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地积极作为 精准施策 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0-04-26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复产防控疫情

国家级新区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要求,国家级新区结合实际,主动作为,一手抓疫情防控,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手抓推动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努力在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上海浦东等11个新区出台专项政策,给予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

上海浦东新区出台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18条措施。对在疫情期间发挥重要作用的创新应用项目,给予企业最高300万元的资助;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市生产能力应急征用企业和保障企业在疫情期间获得的金融机构贷款,给予最高100%贴息支持;对不裁员、少减员、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返还单位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全面实施“远程身份核验”,全力推进涉企事项“全程网上办理”。

重庆两江新区出台“抗疫暖企八条”。设立10亿元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专项基金,对获得上级科技部门防治新冠肺炎科技攻关项目应急立项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资金配套;对新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照实际完成投资额的1‰,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助;对一季度外贸高于去年同期值的制造业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外贸增量补贴;对在疫情防控期内安全复工复产的企业在防疫体系建设方面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一次性防疫补贴。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出台关于应对疫情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意见。安排再贷款1亿元、再贴现2000万元,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后续复工产生的资金需求;给予包车接回外地员工的企业一定的补贴,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对2020年用水期2—4月的非居民用户原水价下调10%,最高用气价格从5.30元/立方米调整至4.95元/立方米,疫情期间欠费不停水、电、气;建立外汇政策绿色通道,为疫情防控提供外汇资金结算和汇兑便利。

广州南沙新区出台关爱企业十条措施。对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加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疫情防控应急保障生产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按其上年度获得稳岗补贴金额的50%给予资金配套支持;对租用区属国企经营用房和仓库的租金一免两减半、对孵化器减免企业租金给予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针对进口防疫物资建立绿色通关和快速通关受理机制,确保通关“零延时”。

陕西西咸新区出台支持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补助;给予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企业最高20万元的债务融资贴息;对承租新区国有资产类经营性用房的中小企业,按最高不超过2000平米标准,免收3个月房租;2月和3月用电用气价格按现行政策的90%结算;对企业组织新招用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的,给予一定的补贴。

青岛西海岸新区出台关于积极应对疫情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电商平台企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电商平台企业平台建设费用、通关费用等予以补助扶持;推动企业上云和平台融合应用,对企业上云以及依托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等第三方平台开展供需对接、集成供应链、产业电商、众包众筹等创新型应用,按合同实际发生额给予补贴;大力发展无人机物流配送,破解快递业用工短缺和传统快递疫情防控隐患等难题。

大连金普新区出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十条政策措施。针对重点领域中小企业按照基准利率下浮10%给予一定支持;对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进行融资的,按照2020年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40%给予企业贴息支持;对承租本级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厂房的中小企业,减免年内6个月房租;通过金普新区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建立域内协调对接及信息发布机制,做到生产资料和产业链条信息共享。

四川天府新区出台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的政策和措施。对安全复工复产中小企业的防疫物资投入给予30%、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补助;承租管委会下属国有企业经营性物业的非国有中小企业(个体经营户),2020年2—4月份租金全免;疫情期间,经认定的生活物资保供重点企业,按物流费用、员工防护费用分别给予50%、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补贴;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住宿业单位2020年2月、3月份用气用水价格,按现行政策的90%结算。

南京江北新区出台关于应对当前复杂形势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支持企业扩大疫情防控产品生产,按照产品实際销售额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研发成功并经认定可量产的疫情防控产品,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资助;对上年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企业,按最高不超过2000平米标准,免除3个月房租。

长春新区出台应对疫情助企15条。对新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疫情期间新建生产线或购置设备提高产能的,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补助;对列入国家、省、市应对疫情设立的专项科技攻关的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配套补贴;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组织千名干部对区内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等进行一对一的包保服务,确保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需求得到迅速反馈、及时解决等。

江西赣江新区出台关于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26条政策措施。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生产经营用房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1个月房租免收、2个月房租减半;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单位与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建立“一对一”对接制度,全力保障企业生产需求,疫情期间不得停水、停电、停气,不得收取滞纳金等附加费用;对新区2020年新增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专项再贷款,在中央财政贴息50%、省财政贴息25%的基础上,新区财政再给予25%的贴息支持,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发展改革系统在行动:云南、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积极行动 做好疫情防控支持保障工作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迅速响应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资金需求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多渠道协调落实贷款资金,支持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和省内各类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目前,云南省纳入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9家,其中,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等落实6家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5.76亿元贷款需求,已发放贷款1.8亿元。同时,对各类重点企业,协调各金融机构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已向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推送4批省内重点企业推荐名单,共计570家;各金融机构落实32家省内重点企业22.9亿元企业贷款需求,已发放贷款21.08亿元。

四川省發展改革委加强项目审批远程服务保障服务疫情防控项目顺利立项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积极引导项目业主依托在线审批平台开展“不见面”网上办理,为30多个直接服务疫情防控工作的项目顺利办理立项手续。疫情防控期间,及时修订发布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网上办理服务指南,公布项目投资审批业务咨询电话,切实做好项目审批远程服务。目前,全省各级共办理审批、核准、备案项目2039个(投资额500万元以上),估算总投资4682.9亿元。

直接服务疫情防控项目主要涉及大数据平台研发、口罩和防护服生产线建设等方面,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疾病流行病学大数据研究平台和精准诊断研发平台,成都青白江区鑫宏威医用口罩与防护服生产线,资阳乐至县新建年产3000万只医用器械一次性三层平面口罩及100万套防护服生产线,广元新冠肺炎疫情医用防护用品生产项目,泸州泸县扩建年产8000万只民用口罩生产线及配套设备设施技改项目等,估算总投资超过15亿元。

下一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将强化各项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尽快投产并形成生产能力,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发展改革系统在行动:杭州市发展改革委全力推动重点项目有序复工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的指示精神,杭州市发改委在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下,主动担当作为,采取动态监测、梯次推进、专人服务等办法,有序组织重点项目复工。截至2月18日,全市74个续建省重点项目已100%复工;273个续建市重点项目已复工261个,复工率为95.6%。

科学统筹定计划。2月6日以来,制定印发若干关于推进重点项目复工的通知,根据轻重缓急原则,按疫情风险等级,分时段、分批次制定重点项目复工计划。

深入一线解难题。成立10个专项工作组深入区(县、市)和重点项目一线,对在建重点项目复工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梳理,积极研究解决交通运输、施工装备、人员组织调配,以及钢材、水泥、砂石料等生产材料组织供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力推动萧山机场三期、湖杭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复工。

