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早期脑梗塞临床分析

2020-04-25平,叶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脑神经尿激酶脑梗塞

黄 平,叶 红*

(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庆 400054)

脑梗塞的发病率较高,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以猝然昏倒、言语智力障碍以及半身不遂为主。该病发生后若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1]。所以,应对脑梗塞患者早期积极采取有效治疗,及时控制病情发展,减轻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为此,本次分析中将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早期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中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脑梗塞患者90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7-78岁,中位年龄(62.5±3.5)岁;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8~78岁,中位年龄(63.0±3.6)岁。两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主要包括调节血糖、血压、降低颅内压、抗凝和脑保护等,共连续治疗14天;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将100万~150万U尿激酶稀释后给予患者快速静滴,每日一次,共连续治疗14天。

1.3 观察标准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评分结果越高则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同时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所有数据用SPSS 20.0软件处理,并且通过(±s)描述护理前后计量数据,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n(%)描述及x²检验,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时为P<0.05。

2 结 果

记录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相比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脑神经功能同对照组相比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见表1。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已达到了的97.8%,且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4%;相比之下,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其有效率仅占总例数的86.7%,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17.8%,两组之间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见表2。

表1 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脑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情况(n=45、±s)

表1 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脑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情况(n=45、±s)

组别 治疗前脑神经功能评分 治疗后脑神经功能评分>0.05 <0.05观察组 24.8±12.5 10.5±6.6对照组 25.1±12.9 19.6±8.6 t 0.1120 5.6310 P

表2 观察与对照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比较情况[n(%)]

3 讨 论

脑梗塞是临床一种高发的脑血管疾病,该病主要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而发病后会造成患者局部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组织受到破坏,进而引起组织水肿和局部氧自由基大量释放,最终严重损伤脑细胞膜结构及神经功能[2]。若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四肢瘫痪、脑疝、昏迷、并发肺部感染、心功能及肾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直接造成死亡。由此可见,针对脑梗塞患者应在发病时尽早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对控制病情发展及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起着重要性意义[3]。为此,在此次研究中,对早期脑梗塞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了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通过治疗后发现,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临床效果较差,而通过添加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较轻,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少。之所以观察组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主要是由于尿激酶发挥了较好的溶栓作用,该药属于碱性蛋白水解酶剂,用药后可发挥较强的溶栓作用,通过由血栓外部进行渗透至内部,从而激活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起到促进溶栓的目的。但在治疗过程中,要合理控制用药剂量,避免剂量过大而造成患者全身性纤溶亢进和组织器官出血现象发生[4]。综上所述,通过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早期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脑神经尿激酶脑梗塞
动起来,让十二对脑神经一起跳舞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动起来,让十二对脑神经一起跳舞
Nurr1基因修饰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microRNAs在脑神经系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