常出现便秘情况[3],在用力排便时增加心肺负担。护理人员需及时为患者讲解预防便秘方法,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用易消化食物,必要时给予缓解剂。④输液:输液量过大、输液速度过快等均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肺水肿。护理人员需根据病情来调节输液速度,做好预防和抢救措施。

1.2.4 健康教育

为患者和家属讲解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告知患者出现并发症或病情加重时的处理方法,出院后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同时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预防疾病再次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包括水肿消失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同时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如表1所示,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如表2所示,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中,随着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不断衰退,代偿能力较差,在治疗后康复效果较慢;同时老年患者多存在高血压、冠心病等,使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情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及患者生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让患者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生理、心理上得到满足,舒适护理是一种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得到愉悦的护理方式[4],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本研究中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环境等方面入手,让患者在良好的环境下修养,保证休息时间充足,减轻心脏负担;同时在生理上更注重细节,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在心理上舒缓患者负面情绪,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结果显示,采取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更高,体现出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理衰竭的护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瑛.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5):520.

[2]党美萍.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探究[J].健康大视野,2018,(10):106-107.

[3]孙雪莲.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2):188-189.

[4]周瑜利,刘亚平,刘艺华.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吉林医学,2014,(12):2664-2665.

猜你喜欢

慢性心力衰竭舒适护理老年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