跟踪管理抓进度。突出地铁、亚运场馆、重大民生工程等20个“重中之重”项目,由10个市政府综合监督组入驻监督协调服务。针对74个省重点项目逐个落实专人跟踪服务,尤其对计划近3日和一周内复工的项目,密切跟踪进展,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围绕273个市重点项目,采取动态监测每日复工进展、复工安排、困难问题的办法,在全市发展改革系统每日通报,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杭州市发展改革委还将从疫情防控、要素保障、协调服务等方面及时总结经验,提高复工效率、保障复工质量,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发展改革系统在行动:吉林省强化“四项举措” 狠抓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工作

吉林省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制定3方面18项具体支持举措,扎实做好复工复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截至2月13日,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已经复产1629户,占比55%;全省500户重点调度企业复产率达63%;全省直调的50户重点大型企业中49户已经复产,起到了稳定工业运行的“压舱石”作用;重点调度的177户生活物资生产企业复工率达到80%

一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实现到位资金快速增长。精选500个重点洽谈推动项目、500个重点谋划包装项目,采取网络招商、视频招商、电话招商等“不见面”招商方式,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招商引资不放松、不停摆、不耽搁。截至目前,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额54.27亿元,增长50.29%。

二是强化要素供给服务,推动重点企业不停工。实施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21条措施,加强金融和煤电水气等要素保障。针对疫情期间务工人员无法外出就业问题,特别是对省外就业的1.1万余名贫困人口,支持企业优先使用,实现劳动力本地消纳。对于遭受疫情重创的企业,出台临时性保障措施,提供金融支持,对贷款予以适当延期,防止抽贷断贷停贷。截至2月10日,24家银行机构为175户加工企业提供贷款63.55亿元。

三是提速项目建设进度,做到有效投资“淡季不淡”。克服疫情和冬季难以施工双重制约,大力实施2667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463个10亿元以上项目。加快项目设计、招标、施工准备、网上审批等前期工作,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实行“容缺候补”机制,确保“施工季”马上开工。强化项目要件支撑,确保项目建设进度不因疫情减缓。加快地铁隧道、室内装修等冬季不停工项目建设,目前尽管不是施工季节,仍然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占冬季不停工项目总数的15.1%

四是规范企业防控措施,确保安全有序复工开工。制定机关企事业单位复工疫情防控指南,规范企业防控流程标准,强化防控人员责任,落实企业错峰上下班、轮岗值班、信息登记、监测体温、ロ罩佩戴、定点消毒等措施,消除疫情传播风险隐患,确保复工复产安全有序。同时,及时取缔擅自封城、封路、封村等“一刀切”行为,按要求撤销公路测温点,恢复城乡道路交通,保障人流物流畅通,为企业复工复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发展改革系统在行动:广东实施“三个一批”加速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助力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广东省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在疫情防控中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开发一批战“疫”云产品,试点一批产业集群,加码一批扶持政策,加速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助力受疫情影响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共渡难关。

一是开发“一批战疫云产品”,实现企业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四个确保”。迅速组织省内优秀工业互联网服务商,针对工业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的需求,首批打造了200多个应用于工业企业、医疗机构的工业互联网战“疫”云产品,并配套免费或优惠政策,在疫情防控、企业生产、供应管理、安全服务等方面实现“四个确保”,助力企业运用高效、便捷、在线、协同的工作模式,降低疫情影响。截至目前,相关产品累计下载量已超过100万次,服务企业数量超过20万家。

二是试点“一批产业集群”,破解复工复产“三大难题”。发挥广东产业集群特征明显、产业链完整的优势,从注塑、模具、装备制造等行业的10个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切入,逐个组织召开“线上”对接会,引导和支持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聚焦集群企业的整体需求,定制式开发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产品及服务,推动技术、人才、金融、平台、智库等配套政策和资源的衔接,重点解决产能恢复、供应链管理、招工困难等“三大难题”,助力集群整体复工复产,并在其他集群推广。

三是推出“一批加码政策”,推进互联网战疫“三端互促”。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需求,从工业互联网供给端、需求端、升级端“三端”发力,进一步强化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创新应用,在原有工业互联网政策上“加码”,充分激发工业互联网企业战“疫”热情,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运用市场力量助力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并重点加强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企业真正得到实惠。

发展改革系统在行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创新“智慧企”服务助力企业开复工

湖州市吴兴区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化手段,联合中国移动等信息服务企业,为企业开复工提供“8+2”项服务,即:云视讯等八项免费服务及5G热成像测温、防疫机器人两项定制服务,实现企业即申请、即开通、即使用。目前,已有72家企业开通“智慧企”服务。

一是远程服务三“上云”。建立云视讯、云存储、云管控三大系统,为企业提供300人以内的移动会议、100G以上的移动空间和24小时实时监控、自动预警的智能管理服务,切实保障远程办公、远程监管的需要。

二是保障服务三“畅通”。创新返湖通、和通信、和彩铃、和对讲、和通电五大服务,即向务工人员提供一个健康码、一段疫情防控彩铃,向企业提供一站式智慧用电、一键式群组对讲和全天候通话保障,满足企业员工通行、通信、通电的需要。

三是定制服务两“防护”。开发热成像测温、防疫机器人两大5G设备,实现大面积定点精准测温和移动检测、身份核验,保障企业自动、全程、科学防控。

截至目前,吳兴区企业已申请开通云视讯账号1315个,疫情防控视频彩铃服务账号9000个, 92家企业开通使用神灯疫扫健康码复工服务。

发展改革系统在行动:安徽、河北、湖南等地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安徽省发展改革部门积极协调铁路项目复工建设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安徽省发展改革委(铁路办)第一时间布置开展铁路项目复工相关工作,相关市、县发展改革委(铁路办)积极响应,全力做好协调推进和服务保障。一是对接复工方案,协调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督促建设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二是帮助落实就近、就地用工,协助采购粮食、蔬菜等生活用品,保障物资和工程车辆正常通行。三是帮助解决建设、施工单位一次性口罩等防护用品短缺困难。四是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通过视频会议、电话沟通等方式,跟踪调度拟建项目可研报告及相关专题编制。

目前,商合杭高铁合肥以南段、滁宁城际铁路一期二期工程、水蚌线蚌埠段改线工程已全面复工;合安、安九高铁铺轨、隧道等控制性工程复工;昌景黄、池黄高铁,巢马城际铁路正在进行复工准备,确保2月底前复工。

