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米非司酮、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2020-04-26刘春雨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肌瘤治疗效果

刘春雨

【摘 要】目的:对比米非司酮、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48例子宫肌瘤患者,普通组中的24例患者行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实践组中的24例患者行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践组治疗有效率(95.83%)相比于普通组(75.00%)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8.33%)相比于普通组(33.33%)更低,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桂枝茯苓胶囊,米非司酮能显著提升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子宫肌瘤;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效果;米非司酮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065-01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见良性肿瘤,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影响因素包括性激素、遗传因素、细胞外递质等,其发病慢的特点,不能及时观察到子宫肌瘤变化情况,增加了治疗难度[1,2]。临床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和手术治疗,相关研究发现,手术可彻底根治患者病情,但会影响女性生育,故多数患者选择药物治疗[3]。米非司酮、桂枝茯苓胶囊是常见治疗药物,为比较两者临床疗效,本研究选择了我院在2016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48例子宫肌瘤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6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48例子宫肌瘤患者,普通组中24例患者,年龄37-62岁,平均年龄(51.38±4.62)岁;病程3-20个月,平均病程(12.47±3.69)个月。实践组中24例患者,年龄39-64岁,平均年龄(53.71±4.48)岁;病程4-23个月,平均病程(13.51±4.07)个月。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普通组:治疗药物为桂枝茯苓胶囊,每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四粒。实践组:治疗药物为米非司酮,服用时间为月经来潮首天睡前,服用剂量为10mg。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如下:(1)显效:子宫肌瘤消失体积超过50%,腹部压迫、疼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2)有效:子宫肌瘤消失体积在10%-50%之间,腹部压迫、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3)无效:子宫肌瘤未消失,临床症状未改善。不良反应:恶心、胃肠不适、潮热、瘙痒。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以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X2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值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代表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实践组治疗显效的共14例,有效的共9例,无效的共1例,治疗有效率为95.83%(23例);普通组治疗显效的共8例,有效的共10例,无效的共6例,治疗有效率为75.00%(18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

2.2 分析两组不良反应

实践组出现恶心的共1例,潮热的共1例,无胃肠不适、瘙痒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2例);普通组出现恶心的共3例,胃肠不适的共1例,潮热、瘙痒的均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8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其临床症状多为继发性贫血、腹痛、盆腔压迫等,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而子宫肌瘤发病缓慢的特点,让多数患者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子宫肌瘤治疗药物多样,不同药物效果不同,也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患者生活质量被迫降低,尋找合适的治疗方式亟不可待[4]。作为新型化学合成甾体类药物,米非司酮能对孕激素进行阻断,实现快速的吸收速度,在人体内快速代谢后,可同孕激素受体相结合,发挥抗孕酮作用,继而降低患者的黄体生成素,溶解卵巢黄体,降低患者的孕酮水平及雌二醇水平[5]。子宫肌瘤在中医范畴中被认为是气血不畅淤积,桂枝茯苓胶囊成分包括茯苓、白芍、桂枝、桃仁、牡丹皮等,可消瘀散结、活血化瘀,对血小板聚集情况进行抑制,达到体内雌激素分泌调节及外肿瘤细胞阻滞生长的作用,进而缩小患者的子宫肌瘤瘤体体积,促进其预后恢复[6]。本研究中,实践组治疗有效率(95.83%)相比于普通组(75.00%)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8.33%)相比于普通组(33.33%)更低,差异性显著(P<0.05)。两种药物均能实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米非司酮可对治疗有效率进行提高,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相比于桂枝茯苓胶囊,米非司酮能显著提升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丽丽,李枫.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海峡药学,2019,31(7):109-111.

[2]林珍珍.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9,16(7):42-43.

[3]杨亚莉.桂枝茯苓胶囊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症状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2):4148-4150.

[4]范华农,龚义凤.桂枝茯苓胶囊对模型大鼠子宫肌瘤中孕激素受体及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9,23(5):849-852.

[5]李松芳.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J].北方药学,2018,15(11):28-29.

[6]刘芹.应用桂枝茯苓胶囊加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激素水平变化分析[J].北方药学,2019,16(5):133-134.

猜你喜欢

米非司酮子宫肌瘤治疗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