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多卡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

2020-04-26刘翔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关键词:利多卡因

刘翔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利多卡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利多卡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 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及甲钴铵治疗, 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 耳鸣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满意。

【关键词】 神经性耳鸣;利多卡因;长春西汀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050-01

耳鸣是最难治愈的症状, 神经性耳鸣属于自觉性或主观性耳鸣, 致病因素较多[1], 轻微的耳鸣只在夜间或安静环境中能察觉, 较重的耳鸣则不仅干扰患者听力, 而且影响患者工作和休息,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几年来, 由于人们生活压力增大, 加之环境污染, 特别是噪音污染严重, 神经性耳鸣发病率明显提高, 因此对耳鸣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7月~2017年9月本院诊治的神经性耳鸣患者80例, 本科用利多卡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神经性耳鸣40例, 疗效满意,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关感音神经性耳鸣的诊断标准, 按就诊顺序将8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治疗组中男23例, 女17例;平均年龄(53.5±5.6)岁;病程1~36个月, 平均病程(18.6±6.0)个月。对照组中男25例, 女15例;平均年龄(52.0±4.2)岁;病程1周~34个月, 平均病程(17.1 ±5.3)个月。主要特征:表现为单纯性高调耳鸣者治疗组25例, 对照组23例;伴有听力损失者治疗组10例, 对照组12例;伴有眩晕者治疗组5例, 对照组3例;表现为持续性耳鸣者治疗组33例, 对照组35例;间断性耳鸣者治疗组11例, 对照组13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全部患者经内听道及头部CT扫描等检查, 除外占位性病变, 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2%利多卡因针剂10 ml, 1次/d, 静脉滴注治疗, 有心脏传导系统疾病者禁用, 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 1次/d, 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连续10 d, 甲钴铵1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100 ml, 静脉滴注1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耳鸣分级及疗效评定标准按文献标准[2,3]:①痊愈:耳鸣完全消失;②显效:只在安静环境有耳鸣且减轻;③有效:耳鸣声减小或有时完全消失, 由重度减轻为中度, 由中度减轻为轻度;④无效:耳鸣无改变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 耳鸣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症状, 几乎每个人均有生理性耳鸣的感受, 超过生理限度者成为症状。耳鸣是患者耳内或头内有声音的主观感觉, 外界并无声源存在, 是耳部疾病的一种症状, 耳鸣可为低音调如机器轰鸣音和高音调如蝉鸣音, 分为他觉性耳鸣和主观性耳鸣。主观性耳鸣患者自己能感受到, 但不能被别人听到,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耳鸣形式, 常与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有关。耳鸣通常引起烦躁、焦虑甚至抑郁, 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耳鸣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掩蔽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疗效不一, 效果欠佳 。

本次治疗组采取利多卡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神经性耳鸣后, 临床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作用机制, 有学者认为[4], 利多卡因是一種膜稳定剂, 能抑制Na+通道, 阻滞传入冲动, 从而衰减或消除耳蜗或前庭的病理性刺激, 使耳鸣和眩晕症状减轻或消失, 此外, 利多卡因尚有扩血管作用, 可改善耳蜗及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有效消除内耳毛细胞的异常兴奋与恶性循环, 将耳蜗Corti器外毛细胞的生物电位导向正常稳定, 消除内耳异常兴奋, 改变放电活动以达到治疗作用。长春西汀则主要作用于血管, 能抑制血小板凝集, 降低人体血液黏度, 增加红细胞变形力, 改善血液流动性和微循环功能, 在改善血液内循环的同时, 提高细胞组织自身对氧的利用率, 从而达到更快、更好的治疗效果, 长春西汀是目前较好的扩张改善微血管药。

本研究采用利多卡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神经性耳鸣, 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有效的增加了内耳局部供血、供氧, 起到了溶解微血栓、解除血管痉挛等作用, 从根本上改善了内耳微循环状况,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凡成.论神经性耳鸣的辨证施治.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1(1):12 -14.

[2]钱永忠, 李培华, 乔月华, 等.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眩晕及耳鸣诊疗指南. 第1版.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5: 385-386.

[3]刘蓬. 耳鸣程度分级与疗效评定标准的探讨.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4, 12(4):181-183.

[4]钱茂华, 汪晓雷, 凌祥, 等. 利多卡因对耳蜗血流量影响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2, 10(6):261-262.

猜你喜欢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分析
盐酸利多卡因溶液与莫匹罗星膏在甲床缺损修复术后的换药体会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利多卡因囊肿内注射在单纯性肝囊肿酒精硬化治疗中的应用
利多卡因麻醉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48例
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增生性瘢痕158例临床体会
利多卡因治疗难治性哮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