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和国开行河北分行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促复产稳投资补短板”融资专项

为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在关键时期、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对重大项目的支撑引领作用,日前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和国开行河北分行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融资专项,用于支持促复产稳投资补短板,保障全省2020年6月底前开工、续建和保投产的重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补短板等项目建设,促进全省有效投资平稳增长和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保障。

目前,此项工作已全面展开,要求各市和有关单位在2月底前汇总报送第一批申请“促复产稳投资补短板”融资专项支持项目清单。后续需求分批次滚动申报。

湖南发展改革系统派出2171名干部帮助企业打赢复工复产防疫“保卫战”

为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与企业心连心、同风雨、共进退,湖南省发展改革系统共派出2171名干部帮助企业打赢复工复产防疫“保卫战”。

驻企防疫联络员主要职责是牢牢盯住企业复工复产防疫链条上的关键环节,严防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两张皮”,共同做好体温检测、组织筛查、中药预防、食堂消毒、集体宿舍管理工作,指导企业制定防控方案、建立卫生员队伍,严把企业的入口关、排查关、隔离关、防控关,确保全覆盖、无死角。

按照精准对接的原则,对涉及国计民生企业,重点由经济社会发展等职能部门对口选派。对规模以上企业一般选派1至2名联络员,小微企业由1人负责多家,企业相对集中的园区和用工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选派3人组成联络组。省直选派的联络组长由副处级以上干部担任。联络员(组)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服务生产,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目前已协助企业领取发放预防性中药160多万人份,引导企业开展员工核酸筛查,协调解决口罩和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保障、原材料供应、项目审批等具体问题5.2万个,督促企业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查改厂房、食堂、宿舍、厕所等防疫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3.7万个。

发展改革系统在行动:山东省坚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 努力减轻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出台财税、外贸等各项支持政策措施,稳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一是企业生产逐步恢复。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全省企业和项目建设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等措施,采用一对一精准对接,积极为企业恢复生产创造条件。截至2月17日,全省2836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已复工21970家,复工率77.4%。截至2月18日,全省调度的42780家外贸企业中,已复工29250家,复工率68.4%。省属企业除所属院校和文旅类企业外全部复工复产。

二是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推进。做好重大项目开工准备工作,认真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截至2月17日,全省1006个重点项目已开复工。聚焦基础设施、现代产业、社会民生,谋划确定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总投资达2.9万亿元。

三是外资企业生产建设形势向好。出台《关于应对当前疫情做好外经贸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外商投资企业复工复产推进外商投资的若干措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大使”,积极解决复工难题。“齐鲁号”欧亚班列已于2月6日全面恢复去程业务,实现正常运行。

四是援助重点疫区的工作卓有成效。先后派出十二批医疗队1500余名医护人员援助湖北,对口支援黄冈市疫情防控工作。调度全省医疗物资和蔬菜等生活和防护必需品援助重点疫区,捐赠蔬菜超2500吨。寿光市逐步恢复蔬菜供应能力,可调运武汉蔬菜的日供应能力提升至2000吨。协调全省医用物资厂商满负荷生产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防护品,及时向湖北地区调运。

受当前疫情影响,山东省经济运行出现波动,预计一季度各主要经济指标呈下行態势,服务业受冲击较大,工业增速预计放缓,农业生产损失严重。但总的看,疫情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季度,山东省经济平稳运行的基本面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全年经济将呈前低后高的运行态势。

发展改革系统在行动:重庆采取“三个严格”措施 筑牢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底线

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采取“三个严格”措施强化疫情防控,筑牢确保复工复产企业不发生疫情的底线。

一是严格实行“三区三联”“五个必须”,强化防护责任。严格落实区县属地责任、园区管理责任、行业主管部门属事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四个责任”,建立园区、社区、厂区联动联防联控“三区三联”机制,做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建立企业复工复产“五个必须”报备制度,即:必须成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挂帅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防控预案;必须落实防控责任和经费保障;必须承诺疫期不新招收不符合防控要求的疫情重点区域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必须严格落实市外返工人员不少于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必须按照《企业职工疫情防控操作手册》要求落实防护措施。

二是严格实行“一人一档”,强化人员管控。出台《复工复产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简表(试行)》,细化提出64项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具体措施。对市外返渝人员实行“一人一档”,全部进行免费PCR检测。复岗人员由属地公安机关进行信息比对,核查14天内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情况。除本地居家的员工外,其他员工岗前封闭管理14天,做到所有员工吃在食堂、住在宿舍、活动在厂区。对返岗人员健康状况“一日一检”,每日监测登记。重庆保税港区推行“井田制”管理,将员工每30人划分为一组,组成单独分区,每个分区所处区域相对固定,并指定1名分区负责人承担疫情宣传、监督指导、巡视测温等职责,一旦出现疫情可将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璧山区实施“码上复工”,对外来人员在通过交通检疫站时进行扫码,登录系统采集个人信息;进入社区后“扫码报到”,社区组织对符合条件的开具上班“路条”;复工人员持“路条”出行,到企业“扫码报到”。通过三次扫码形成闭环管控。

三是严格实行“一企一策”,强化企业服务。聚焦重点企业做好防疫服务工作,抽调精干力量,向复工企业派出工作组或指导员,“一对一”驻点指导落实人员排查、安全防护等防疫措施,提供交通、住宿、用餐等方面便利,派驻医疗工作组,落实医护人员包企制度,帮助解决企业防疫物资缺乏等实际问题,为企业安全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发展改革系统在行动:上海创新工作方法加速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生产经菅活动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上海市有关部门主动沟通企业、搭建平台,部分行业积极创新用工模式,全力加速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一、政府主动出手,助力企业有序复工

面对疫情不确定性的影响,上海市各区积极通过网上洽谈、视频会议、在线签约等方式推进网上招商,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

上海市奉贤区按照“审批等投资”而非“投资等审批”的思路,优先抓好土地出让、项目审批、方案设计等受疫情影响不大的关键环节,采取优化出让条件、定向推介土地、落实建设条件、保障项目资金等创新举措,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健全重大项目储备制度,待到疫情结束后,即可第一时间启动集中开工。目前,奉贤区在谈、在签、可开工项目共147个,总投资额达880.5亿元。预计全面复工复产后,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以上。

