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昼夜节律对老年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
2020-04-25李晨梅
李晨梅
(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高发疾病,也是导致心力衰竭主要因素,冠心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群,但由于现代工作压力,人们精神长期紧张导致冠心病发生率倾向年轻化。高血压是血管病变性疾病,同冠心病的有着紧密联系,心血管异常病变会导致血压异常,两种疾病相互影响[1]。因此,本文针对血压变异性与血压昼夜节律对老年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伴高血压疾病治疗效果开展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1至2019-1共120例老年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伴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有效性,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治疗无效38例):男28例,女10例,年龄在59-81岁之间,平均年龄(69.10±1.58)岁;
研究组(治疗有效82例):男42例,女40例,年龄在58-80岁之间,平均年龄(68.92±1.55)岁。一般资料方面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差异非常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血压动态监测:先让患者保持静坐自是5~10 min,应用血压检测仪在患者肘窝处进行测量,保持好松紧度,告知患者测量时手臂不动,日间每间隔30~40 min测量一次,夜间间隔60 min测量一次。测量之前减少剧烈运动,保持平稳心态。24 h内成功记录数据低于80%不纳入此次研究。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情况
两组患者在血压变异性指标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的24h SSD、24h DSD、dSSD、dDSD、nSSD 与nDSD指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情况(±s,kPa)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情况(±s,kPa)
小组 n 24h SSD 24h DSD dSSD dDSD nSSD nDSD对照组 82 15.62±1.09 13.42±0.67 15.42±1.03 12.53±0.76 12.52±0.65 11.92±0.65研究组 38 11.20±0.82 11.02±0.72 12.02±0.85 10.62±0.58 10.01±0.58 9.53±0.58 x2 4.656 4.675 4.856 4.656 4.645 4.734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情况
对照组:超杓型1 2例(1 4.6 3%),杓型5 0例(60.98%),非杓型15例(18.29%),反杓型5例(6.10%);
研究组:超杓型5例(1 3.1 6%),杓型2 2例(57.89%),非杓型8例(28.95%),反杓型2例(5.26%);两组患者在血压昼夜节律方面相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高血压属于不可逆转疾病,血压持续性升高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伤,动脉血管壁增厚、增加血管壁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弹性下降,高血压患者血流阻力产生影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发生器官衰竭情况[2]。所以,血压变异性同心血管损伤有着紧密联系[3]。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疾病发展同血压密不可分[4]。所以,开展24 h血压波动规律和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伴高血压患者有一定治疗意义。
血压昼夜机率异常、血压波动幅度与心功能恢复有一定关联性,对患者平均动脉压进行控制,应加强对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控制[5]。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伴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变异性与血压昼夜节律有助于调节血压变异性、降低血液,恢复血压昼夜节律情况,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