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自我禁锢”的泥沼
2020-04-26吴晗
吴晗
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几乎每晚我都会梦回高三,在梦里我走错考场、记错时间,甚至在考前遗忘了所有知识点……醒来感到后怕的同时又不禁释然:原来已经考完了啊!如今回顾高三的那段日子,我想,我要学着自我调节以跳出“自我禁锢”的泥沼。
遇到瓶颈——厌学
一直以来,我都能以较轻松的学习方式获取不错的成绩,上了高三之后我却遇到了瓶颈——我退步了,每一次考试都是班里第十名左右的位置,与我之前的排名大相径庭。考完翻看试卷时,我发现有些错误总是不停地出现,并且常常是低级错误。高三下学期的一模、二模,我们班的成绩喜人,老师们都笑逐颜开,唯独我的成绩处于低谷。
在这种对比下,我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考试结束后就会“马后炮”,告诉自己下次一定要注意,可是下次考試成绩依旧还是不如意,常犯的错误接着犯,于是再次责备自己。我的自信彻底没了,这种痛苦的循环消耗着我的身体健康,我频繁地头痛、失眠,产生了厌学情绪,老想请假,甚至到了考前一个月,我整整一个星期没去学校。那时的我只想符在家里,不想再上学,也不想面对高考了,我再也考不到我想要的分数了。
重蹈覆辙
经过多方劝说,我最终还是回到了学校。冷静下来之后,我思索:为什么我被成绩束缚至如此地步?考试真的那样可怕吗?被成绩任意左右的我,是否是真正的我?
我慢慢地放平了心态,学着自我调节,跳出我原本给自己画的那个分数框。我不再过度纠结于试卷上的分数,而是回归题目本身;那些常犯的错误必须解决,并且试着调节考试时的情绪。如我常听的那首歌中唱的那样:“Try not to get worried, try not to turn on to problems that upset you...everything' s alright, everything' s fine...”我的心理调节开始有了效果,睡眠质量也有了一点提升。
倒数日历一张张被撕去,高考来了,怀着忐忑与坦然混杂的心情,我跟随队伍走进了考场。我清楚地记得考语文时的感觉——顺,无比地顺畅,从笔尖到心灵都没有严重的卡顿,我几乎是怀着愉悦的心情做完的。可是到了下午的数学,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先是因为条形码贴错位置而心烦意乱,看到了试题之后又频频卡壳,试题怎么会这样难?我的节奏完全被打乱了。出了考场后,低落的情绪一直延续到第二天早晨,考文综时我仍然没有调整过来,迷迷糊糊地做题,等到下午考英语时才缓解了些。
查到高考成绩后,果然如我所料——语文、英语考得很好,数学和文综却很差,总分加起来倒也差强人意。但是,我本来可以考得更好。
找到自己的方向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我之所以会产生自我禁锢的情绪,大概是对自己“不够用功”却又过于重视分数的焦虑。一直仗着小聪明走捷径的我,在身边的人都在拼命地埋头苦读的时候,总是抱着侥幸心理偷懒,却又生怕自己会落后。当自己真的落后时,依然没有改变学习方法,只会一味地加重焦虑。
踏入大学后,与高中不同,我比以前多了更多的自由时间,但我会合理规划,不再想着靠小聪明达到我想要的目标。如今的我很少焦虑了,但仍会有纠结的时刻,我也不断尝试着自我调节。所谓的“自我禁锢”,既有对自己的过度苛责,也有对自己的设限。我们要脚踏实地地努力走好每一步,适当地鼓励自己,不要给自己画太多的条条框框,不要天马行空,更不要妄自菲薄。当我们学着自我调节时,也是在自我剖析,与自己握手言和。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愿大家都能跳出“自我禁锢”的泥沼,坚定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