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龋病高风险儿童菌斑指数影响的临床观察

2020-04-25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菌斑指数牙菌斑龋病

孔 维

(山西大同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口腔科,山西 大同 037000;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0)

目前认为龋病发生是由于口腔生态的失衡,使有产酸能力的常居菌成为条件致病菌而引发龋病。氟化物防龋被公认为当前世界上有效的防龋措施。但是氟化物对人体利弊的衡量迄今仍是口腔医学领域中有争论的课题。美洲大蠊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信息素、氨基酸和各种昆虫神经肽[1],因此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牙菌斑的抑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大同市区60名龋病高风险3-6岁儿童菌斑指数情况及美洲大蠊提取物对龋病高风险儿童菌斑指数影响的临床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龋病高风险患儿60例,从未使用过防龋牙膏。年龄4~6岁,其中男26例,女34例,均为乳牙列,无全身疾患,1月内未服用过抗生素及口腔局部用药。

1.2 刷牙方法

要求同一指导护师辅助儿童刷牙,在没有菌斑显示帮助的情况下(指看不到菌斑显示区)刷牙3分钟。

1.3 实验分组

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1周。实验于不沾牙膏刷牙后进行。实验组使用含美洲大蠊提取物(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托盘3分钟。对照组使用含氟泡沫托盘3分钟。

1.4 检测方法

一名口腔医师于分组后,分别于使用托盘前、使用2小时后记录实验组、对照组菌斑指数。

1.5 染色方法

用含有菌斑染色剂的小棉球对全口牙面染色。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儿童在使用托盘前,进行染色、计数,然后同样在使用托盘2小时后进行染色、计数。

1.6 检查器械和光线

在检查中采用平面口镜和CPI探针,口腔检查在自然光线下进行。

1.7 在试验中临床检查者为一名口腔专业医师进行

菌斑指数由检查者口授给一名受过培训的记录员,后者则将数据直接记录在统一设计的专业表格,作为临床试验的记录。

1.8 试验标准与统计方法

采用O, Leary菌斑指数,所查牙面近龈缘处有连续菌斑者记分为1,无菌斑附着或只有少量点状菌斑者则记分为0。菌斑指数和刷牙前后菌斑下降率的计算方法为:将每个牙分为远中颊、颊面中央、近中颊和舌面4个区,分别计数,4个分值的总和除以4即为该牙的分值,各牙的分值相加除以牙数即为该个体的分值。

牙菌斑下降率%=(使用托盘前菌斑指数—使用托盘后菌斑指数)/使用托盘前菌斑指数100%

2 结 果

将两组托盘使用前后牙菌斑计数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刷牙前后切牙和磨牙菌斑指数(±s)

表1 两组刷牙前后切牙和磨牙菌斑指数(±s)

切牙菌斑指数 磨牙菌斑指数用前 0.9700±0.0694 0.9850±0.0465对照组 用后 0.8200±0.1926 0.9138±0.1318菌斑下降率/% 15.46 7.23用前 0.9075±0.1206 0.9588±0.0925实验组 用后 0.7500±0.2862 0.8830±0.2275菌斑下降率/% 15.31 7.46

3 讨 论

菌斑是造成龋病的重要因素,而防龋的关键环节是控制菌斑。对菌斑的控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菌斑数量的控制和菌斑致龋性的控制。机械方法清除菌斑是指用牙刷、牙膏、牙线等清除口腔内牙菌斑。其它如化学方法防龋、使用植物提取物防龋、生物学方法防龋、免疫学方法等。

目前,有关美洲大蠊的研究,国外侧重于美洲大蠊的基因表达以及各种酶、肽和蛋白质的提取、分离、鉴定等方面,国内则主要集中于美洲大蠊作为药物进行的开发[2]。有学者[3]自美洲大蠊中提取分离到抗菌肽成分并测试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大肠杆菌的数量在一定的测试时间内逐渐降低。他们的实验证实了提取物中存在着抗菌的有效成分抗菌肽。

由于康复新液(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口腔黏膜无刺激性,长期应用不会引起菌群失调和机会感染,有其独特优势;另外康复新液味微甘,可以口服,儿童易于接受。因此,笔者认为美洲大蠊提取物可应用于学龄前儿童的菌斑清除。

猜你喜欢

菌斑指数牙菌斑龋病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学龄前儿童口腔内致龋菌的活性与其龋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如何预防牙菌斑?
如果停止刷牙会发生什么
益肾坚骨汤配合米诺环素与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延续性护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天天说刷牙,但是刷的真是“牙”本身吗?
口腔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儿童刷牙情况的影响
180例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