2019年年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有12个产业项目基本明确了落地意向,这些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涉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智能装备等多个前沿产业,计划于今年春节后签约,上半年完成供地,年内全面建设。为了不让疫情影响项目进度,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和项目各开发主体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充分沟通,以网上连线确认协议。2月13日,企业在沪代表逐个到场完成项目签约。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不少中小企业反映防护物资紧缺。虹桥商务区管委会搭建了防控物资互助平台,结合供需双方情况,做好口罩、消毒液、测温计等防护物资的统筹安排和调剂协调,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解除顾虑。

二、企业创新用工模式,“共享员工”加速企业复工

疫情期间,餐饮企业被迫停业,损失较大。与此同时,消费者线上买菜需求激增,让生鲜电商和部分零售企业应接不暇。近来一些零售企业与餐饮企业开启了“共享员工”模式,既缓解餐饮企业成本压力,又应对了商超行业人力不足问题,还解决了现阶段餐饮行业待岗人员收入问题。比如,新零售企业盒马鲜生联合一些餐饮企业,让餐厅服务员当起电商送货员;生鲜电商叮咚买菜与蔚来汽车展开合作,让配送员开着汽车去送菜。

目前,上海一些培训机构、KTV、网约车等受疫情影响的服务业企业,也积极尝试通过“共享员工”模式加速复工。盒马鲜生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结束后,他们很可能在春节等法定节假日沿用“共享员工”模式,不仅为员工创造更多收益,也降低社会整体的成本损耗,提升工作效率。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全力组织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迅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果断决策、迅速行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多措并举加快企业复产复工。江西省赣州市出台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30条政策措施,在银行融资、贷款贴息、技术改造、稳岗补贴等方面全力支持有关企业发展,截至2月15日全市已有413户规模以上企业复工复产。江西省吉安市对受疫情影响急需融资的企业,建立、启动快速审批通道,简化业务流程,快速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福建省龙岩市对列入省、市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2020年新增的贷款,在省财政贴息的基础上,市财政按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30%给予贴息,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续贷时,在原有貸款利率水平上给予减点。福建省三明市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12条及做好“六稳”工作30条,在金融服务、市场拓展、税费优惠等方面全力支持推动企业发展,为20家企业提供贷款授信28.9亿元。广东省梅州市鼓励各银行机构通过压降成本费率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在原有贷款利率水平上再下调0.5个百分点,确保2020年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不高于2019年同期融资成本。

统筹调度加强春耕生产保障。江西省赣州市在抓实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有序复工,引导农民和各类经营主体有序下田,进一步落实早稻、蔬菜、花生等作物种植面积,确保全市春播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同时创新开展农资配送服务,鼓励农资企业和经销商开展“点对点”配送,确保农资供应到春耕一线。江西省吉安市坚持疫情防控与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组织疫情防控宣传工作队进村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为村民春耕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务农村民和农用机械出入顺畅。福建省龙岩市加大对全市养殖户、种植户的分类指导,组织农业技术部门充分利用电话、微信、视频、手机短信等信息化手段,将技术传送到户,提高关键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全市共指导种养殖场10366场次。

科学安排确保人流物流安全有序畅通。江西省赣州市将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纳入2020年市级服务业引导资金重点支持方向,畅通生活必需品运输和服务人员进出通道,及时解决服务难题。江西省吉安市对扶贫农产品开辟“绿色通道”,严格落实“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政策,做好产业扶贫基地农产品和种苗、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调运,确保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福建省龙岩市对疫情防控应急物资、重要生产生活物资实施绿色通道政策,优先保障绿色通道车辆快速通行,调配50辆应急物资保障车辆,作为疫情期间应急物资运输车辆。广东省梅州市对以自有运力向该市企事业单位运输口罩、防护服等医用疫情防控物资的物流类企业(不含生产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按其实际运输疫情防控物资给予不超过货物运费20%的支持,单一企业最高支持额不超过20万元。

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复工开工。江西省赣州市积极摸排本地项目开复工情况和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一企一策”制定方案,派出工作组进驻企业开展定点帮扶,帮助和指导企业完善复工复产条件,对重点企业、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复工复产涉及的防护物资保障纳入地方保供范围。江西省吉安市建立疫情防控应急融资机制,支持驻市金融机构授信总规模不低于30亿元的融资额度,用于重点支持疫情防控物资重点生产企业、受疫情影响复产复工的制造企业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招商引资新开工项目。福建省龙岩市强化分级管理责任,督促重点项目建设相关单位科学有序复工,截至2月19日已有厦蓉高速龙岩东联络线等39个省市重点项目复工。福建省三明市制定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复工健康管理规程,促进全市重大项目有序、错峰、安全复工开工。福建省南平市出台重点项目复工20条措施,分轻重缓急,分区分级有序错峰安排项目复工,对项目复工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分别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项目复工方案。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积极指导和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积极防控疫情,抓好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同时积极研究新时代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政策举措,统筹推进“十四五”规划研究编制,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辽宁省大连市发展改革委稳妥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重点项目开工复工

大连市发展改革委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重点项目开工复工,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大连市1846户规上工业,已复工1493户,复工率80.9%。

一是闭环管控有序推动开复工。实行“双承诺”(项目建设单位向属地防控办承诺,工人向建设单位承诺)、“日巡查”(街道/乡镇、项目单位每天巡查项目防疫和各项措施落实情况)、“日报告”(工人每天向建设单位报告身体情况,建设单位每天向街道/乡镇报告汇总情况)的闭环源头管控制度,有序推动我市项目开复工建设。目前,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22%。

二是深入走访了解实情解难题。从2月10日开始,大连市启动全市重点企业走访工作,大连市发展改革委第一时间成立了4个工作小组,分赴甘井子区、普兰店区、瓦房店市、长兴岛经济区重点工业企业、重点项目走访开复工情况现场,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和重点项目开工复工遇到的相关问题。截至2月18日,通过实地走访、电话上门、服务秘书等方式累计拜访了207家工业企业,企业复工复产率近80%。

三是“防疫优先”支持企业扩产能。对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疫苗、治疗性抗体等领域开展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给予50%的固定资产投资补贴。通过各种方式调度全市现有口罩生产企业,支持企业提质扩能。目前,我市已有1家口罩生产企业列入了国家第一批支持计划。积极组织我市疫情防控重点企业申请财政贴息支持,截至2月19日,我市向国家申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85家。

发展改革系统在行动:山东发展改革委统筹兼顾 精准施策 全力夺取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双胜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要求,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奋力承担省委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办公室职责,建立定期调度分析、政策措施督导落实、问题会商解决、应急反应、信息化工作等5个机制,做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

