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中缝针断裂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2020-04-25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缝针手术室护理人员

陈 莉

(宿迁市儿童医院手术室,江苏 宿迁 223800)

缝针作为手术室使用器械中最小的器械,其属于术中清点的主要物品。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缝针断裂不但会影响手术的质量与效率,同时还会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1]。本次研究了40例手术室护士,分析了手术中缝针断裂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7年04月~2018年06月收治的40例手术室护士。其中,对照组20例护理人员中,女性13例,男性7例,年龄在23~35岁;平均年龄(27.18±3.62)岁;研究组20例护理人员中,女性14例,男性6例,年龄在22~36岁;平均年龄(26.72±2.45)岁;所有护理人员、手术内容以及患者在各项一般资料中均无差异,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措施;研究组针对缝针断裂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1)加强对医生缝合技术培训:加强医生缝合技术的规范培训工作,促使手术医师能够熟练掌握缝合技术。在缝针的过程中,不能够一次贯穿切口两侧的组织,需要严格按照进针、接针与拔针的原则进行两次贯穿;(2)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培训功能:器械护士需要能够熟练掌握缝针选取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与缝合部位选择合适的缝针;(3)缝针断裂后注意事项:缝针断裂之后,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需要共同核查,将断针对合,确认缝针的完整性,并对缝针断裂情况进行记录;对于肉眼看不见的断针,医师需要仔细回忆断针部位,必要时可以通过X线定位寻找断针。

1.3 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同时对比两组手术中缝针断裂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观察指标的计量和计数,通过t值和x2检验资料。

2 结 果

研究组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评分与手术过程中缝针断裂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与缝针断针发生率(±s)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与缝针断针发生率(±s)

组别(n=20) 护理质量评分(分) 缝针断裂发生率(%)研究组 9.32±0.64 5.00(1/20)对照组 8.16±1.23 30.00(6/20)t 5.2912 4.3290 P 0.0000 0.0375

3 讨 论

在进行手术过程中,手术缝针断裂的原因主要包含了以下几项:(1)操作不规范:在手术缝针断裂时,大部分缝针断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低年资医师在进行缝合筋膜皮肤等韧性较强的组织时,出现了不规范的操作,进而使得缝针无法垂直进针,或是用力不当导致缝针出现了弯曲、断裂的情况[2];(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含了人为强行矫正弯曲的缝针,进而使得缝针出现了断裂的情况;(3)搭配不当:缝针与持针器需要合理的搭配;而在进行缝合的过程中,时常会由于缝针长度或弯度不足不易穿透组织,出针的过程中夹持只穿透组织缝针尖端的很小部分,促使针尖产生弯曲与断裂的情况[3]。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采用针对性管理措施后,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缝针断裂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缝针断裂的原因,针对其中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此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缝针断裂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缝针手术室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缝针
敷贴巧用于缝针的固定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KD338:不看都能穿进线的手缝针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