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与构建
2020-04-25袁松
袁松
【摘 要】家国情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身为学子,应当重视家庭,仁爱友善,更应以国家为荣,为国家而奋斗。身为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主动将家国思想渗透在日常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爱国心与责任心。
【关键词】家国情怀;历史教学;民族自豪感;素质教育;社会责任感
家国情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它包含了对国家的认同和与国家共进退的决心,也主张忠孝仁义,由小及大,修行自身,心怀天下。在当代,家国情怀要求学生应当有责任心与社会责任感,在学习上积极上进,努力提高自己;在生活中热爱生活,热爱家庭,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维护家庭和睦;在社会中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作为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熠熠光辉。作为教师应当以历史教育为基础,向学生传递家国思想,帮助学生培养国家认同感,修身养性,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认识国家,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从原始社会到三皇五帝时期,再到春秋战国,百花争鸣,再到唐宋元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古老的祖国曾经创造了许多奇迹,这是我国先辈的智慧结晶,也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讲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创造,让学生切实感受国家历史的悠久与先辈的伟大。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坚持不懈,砥砺前行。让学生身处历史当中才能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与强大。
例如在讲解秦朝历史时,兵马俑和长城是不可忽略的伟大创造。兵马俑是古代君主的陪葬品,秦始皇陵兵马俑更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让见识过的人无一不为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叹服。秦始皇陵兵马俑现在已经成为世界遗产,是各国公认的历史奇迹。而长城更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浇筑而成。绵延几万里的军事防御工事也展现了秦始皇抵御外敌,君临天下的决心与自信。“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存在千年,现今已成为我国著名的景点与文化遗产。在讲解这两个历史遗产时,我让学生思考,这样宏大的工程在现今社会要想建成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而在秦朝时期,没有各种各样的设备机床,没有先进的运输方式,纯靠人力,古人建成了这样宏伟的建筑,是不是特别值得钦佩呢?学生的眼里流露着兴奋的光芒,他们有的亲眼过长城与兵马俑,但在历史课上听到它们建成的历史细节仍然会感到激动,由衷为祖国而骄傲。这时我再引入我国现代的一些让中外人民赞叹的建筑,让学生切实体会国家的强大。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呼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修身养性,重视各项素质教育
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种种伟大的历史遗迹,还有无数先贤前辈,他们为我国文化、科学、社会的进步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作为当代学子,应当追随前辈的步伐,努力学习,刻苦勤勉,将来为社会作出贡献。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学生身边充斥着各种诱惑,电视剧、游戏等等让学生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玩乐上面,忽视了自身的素质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当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发展兴趣爱好,即便不能与先贤比肩,也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例如,在讲解唐朝历史时。唐朝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诞生了无数名臣、文豪,更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仙诗圣。君主励精图治,臣子鞠躬尽瘁,诞生了盛世大唐。在讲述相关的历史人物时,学生们折服于李白天马行空的诗文、颜真卿精妙的书法、名相魏征的治国才能之下。而这些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们对于学习、对于修身治国又有非常独到的想法。通过讲述先贤的事迹学生能以他们为榜样,审视自身,更加努力学习。此外,许多学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学习,应该学什么,在学习历史课程之后,他们能够明确自己学习的方向,找到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即使不明确未来要做什么也能明白学习是在为将来打下基础。
三、心怀天下,敢于向社会不良风气说不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当中,最不缺的就是改变历史的人。社会在一点点进步,旧的制度逐渐被新的规定所取代,陈旧腐朽的封建王朝也被新时代所取代。推进历史发展的不仅有明君能吏,还有无数敢于革新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们是历史转轮的推动者。在当今时代,社会飞速发展,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例如环境污染、社会资源浪费等等。学生或许难以改变社会的不良现象,但是应当积极从我做起,逐渐影响身边的人,一起为社会发展尽力。一个人的力量也许不够,但是所有学生凝聚在一起也是一股能够改变社会的力量。
例如,在讲解近现代史的时候。清末之后的那段历史我国发展的低谷,外贼入侵,内里动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无数学子、有志之士积极主张变法、自发组织保卫国家。在課堂上学生讨论的时候,心中的愤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读到虎门销烟、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些事件的时候,学生的感触也非常深刻,进而也会思考,面对当今社会的一些乱象,自己能做些什么呢?
家国情怀并不是要求学生做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而是要学生明白,在社会这艘巨轮上,无论是齿轮还是螺丝钉都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做好自己的本分。而身为学生,努力学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家庭心怀责任、对社会心怀使命就是对家国情怀的发扬。因此,在历史课程中通过我国的辉煌历史向学生灌输家国思想既是必要的也是最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董秋梅.简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73-74.
[2]李彬.巧用历史故事,推动历史教学[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79-80.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么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