一、坚决服从服务全国防控大局

认真落实国家调配指令,全力驰援湖北等地抗击疫情。一是及时支援医用防护物资,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协调下,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我省口罩生产企业资金、设备、原料等供应,帮助其迅速恢复产能,自1月31日至2月19日,累计向全国调拨各类口罩1015.6万只(N95口罩45.6万只),其中支援湖北466.2万只(N95口罩41.2万只)。二是切实保障蔬菜等生活物资供应,按照国家安排,第一时间向湖北捐献蔬菜等农产品,截至目前,共向湖北捐赠39批次,其中蔬菜3520.5吨、鸡蛋47.6万枚、水果170.6吨;同步采取市场化手段,累计向湖北供应蔬菜5980吨;在驰援湖北的同时,日保障北京、上海蔬菜2435吨,累计供给新疆2643.2吨。

二、聚焦稳定经济运行谋划出台实招硬招

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狠抓协同联动、集成落实,相继研究制定一系列保防控、稳供应、促生产的政策措施。一是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提请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层面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强化金融支持、减轻税费负担、降低运营成本、加大稳岗力度等4个方面,提出20项马上能落地、能见效的应急政策举措,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二是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项目开复工,着眼着力解决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及时出台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分析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进度12条,并提请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加快全省企业和项目建设复工复产10条,从保障返岗务工人员通畅出行、开展“点对点”定制化运输服务、加强原材料供应保障等方面推出了务实有效的干货举措。三是加强生活物资保障与市场监管,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出台18条措施,加大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力度,在全国首先界定防疫用品和生活必需品价格购销差价超过35%的即构成哄抬物价行为,疫情期间,主要居民消费品供应充足、价格稳中有降。

三、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复工和开工建设

召开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进度视频会议,组织全省发改系统及时跟进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合理安排调整施工进度,全力推动投资项目加快复工建设。截至2月19日,1021个省级重点项目、343个地方专项债券项目和10497个市县重点项目,复工率分别达到45%、47.6%和26.6%。一是对重点项目开复工情况一日一调度,全面掌握动态进展。实施开复工困难问题征询直通车制度,协助项目单位发布供需信息,做好生产要素对接,实现项目建设推进“点对点”服务。二是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在项目审批、规划选址、环境评价、建设许可等审批环节,实行容缺受理、容缺办理和“不见面”在线审批,确保疫情防控期间项目办理不断档。三是聚焦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短板,立足建立系统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谋划筛选公共卫生服务、应急体系建设、医疗物资龙头企业培育、疫苗等医疗研发生产等12个方面、275个项目,总投资8922亿元,并配套跟进资金、融资、专项债、土地等政策保障措施,争取项目尽早落地。

四、创新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机制

立足参谋助手职能,强化形势分析研判,及時提出对策措施,有效缓解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一是全面建立疫情期间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机制,特别是对企业复工达产和项目开复工等情况,坚持日调度、周分析,实时监测开复工率、产能利用率、订单量、用电量、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返岗用工等情况。二是建立问题实时征集和协调解决机制。依托省政府和省发改委门户网站,建立政策信息发布、问题诉求反映和协调解决平台,以及96345热线电话,实时征集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反映的政策落实、复工达产和开工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完善形成“企业群众在线反映问题、省市联动集中分办、两天沟通反馈”的长效机制,打通了政府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绿色通道”。三是科学研判疫情对全省经济的直接、间接和次生影响,分析企业生产项目建设开复工遇到的困难问题,强化公共卫生、金融安全、社会就业、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预警,对突出矛盾和倾向性问题,研究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形成专报每周报省委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研究,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周召开一次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工作例会,逐项研究解决措施,并限时督导落实。

五、抓紧抓实经济运行调节

一是加强煤电油气运保障,坚持到一线调研、一线检查、一线指导,每日调度监测煤炭、发电、天然气企业供需情况,对电煤库存低于10天的发电企业、承担供暖任务的自备电厂重点企业进行实时监测调度,紧急调运补充电煤库存。截至2月19日,全省统调主力电厂综合存煤570万吨,按标准日耗煤32万吨测算,可保障17.8天耗用量;重点调度的承担供暖任务的32家地方热电企业,存煤172.8万吨,可保障11.3天耗用量。二是加强生活物资稳定供应,健全省市县三级地方储备粮油体系,对运输农副产品、生活物资和医用品原料和成品等的车辆开辟绿色通道,粮油蔬菜等重点消费品供应充足,价格保持稳定。2月20日,重点监测的55种商品,48种价格波动幅度在1%以内。三是加强预期管理,广泛征集并宣传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典型案例,在全省范围内形成示范效应。主动发声、准确发声,及时发布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的利好消息,实时回应社会关切,增强了企业和群众战胜疫情、稳定经济发展的信心决心。

浙江省温州市创新五个坚持 服务业复工迎头赶上

温州受疫情影响相对较重,前期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偏慢,为了让风险降下来、企业动起来、城市转起来、时间抢回来,全市服务业各行业各领域积极行动加快复工复产复市。截至2月22日,全市4005家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复工3164家,复工率达到79%。

一是坚持防控复工两手都硬。作为全省唯一疫情高风险区域所在地(温州乐清),温州更加重视处理好防控与复工的关系,明确要求企业复工复产必须以防疫安全为前提,以抓好防控措施落实为主要任务。在坚持“风险受控”的同时,以县(市、区)为单位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锁定2月23日、2月底和3月10日三个时间节点目标要求,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全市规上(限上)服务业复工率从18日的8.9%一路攀升到22日的79%。

二是坚持部门属地双线推进。将全市4005家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分解落实给19个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由部门牵头落实各行业企业复工复产。严格落实属地政府责任,围绕服务业企业复工率、产能恢复率、与疫情图匹配率和员工到员率开展比学赶超,只争朝夕赶进度。全市规上农业服务企业、法律服务机构(企业)、快递企业均已全面复工,鹿城、洞头、文成、平阳、苍南五地已率先实现规上服务业全面复工。

三是坚持专班专员分头并进。市委市政府成立七个专班细化研究提出工作方案逐项落实,集中部署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行动,共派出10284名助企服务员,以“一对一”、部分重点企业“多对一”的方式开展联系服务。每位助企干部都要协助企业做好用能、物资、物流、用工等保障,当好复工复产的服务员、疫情防控的监督员、以及惠企政策的宣传员。

