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孔胸腔镜治疗胸腺瘤的临床优势研究

2020-04-26信国玺王天舒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信国玺 王天舒

【摘 要】目的:研究单孔胸腔镜治疗胸腺瘤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入院治疗的胸腺瘤60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A组(n=20,单孔胸腔镜治疗)、B组(n=20,三孔胸腔镜治疗)与C组(n=20,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均短于B组、C组;A组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腺瘤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胸腺瘤;临床优势

【中图分类号】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007-02

前言

胸腺瘤是源于胸腺淋巴细胞与上皮细胞的肿瘤,临床无明显体征,以周围器官的压迫和肿瘤本身体征的合并综合征,不易被发现,临床常以重症肌无力、胸痛、气促等症状为主[1]。目前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要促使,且随着我国维持技术的发展,单孔胸腔镜治疗,越来越广泛,故本文以60例患者为例,探討单孔胸腔镜治疗胸腺瘤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入院治疗的胸腺瘤60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男9例,女11例,年龄33-62岁,平均年龄(45.36±5.47)岁;B组男8例,女12例,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43.65±2.35)岁。C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32-63岁,平均年龄(44.32±4.63),三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A组为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麻醉后侧卧位,单肺通气,在患者的腋前线第4(或5)肋骨之间,行切口3-4cm,在孔内放置弹性橡胶保护套,作为操作孔,在胸腔镜的显示下,进行胸腺瘤及全胸腺切除,助手在孔内负责扶镜,完成显露视野等操作。将切除的标本置于取物袋,经操作孔取出,腋后线第7肋间放置闭式胸腔引流管。

B组为三孔胸腔镜手术,患者麻醉后侧卧位,单肺通气,在患者腋前-中线间第7肋间行1cm切口为观察孔,腋后线第6肋间行1cm切口为辅助孔,前外侧胸第4肋间行4cm切口为操作口。在胸腔镜显示下进行胸腺瘤及全胸腺切除,助手在观察孔负责扶镜,完成显露视野等操作。将切除的标本置于取物袋。经操作孔取出,腋后线第7肋间放置闭式胸腔引流管。

C组为开胸手术治疗,保持患者侧卧位或平卧位,取第5(或4)肋间或胸正中切口,行切口20-25cm,直视下切除胸腺瘤及全胸腺切除,将切除的标本取出。腋后线第7肋间放置闭式胸腔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并发症包含胸腔积液、气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胸腔积液+气胸+肺部感染)/例数X100%

②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包含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等。

1.4 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系统(SPSS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以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并发症 A组并发症发生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

A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短于B组、C组,且A组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C组,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胸腺瘤是临床常见的胸外科疾病,是一种惰性肿瘤,生长缓慢,且前期较小、无症状,并随着肿瘤的增大,而并发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若肾病综合征、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症状。且具有一定是潜在侵袭性。易累及其周围组织及器官。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但传统的开胸手术,切口较大,易并发多种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预后,延长患者恢复时间,往往不受患者接受[2]。而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发展,微创技术不断完善,将单孔胸腔镜用于胸腺瘤手术中,具备创伤小、安全性较高、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等优势,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本实验结果显示,A组并发症发生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B、C组,术中出血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中出血量少,创伤更小,且安全可靠,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对胸腺瘤患者采取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其创伤小,恢复快,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显著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其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永祥, 陈成, 瞿文栋,等. 单孔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19例疗效分析[J]. 贵州医药, 2016, 40(10):1066-1067.

[2]任占良, 任小朋, 张泳. 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瘤近期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8, 5(4):230-23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卫生计划委科研课题20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