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020-04-24齐永春

神州·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际教学素质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方面的教育,因此,进行素质教育也成为当今学校应该重视的方面之一。在课堂之上,教师不仅仅应当传授课本内的相关理论知识,还应该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当中,也能注意到个人素养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全方面发展。为找到如何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问题进行调查,本文将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实际教学,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

关键词:素质教育;全方面发展;实际教学

由于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求中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因此,在教学当中,不仅只能局限于课本当中,还应注重培养核心素养理念,进一步对课程进行改革[1]。以上内容的实现,要求教师能够对素养问题进行全面地剖析,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其主观性意识,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易于接受,在知识文化与道德层次均得到提升。

一、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在当今社会中,常规的课本内容已经无法跟随社会的脚步,仅仅依靠课本无法达到当今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不仅仅要传授相关课本的知识,还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同学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形象化的理解课本知识,真正的培养学生们的法律意识,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在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用较多的方式为:实践法、参与法。通过社会实际案情,是学生更加形象化的理解法律常识,进一步缩小与法律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此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参与意识,最终达到提高法律教学效果的目的[2]。比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将案例演变为实际活动,由学生们进行演绎,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相关法律知识,同时带领学生思考、领悟法律的真谛。由于年纪较小的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层次较低,因此在传授知识时,老师可以以PPT、视频等方式,提升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法律的理解更加形象化,与同学共同探讨法律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引导同学深入衡量自身的权利与义务。最终,由授课老师进行总结,使同学们对所学内容能够更全面系统地接受。通过灵活性的教学方式,使原本抽象的法律知识形象化,同学们的理解更加深入,提高了同学们的法律意识,积极履行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围绕学生的个人特点,找寻发展学生身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是当今教育中应该注重的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理性思维能力,老师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应找到不同方式的教学经验及方法向同学传授知识。比如,在进行有关自然的授课中,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同学们的思维比较开阔,老师应该帮助其发散思维。对于本课程的讲解,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还可通过讨论或研究的方式,让同学们深刻的理解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由于同学的思想意识不够全面,无法系统的进行考虑,因此老师可以鼓励同学们以舞台剧的形式进行展示,将生活中不好的行为习惯表演出来,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与大自然的关系,并且能够明白正确的做法。比如,在进行《明明与麻雀》的授课中,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融入到情景当中,深刻體会其中的蕴意,并鼓励同学提出自己的疑惑,比如,明明为何将麻雀困在牢笼,又为何最终会放逐麻雀,被关起来的麻雀内心有怎样的想法,等等诸多问题,都可以在小组同学的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之中得到答案。在进行总结的过程中,老师要肯定同学们的想法,鼓励同学们发散思维,同时可根据同学们的掌握情况,向同学们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让同学们知道麻雀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日后应做出保护动物的行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不做出违反法律的事情,最终学生能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应用到生活当中[3]。增强同学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提高同学们的思维高度,发散同学们的思维认识,以理性的方式更好的进行学习。

三、提升同学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中,除了对同学进行法律意识及理性思维的培养,还应努力提升同学的社会责任感。在进行教学时,老师可采用参与法的教学方式培养同学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让同学参加到各项活动当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扮演的角色,丰富其对社会的感情。比如,在《道德与法治》的授课中,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同学们进行思考,互相探讨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老师要向同学讲解社会责任感的含义,并让同学思考社会责任感的具体做法,老师也可以根据不同角色的不同定位,对学生进行讲授。比如作为学生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作为家长或老师又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告知同学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着不一样的责任,以及这些责任感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最后,老师应进行总结分析,对同学们的探讨进行拓展,也可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鼓励同学们进行有关责任感的演讲,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责任感、感受责任感。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以便同学们在社会中积极的承担自己的责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提高个人素质。

四、总结

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能提高同学们的法律意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意识,让同学明白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及应当承担的责任。通过课程改革,不断提高同学们的核心素养理念,并反映在实际行为当中,对教学的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耀坤.刍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J].新课程·中学,2019 (3).

[2]石洪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 (27).

[3]杨克芳.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9 (5).

作者简介:齐永春,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第二中学,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本科,职称:中教二级,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

猜你喜欢

实际教学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技工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在教学活动中激起幼儿思维的浪花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