四是坚持协调督办跟踪落实。积极拓展服务业复工复产问题收集渠道,建立流畅高效的问题“收集—协调—交办”机制,问题协调交办不遗漏不过夜。建立任务清单、问题清单、督办清单,对企业反映问题、复工复产情况、惠企政策落实等建立跟踪督办机制。针对物流企业普遍反映缺少司机、运输途中遭遇层层设卡等问题,督促有关部门抓紧研究解决方案,并对物流企业发放专用通行证,全力打通交通运输网络。多家超市反映疫情管控期间员工上下班需要出入证明、通行受阻等问题,通过采用主管部门盖章加单位盖章双证明方式及时协调解决。

五是坚持调研服务及时助力。服务业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行动,通过电话访问、线上沟通等方式调查了解企业受影响程度及相关诉求。市委市政府相继推出惠企28条、打赢两场战32条意见等系列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各种困难。发展改革、人民银行等单位紧急部署开展医用物资和生活物资重点保障企业申报工作,积极为企业争取优质信贷支持。商务和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全市餐饮企业通过线上配送餐方式复工复产,助力解决全社会复工后的用餐问题。司法部门组织法律服务机构(企业)成立抗击疫情法律服务律师志愿团,编写《疫情期间企业相关法律问题汇编》《疫情期间外贸企业法律问题解析》,开辟疫情防控法律服务绿色通道。

四川省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 分类有序推进全省重点项目复工开工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有力有序有效推动重点项目复工开工。

四川省明确,在无现症病例的县(市、区)要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复工开工,其他地区的疫情防控、能源供应、交通物流、城乡运行、居民生活保障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应及时推动复工;机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领域特别是省重点项目应尽早复工开工;在川央企和省、市(州)、县(市、区)国有企业承建的重点项目应率先复工开工。立即清理一关了之、一断了之等简单粗暴做法,不得私设关卡禁止车辆人员通行,不得新增审批程序妨碍重点项目复工开工。

在疫情防控方面,规定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要认真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企业疫情防控的措施及要求,制定复工开工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已复工项目要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加强工作区、宿舍、食堂等重点部位防范,切实防止聚集性风险,确保健康安全作业。

在人员、物资保障方面,通过开行专班、包车等“点对点、一站式”运输方式,确保复工返岗人员顺利出行;优先支持重点项目业主配备必需防护用品;协调重点项目建材供应厂商及时复产达产并加强价格监督,将重点项目关键原材料、重要设备、生活必需品纳入应急运输保障范围。

在政策激励方面,明确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为承建项目所产生的疫情防控成本可列为工程造价据实计算并予以全额追加。列入2020年全省重點项目名单的项目,于2020年3月10日前复工开工的,每个给予50万元疫情防控专项补助。

在组织协调方面,落实省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机制,按分工督促分管领域和联系的重点项目复工开工;开展复工开工情况监测调度,每周通报进展情况,并加大协调调度力度,帮助解决项目复工开工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加强宣传引导,营造重点项目复工开工良好氛围。

发展改革系统在行动——福建: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发展改革工作

福建省发展改革委认真按照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决策部署,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一、切实做好粮油等主要食品保供稳价工作

一是全面落实市场粮油保供稳价。及时成立以省发改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粮油等主要食品保供稳价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天一议”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全面掌握各地动态,紧急采取干预措施,及时平息部分地区出现的大米抢购现象,确保全省粮油市场供应充足,决不让任何一地出现差池。截至2月24日,全省140家国有粮食购销公司已全部复工;241家粮油加工企业中,已有225家开工生产,开工率92.1%;全省有141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开工生产,日加工能力3.6万吨;全省现存地方储备粮食342万吨,应急粮食加工企业自有原粮库存19.3万吨;全省库存应急大米11.7万吨。为确保全省粮油保供稳价工作落实到位,春节期间省发改委主要处室和省粮储局全体干部回岗上班,并通过发出抗击疫情倡议书、建立机关处室联系地市机制、组织粮食加工企业恢复生产、加强辖区内粮食调运、开展粮油质量检测、落实储备物资紧急调拨、发布省市粮油购销热线、通过媒体及时主动发声、稳定市场预期等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广大群众“吃粮买得到”且“质量有保证”。福建省应对疫情防控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并在1月30日召开的全国粮储系统应对疫情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视频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二是加大市场调控力度。强化价格监测预警,开展每日定点监测和市场巡查,密切跟踪市场价格走势;组织开展冻猪肉储备投放,以低于市场同类商品10%—20%左右的价格投放政府储备冻猪肉共计800多吨,有效补充供给,确保市場猪肉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三是发挥惠民政策兜底作用。持续启动平价商店销售机制,按照低于市场价5%—20%的幅度销售粮油肉蛋菜等平价商品9800多吨,补贴金额1200多万元。同时及时组织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二、有序推进重大重点项目复工

为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有效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省发改委强化措施科学调度,有序有力有效推进重点项目复工建设,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提供有力支撑。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在严格有效防控疫情前提下科学有序安排重大重点项目复工复产的相关事项,组织并督促省重点项目建设单位按规定要求开工复工,特别要求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及时安排复工。对春节不停工和已经复工的重点项目,继续组织好连续施工。加强要素保障协调,组织指导组赴全省各地加强重点项目复工情况调度,落实“一线工作法”,督促协调施工装备、人员的组织调配和钢材、水泥、砂石料等生产材料的供应。按照国家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用品(具)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扩大生产的要求,组织申报一批国家急需重点调拨物资联系企业,争取获得国家专项资金补助。同时,积极会同各地和有关部门抓好节后务工人员返岗服务,组织包车、包飞机、包火车专列(车厢)接回返闽务工人员。据统计,截至2月24日,已通过包机包列包车接返闽员工14592人,全省在建省重点项目累计复工893个、累计复工率86.2%。

三、扎实做好“六稳”工作

一是从加强金融服务保障、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等六个方面牵头研究汇总提出我省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的24条举措,并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正式印发。

二是牵头研究汇总我省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推进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的意见,提出7方面21条具体措施,有序有力有效推进生产企业和重点项目复工复产。

三是为有效打通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操作链,我省制定了《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用工服务导则》,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点对点”“门到门”一站式服务。

四是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牵头会同相关单位建立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社会运行和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服务小组工作机制,在坚决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的同时,密切跟踪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社会运行,有序有力有效推进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复工建设。

四、强化疫情防控信息化保障

一是全面提升疫情防控信息服务。省发改委、省数字办在闽政通APP平台紧急开发上线“八闽健康码”服务,方便我省居民出门出行和返岗复工,大大加快核验和通行效率;快速开发上线“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便民服务平台”,首批推出省直9个部门的29项便民服务事项,已全面入驻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客户端,数量位居前列。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多次对我省这一系列创新做法进行了深度宣传报道。

