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医养生学术思想对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价值研究

2020-04-25柯龙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养生学亚健康人群

柯龙瑞

(北京未医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现代医学将人们疾病和健康之间的状态叫做“亚健康状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人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再加上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亚健康状态。它表现为生理功能低下,人们身心上感觉出来的不适,但在一定时期难以确诊,是某些疾病的前期表现,但未见确凿的病灶,在临床上不能确诊为疾病的状态。我国亚健康人群数目庞大,占我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也是全球医学界面临的问题,如果能够利用未医预防与治疗人们的亚健康状态,将对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基于此,本文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700例体检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人进行“治未病”治疗,探究未医养生学术思想对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700例体检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0例。对 照 组:男1 9 4 例,女1 5 6 例,年 龄2 0 ~5 5 岁,平 均年龄(33.1±5.8)岁;观察组:男191例,女159例,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3.4±5.7)岁。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能够进行对比。所有人群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人群依从性良好并均得到有效随访。排除标准:查出有重大疾病者;依从性差者;精神障碍者;随访丢失者。

1.2 方法

给予观察组人群“未医养生”中医预防手段,对照组人群不进行干预。观察组:制定亚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调查本组人群是否存在工作或学习效率低、乏力、嗜睡、思维缓慢、情绪不稳定、用脑疲劳、其他身心不适等亚健康状态,寻找发生原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办法,让患者保持早睡早起、规律饮食的习惯,避免熬夜,适当运动,多出门散心,呼吸新鲜空气,多做户外运动,放松身心。

1.3 观察指标

1年后再次体检,观察并比较两组人群亚健康人数和疾病人数,得出疾病发生率与亚健康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干预前,两组人群均未检查出疾病,医学上确定为健康人群,两组人群的亚健康状态所占百分比并统计学差异(P>0.05);1年后,观察组人群的亚健康状态人数和疾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人群亚健康状态和疾病情况比较[n(%)]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仅限于不得疾病,更重视身体的舒适程度,现代医学也将治疗疾病的观念逐渐转变为预防疾病,中医上的预防医学在《内径》中充分体现,主张“未医养生”,在预防治疗人们亚健康状态方面有诸多内容。亚健康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医学上的重要课题,也为中医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

3.1 亚健康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国经济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引发环境问题不断加重,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导致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导致人类疾病谱发生巨大变化,医学模式也发生相应转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也有了新的认识,引出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也可称为第三状态或慢性疲劳综合征,一般亚健康的人会有易疲劳、体虚困乏、休息质量差、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表现,更甚者不能正常生活,但是经医学全面检查并未查处病灶,难以治疗。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亚健康状态人群占总人口的60%左右,主要是中年人,约占50%,职业经理人、知识分子等更是亚健康状态的高发人群。各国亚健康人口不断上升,因此医学上已经把亚健康列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的首要危险因素。

3.2 亚健康起因

导致人体亚健康状态的因素诸多。第一,社会环境导致人们心里紧张感和压力加大,科技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工业发展导致社会竞争力加剧,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会对人体及精神产生不良影响;第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引发人体健康发生变化,现代人熬夜、不吃早餐、运动过少、吸烟、酗酒等都是导致人体亚健康的危险因素,吸毒也是重要原因;第三,环境污染的影响,二十一世纪以来,城市工业化快速发展,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日益严重,虽然各国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推行治理措施,但不尽人意,森林砍伐、汽车尾气、工厂烟尘的排放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增多,通过人体呼吸系统进入体内,再加上各种光污染、生污染等会引起神经系统紊乱,严重威胁人体健康,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人们容易发生亚健康状态。除此之外,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迅速,设备越来越先进,让医患都认为专业细分、设备先进就能够解决各种新发疾病,但这只是一部分事实。据调查,我国临床上过度依赖抗生素,导致人体菌群容易失调,服药后人体排泄物又将药物带入环境中,最终破坏人类生存环境。

3.3 亚健康应对措施

(1)未医养生学的概念。未医学顾名思义就是治疗“未病”的学科,未医养生学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就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就是在未病之前开始养生,避免发生疾病。该思想首先出自于《内经》,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未病先医、既病防变方面。另外,我国《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也提及“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说人有病早治疗,已经病了要防止变化,是《内经》中的重要思想。古代著名神医张仲景将这一思想紧密结合在临床实践中,并进行了发展与丰富,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充分体现了治未病理念,早预防、早治疗、防病变,防寓于治。治疗疾病,目的就是控制病情,防止其发展直到痊愈,因此开创了防治结合的治疗方法。张仲景的“未医养生学”理念体现在“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正与《内经》中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观点重合,都强调了预防疾病的思想,张仲景还提出了“寒、湿、风、雾、饮食”五邪中人的规律及其预防方法,并在临床中进行应用。(2)未医养生学的创新。未医养生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医学中就已经体现,随着时代的变革该理念也有了新的发展,已经包括防治身心两方面的未病。据相关研究表明,现代临床疾病中,除了恶性肿瘤的前期不能深入了解外,其他消化系统、心脑血管、呼吸系统、代谢性疾病等都有明确的发展过程,这些过程给人们及时进行防治留下了操作时间,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现代医学诊察手段,在可能出现临床症状前也就是亚健康状态时及时进行针对性干预,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现代社会环境竞争激烈,人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压力,导致多数人会发生“轻微身心失调症”,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日常接收到的信息过多,导致大脑不能及时消化信息而发生“信息过剩综合征”等一系列“现代文明病”,这些都属于亚健康状态的一种,也就是“未病”。对此,需要及时调整,通过调摄精神等手段提高抵抗外邪的能力,未病先防,一旦发生疾病或身体进入亚健康状态,就需要尽早治疗,防止其发展为疾病,将疾病在萌芽状态进行消灭。更重要的是,人们应当保持心理健康状态,提高自身抗压能力,这才是预防疾病的最有力武器。(3)未医养生学对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作用。亚健康已经严重威胁了人的健康生长,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最终将会导致人们引发疾病,因此要强化治未病在防治亚健康的指导作用。“未医养生学”强调养精蓄锐,保真气,也就是现代医学上的心理干预,调整心态。因为亚健康状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精神紧张、压力大,引起人体植物神经功能错乱,人们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及时方式,降低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几率,避免引发疾病。另外,“未医养生学”理念还强调科学、规律饮食,不吸烟、不饮酒,积极进行体育运动,克服不良生活习惯,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医生也要不断学习各种防治亚健康状态的知识,充实自身,帮助人们保持健康。

本文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700例体检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人进行“未医养生学”方法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人群的亚健康状态人数和疾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未医养生学术思想对防治人们亚健康状态有着良好效果,能够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养生学亚健康人群
在逃犯
古诗中的养生学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传统体育养生学发展的路径抉择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论《太一生水》的“生命生成论图式”特征
猪群亚健康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