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维巴坦作用机制及其复方制剂探究

2020-04-26詹孟蝶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关键词:作用机制

【摘 要】 目前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的广泛性,使抗生素的应用遇到了难题。最近,由人类研发制造而成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维巴坦由于能够抑制一系列的β内酰胺酶的活性,所以对于市场上常见的抑制剂舒巴坦、他唑巴坦等抗生素无法抑制的大肠杆菌等细菌,阿维巴坦具有明显的优势。阿维巴坦抑制作用强,能够满足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需求。其自身虽不具备明显的抑菌性,但当将其与头孢类抗生素共同使用时,能够对大部分测试菌产生抑菌活性。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人类研发制造而成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维巴坦的相关研究进展,从而为其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阿维巴坦;β内酰胺酶抑制剂;作用机制;联合制剂

【中图分类号】R9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5-0019(2020)07-037-01

1 引言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应用在目前的抗感染治疗中占据主要地位。当前,由于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升级,这类细菌能够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碳青霉烯酶(KPC),所以它能够抵御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方制剂乃至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抑菌性,难以应对一系列细菌的超强耐药性,对临床上的抗感染治疗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人类研发制造而成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维巴坦,它对抑制由于产生β内酰胺酶而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具有巨大的潜能,能够应对一系列临床细菌的耐药性。

1 阿维巴坦的优势

当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单独使用时,抑菌活性较弱,但与β内酰胺抗生素共同使用时,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与β内酰胺酶不可逆的结合,使抗生素能更好的发挥应有的功效,保护它的活性,促进它的抑菌作用,增强抗生素的抑菌能力,起到辅助和加强的作用,能够起到对抗细菌耐药性的作用。对比其他抗生素而言,使用更少的阿维巴坦即可消灭大部分耐药性细菌,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菌的活性位点,从而使细菌失活,这样的作用机制决定了阿维巴坦与常见抗生素共同使用,比单独使用某一种抗生素更具优势,抗菌效果更强,其强大的抑菌活性能够作用于临床绝大部分耐药性肠杆菌科细菌。

2 阿维巴坦的作用机制

阿维巴坦是因与β内酰胺酶丝氨酸发生亲核反应后开环形成共价化合物生成酶-抑制剂复合体,该物质能购不发生水解,同时抑制酶产生,环合后能够再次形成阿维巴坦。在这一过程中,亲核反应导致的开环速度比环合速度更大,这样使得β内酰胺酶基本处于抑制状态,而阿维巴坦反复合成,能够长期发挥抑制酶的作用。这样的作用机制使得阿维巴坦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能够促进常见抗生素的抑菌效果。

3 合并用药及临床研究进展

研究表明,阿维巴坦与其他抗生素共同使用能够增强抗生素的作用效果,能够降低抗药变异的可能性,能够降低其他耐药细菌的抗药性,具有极其明显的功效,在临床用药中使用,能够加大抗生素的作用效率,合并用药的效果比单独用药的效果要强很多,这样用药的方案在临床也已经有过实验,进入试验阶段,据研究表明,阿维巴坦与其他抗生素共同使用能够降低耐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即较低的药物浓度即可杀灭大部分细菌,这对临床用药就能够提供更大的帮助,降低患者的用药量,提高杀菌效率。这样的抗生素更加适合在临床对紧急感染的病人使用,它能够尽快消灭感染,降低病人的痛苦。

3.1 头孢洛林-阿维巴坦

头孢洛林为第五代头孢菌素,药用形式为头孢洛林酯。阿维巴坦可显著增强头孢洛林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对能够产生β内酰胺酶的耐药性细菌,如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一系列耐药性细菌产生抗菌性,这类细菌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细菌,耐药性较强,不易被普通抗生素杀灭,而将阿维巴坦与常见抗生素,第五代头孢菌素头孢洛林共同使用,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3.2 氨曲南-阿维巴坦

氨曲南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氨曲南单独用药时,很大可能会被大多数ESBL和KPC碳青霉烯酶水解。但与阿维巴坦共同使用时,可以降低氨曲南对99.7%的相同肠道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即用很少的氨曲南-阿维巴坦就能够杀灭绝大多数的耐药细菌,灭菌效果较强,适合应用与临床,氨曲南-阿维巴坦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抑制革兰阴性菌。阿维巴坦合与氨曲南共同使用,能够明显的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MIC90指数,显示出二者共同使用的优势,抗生素联合使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4 展望

人类研发制造而成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维巴坦,能够长期抑制细菌,抑酶谱广,同时不会诱导β内酰胺酶产生,能够增强常见抗生素的抑菌活性,对抗临床耐药菌的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含阿维巴坦复合制剂有希望抑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同时阿维巴坦复合制剂具有药代动力学稳定,无严重毒副作用,耐受性强,因此,其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广阔,能够应对临床的绝大多数耐药性细菌,抗菌活性较传统抗生素突出。目前临床迫切需要能够对抗耐药菌感染的新型口服抑菌药物,阿维巴坦复方制剂有望解决这些问题,但其仍需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帆,王明华.值得期待的新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维巴坦及其复合制剂[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23)

[2]王明贵.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实验诊断、抗菌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7,(1):82-93.

[3]肖婷婷,肖永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治疗策略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8,(1):1-5.

[4]林迪,孙长贵.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研究进展[J].传染病信息,2017,(5).

[5]孙静娜,杨继章,王国欣等.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主动外排泵基因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5,(1):40-43.

[6]蔡文辉,张文莉,付英梅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11):805-809.

[7]郁群,董金华.头孢他啶-阿维巴坦[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5,(5):413.

作者简介:詹孟蝶 籍贯:河南省商丘市 出生年月:1990年3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药房药师。

猜你喜欢

作用机制
翻转课堂在海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机制
疏肝活血方治疗更年期女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我镇农业结构调整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