二是精准做好疫情相关大数据分析。组织有关单位全面开展数据归集、数据建模等各项数据分析工作,为防止疫情扩散和实行网格化防控提供大数据支撑。

三是积极协调做好基础网络保障工作。加强视频会议系统保障技术力量,全面组织巡检,全力确保全省大数据平台、政务网络、电子政务云平台等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是大力推动政务服务“马上就办网上办”。鼓励企业群众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网上申请办理,全面开通邮递服务,积极推行代办服务和实名预约办理,加强线上咨询服务,开设疫情防控期间政务服务“马上就办网上办”专区。

五、全力做好口罩保供工作

按照国家部委关于抓紧组织口罩、防护服企业恢复生产的紧急通知,省发改委会同省工信厅认真落实每日报告制度,对我省口罩生产企业的产能产量即时上报国家。同时,组织申报一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争取列入中国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信贷支持名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发改委牵头抓好我省口罩保供工作,成立了由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口罩保供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协调、调度全省口罩保供工作,特事特办支持有条件企业快速扩大口罩产能。派出企业驻厂协调员,“一对一”盯生产、提产能、保运行,助力重点企业实现满负荷生产。我省口罩产能产量增长速度位列全国第四,同时及时落实国家调拨任务,发货率达100%。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日前召开的有关口罩保供工作会议上,两次对福建省提出了通报表扬。

江西省以复工复产的“大力度” 实现经济恢复的“加速度”

江西省发展改革委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截至2月23日,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87%,省大中型在建项目中复工率82.8%,重点调度的92家商贸物流企业复工率82.6%,重点调度的1327家农业企业复工率90.3%,5A级、4A级景区开放率分别达83%、47%,以复工复产的“大力度”,跑出了建立与防疫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速度”。

一是打好复工复产“主动仗”。以县域为单元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同步实行“两手抓、两促进”日常调度精准帮扶、领导干部联点包干、激励惩处等制度。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高质量推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是夯实实体经济“强支撑”。制定出台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的20条政策措施,提出了加强对疫情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企业的扶持、扶持实体企业渡难关、加大企业稳岗和就业促进力度等四个方面的政策。及时发布疫情期间投资项目办理指南,联合中行江西分行推出“疫情防控稳定增长-即时贷”融资服务,有力提振了企业信心。

三是畅通经济社会“微循环”。优先帮助产业链上游如基础原材料企业尽快复产,优先帮助农业企业解决畜禽等农副产品滞销问题,切实抓好粮油、蔬菜等物资保障,督促省内生活必需品重点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开展产销对接,结合疫情防控相对稳定的实际,尽可能减少封闭式管理,打破复工复产“中梗阻”问题。政策出台以来,江西省复工复产率迅速提升,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从2月17日的41.4%提高到2月23日的87%,增加了45.6个百分点。

四是提升惠企惠民“便利度”。依托江西“赣服通”政务服务平台,通过设立复工复产、口罩预约申购等惠企便民服务专区,推动企业复工备案“掌上办”“不见面办理”,1050万只口罩通过摇号方式向全省用户配购。依托江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平台等线上平台,让投资审批、招标投标等公共服务在疫情期间“不打烊”,大大提高了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度。

复工复产 双创基地在行动:天津开发区双创示范基地积极稳妥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双创示范基地精心谋划组织,持续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战”并重,全力争取“双胜双赢”。截至2月23日,基地内规上工业企业在产397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的82%,复工企业2019年产值占全区比重98.3%。

一、强化服务,帮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准备

天津开发区采取“网格对接服务+全覆盖督导检查”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上门为企业送去“一本防控工作指南、一份企业疫情防控责任清单、一批疫情防控宣传品”,指导企业制定疫情防控方案、细化疫情防控措施、模拟推演复工场景、排查各类风险隐患、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搭建物资生产经营企业—公益性平台—需求企业三方衔接的物资保障机制,先后为复工企业无偿提供了9.7吨消毒液、12.5万余只一次性口罩等防疫物资,缓解部分企业物资短缺状况,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二、政策在前,为中小企业降成本减负担

天津开发区出台了“暖企十六条”政策,采取税收补贴、减免房租、资金支持等一系列有效举措,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影响,让广大中小企业真减负、真受益。政策发布后,37家银行机构积极响应,先后签署联合行动倡议书,进一步加大对复工复产企业金融支持,取得良好反响。同时,区内部分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双创载体响应号召,给予租户15天免租期,惠及330多家企业和创业团队。

三、精准分类,加速推动中小企业复产复工

天津开发区通过“抓龙头、带配套、区域协同、多企联动”的方式,快速高效推动产业链企业复工复产。目前为一汽丰田、一汽大众等龙头企业服务的重点配套企业复工率超过98%。针对楼宇载体内企业规模小、人员密集、防控能力差的问题,强化对双创载体疫情防控能力的服务和核查,鼓励载体内企业通过“网上办公+现场临时操作”的模式,实现中小企业的基本运营。

四、多措并举,满足企业复产复工用人需求

天津开发区平衡控制疫情的“防人”和复产复工的“抢人”关系,稳住企业用工存量,保障增量。1月22日起,向1177家企业提供了4413名重点疫区人员名单,由企业劝导人员暂不返乡,共4000多人留在天津未返乡,稳住了企业连续生产的人力需求。携手专业招聘网站联合开辟“泰达空中引才平台”网络招聘专区,发布职位1.3万个,目前已为企业招聘复产复工急需人员4000人。协调市、区相关部门解决企业包车无法跨越省际封路问题,在公寓内设立专属区域,为6700余名员工提供居家观察14天的安全环境,降低企业复产复工风险。

复工复产 双创基地在行动:北京市海淀区双创示范基地护航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北京市海淀区是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是全国创新创业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聚集了25万余家企业,包括1万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海淀区坚持市区联动、每日调度、沟通协调、跟进服务、政策支持,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截至2月21日,3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95家已复工,占比77.6%,已开工企业在京工作人员总数84980人,到岗43205人;32家产值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工率100%。

一、加强精准服务,对涉及疫情防控及民生必需的领域,保障条件加快推动复工复产

海淀区为具有生产经营能力的防疫物资企业开辟许可审批绿色通道,对营业执照发放、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备案许可等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一站办理、一个环节、一天领取”的“三个一”政策。疫情防控期间,海淀区一家企业通过与央企合作,迅速引入全套口罩生产线实现转产,海淀区政府为生产线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委派专人为企业对接口罩机和口罩原材料,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

二、助推科技抗疫,积极推广区内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提高防疫筛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疫情发生以来,200多家中关村企业直接参与疫情抗击与防控工作,区内有公司推出AI测温系统,支持大于3米的非接触远距离测温,目前该系统已在海淀政务大厅和部分地铁站投入使用;海淀区城市大脑疫情防控平台在区城市服务管理指挥中心上线试运行,实现对重点人员、高危疑似人员、密切接触人员信息的跟踪处理。同时,全区加大推广新经济企业科技赋能疫情防控的应用场景,引导开复工企业在线办公、减少人群聚集。

三、精准施行政策,推出15條政策措施,投入八亿元支持企业发展

海淀区推出了落实北京市促防疫稳增长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发展的15条政策措施,涉及鼓励企业科技防疫、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加大企业金融支持、强化企业精准服务四个方面,预计投入财政资金约8亿元,在2020年预算中予以保障。为鼓励银行对中小微企业放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海淀区通过2%的贴息和按本金的20%至70%弥补信贷损失的方式,鼓励驻区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首笔信贷业务。对承租区属国有企业房产、且物业由区属国有企业管理的中小微企业,按要求坚持营业或依照防疫规定关闭停业且不裁员、少裁员,经行业主管部门和出租方认定,除按市级政策免收2020年2月份房租外,还免收该月物业费。

上海市坚持“两手抓” 统筹推进防疫工作加快实现复工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市尽最大努力、用最严措施、以最快速度,有力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截至2月22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77.7%,其中在沪央企复工率达到95%,地方国企复工率超过80%。

一、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推动各类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上海市各级单位有序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打出稳企政策“组合拳”。在疫情爆发初期就迅速启动响应机制,出台《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租金减免、融资支持等28条援企稳岗政策。同时,制定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推迟调整社保缴费基数、延长社会保险缴费期、实施培训费补贴政策等社保领域减负政策,切实缓解企业压力,把疫情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是坚持“四优先”原则。对涉及疫情防控、事关国计民生、保障城市运行和群众生活必需的企业优先保障复工,经济贡献度高的企业优先保障复工,市场订单足、防控措施实的企业优先保障复工,核心管理人员、一线熟练操作工人优先保障复工。

三是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对应急物资生产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重点纳税企业、隐形冠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重大项目承担企业等,加大复工复产组织保障和防疫物资配套力度,提高连续生产企业、公共事业及民生类企业员工到岗率。

二、坚决做到“两个防止”“两个优化”,杜绝防控管理“一刀切”

一方面,坚决贯彻“两个防止”。即,防止把条件管理简单变成数量控制,防止把报备管理变相变成审批管理。以鼓励企业复工为原则,帮助企业发展为导向,严格落实复工复产条件管理,严禁采用简单数量控制的做法,确保满足疫情防控条件的企业立即复工复产。严格禁止以审批等简单粗暴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由各区主要领导牵头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和开复工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切实解除企业和员工对复工复产的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两个优化”。即,优化复工复产备案流程,优化督促检查方式方法。以方便企业鼓励复工为导向,简化复工复产备案流程。原则上,一般企业向街镇备案就可以复工,重点企业向区级行业主管部门或园区管委会备案就可以复产,严格禁止属地政府和园区管委会采用“层层加码”的防控管理模式。市级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对推进缓慢、工作进度滞后的地区,加大工作提示和督促力度。

三、加强防疫工作不松懈,保障复工复产顺利进行

紧盯疫情防控形势,督促企业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复工复产,引导企业在复工复产后进一步抓好疫情防控。

一是强化企业复工复产后的持续监管。在企业备案复工后进一步加强监管,制订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管理操作办法,指导企业做好员工健康管理,确保实现安全生产,及时掌握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台账,查找问题、落实整改要求。

二是加强复工企业人员管理。企业复工后,进一步加强人员分类管理,对疫情重点地区员工要求暂不返沪,对核心岗位人员采用核酸检测推动提前返岗。引导企业进一步落实到岗员工自我申报承诺制度,确保实现“3个100%”,即100%戴口罩、100%测体温、100%健康申报。督促相关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做好返沪员工信息登记申报工作,着力解决外来返沪员工住宿问题,采取增加临时员工宿舍等措施,为企业暂无住所返沪员工提供居住及隔离观察条件。

三是鼓励企业灵活安排复工复产。鼓励企业在家办公、网上办公,严控会议等群体活动,大力推广视频会议。引导市民错峰上下班,鼓励企业使用弹性工时,包车接送员工,或选择多种渠道、固定线路的通勤方式。要求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采用分时错峰隔座就餐或盒饭送餐等方式安全用餐,最大程度减少集聚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复工复产 双创基地在行动:广州高新区科学城双创示范基地打好组合拳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园区位于广州黄埔区,作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率先出台“暖企8条”复工复产支持政策。目前,区内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有序,经济运行逐步回归正轨。截至2月27日,全区已复工(含未停工)企业4801家,复工人员总数超25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16家全部复工。

一、政策先行,实施力度最强的复工复产资金保障

最大限度降低创新创业企业经营成本,率先对租用区属国企经营用房的企业实行月租金“一免两减半”;鼓励区内孵化器减免企业租金,对疫情期间累计减免企业租金超过100万元的,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充分发挥“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创新服务超市”作用,积极协调各类金融机构采取延期还贷、展期续贷、降低利率、减免逾期利息等措施。

二、组织攻关,推动企业勇担防疫医药和物资研发生产重任

重奖防疫科技攻关,对提前复工生产疫情防控应急保障物资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并按设备购置款的80%予以补贴;对研发出新冠肺炎有效疫苗或特效治療药物的企业给予1000万元一次性奖励。推动基地内72家病毒防控、检测检验、医疗救治等生物医药企业加班加点开展科研攻关。在全国已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32家企业中,科学城基地的企业占6席。

三、强力防疫,搭建最有效的复工复产防疫保障机制

搭建应急物资生产供应与需求采购对接平台,统筹解决复工复产企业应急物资需求。截至2月27日,共向基地内创新创业企业派发保障口罩259万个、测温仪2070个。快速搭建企业防疫联控公共服务平台,为复工企业提供员工健康监测、物资“安心送”等暖企线上服务,平台已接入近800家复工企业、推送近百条防疫信息、收集15万条员工健康信息。

猜你喜欢

复产防控疫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疫情中的我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复工
西藏,复工复产正当时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