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兰梅: 守护每一个母亲的幸福梦

2020-04-24张兰梅

父母必读 2020年3期
关键词:方舟妇产科产妇

曾经执行过“和谐使命”任务,乘坐“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到过亚丁湾为护航部队及外军官兵进行医疗服务;也曾经入边境,上海岛,进深山......身为军医,张兰梅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母亲,是军人,是妇产科医生,三重身份让我更加懂得,守护每一位母亲的幸福梦是多么重要。”

张兰梅是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妇产科主任,也是一个儿子的好妈妈。军人、妇产科医生和母亲的三重身份,使她对女性的幸福梦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为人父母,最重要的不是为孩子提供物质财富,而是身体力行地教孩子掌握人生必备的技能;作为妇产科医生,每一次和产房里的妈妈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既是圆梦又是闯关;军人的身份,让张兰梅的这份坚持、热爱与执着,被深深打上了中国印。

回顾过往的经历,从青岛学校的高考状元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学习,再到长海医院的妇产科工作,张兰梅一直用感恩二字来总结。“都说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妇产科。但我很感恩自己能有机会见证一个个新生命的诞生,我觉得特别神奇,特别有意义。”一个意外的奇迹使她获得了进入协和医院妇产科进行卵巢癌课题研究的机会,追随我国妇产科顶级专家连丽娟教授学习当时最为先进的妇产科医疗知识和技术,之后张兰梅进入海军总医院妇产科,2015年作为学科带头人被引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任妇产科主任,这为张兰梅的妇产事业又打开了新的篇章:“因为从事妇产科工作,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成为了母亲,我更加理解母亲这一职业的伟大与不易。守护每一个母亲的幸福梦,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追求。”

感谢儿子,

让我守护了小家的幸福梦

身为妇产科医生,忙碌是张兰梅的常态,也因此无法照顾年幼的孩子。所以,孩子两岁多点就上幼儿园了。身为母亲,张兰梅把这么小的孩子送进幼儿园时,也同样是万分揪心。好在孩子还算适应,这多少令她稍觉心安。

儿子从小就是一名钥匙儿童。

一把钥匙、一张饭卡,可以说陪伴了孩子的整个童年。身为一名妇产科医生,除了忙碌,随时待命、随叫随到也是张兰梅工作的特点,只要一个电话,不管白天黑夜,穿上衣服就要赶到医院工作,儿子从小便也习惯和适应了她的这种工作状态。

当家人都很忙碌的时候,没有人照顾孩子,也没人给他做饭,家里的钥匙和医院的饭卡,便成了儿子随身必带的物品。平时没事,小家伙脖子上挂着钥匙在医院大院里自己找事情做,等到饭点儿饿了就到妈妈工作的科室,拿着饭卡自己去食堂打饭吃。可能正是从小到大的这种经历,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让他变得特别有独立性。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以至于毕业后的工作选择,张兰梅说儿子几乎都没让家里人操过心,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也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儿子说:“妈妈,妇产科病房里的鸡汤最好喝!”

说张兰梅的儿子从小是在医院长大的,这也不为过。妇产科病房里的鸡汤可以说是小家伙记忆中最美味的存在。一次,儿子照例来到医院打算去食堂打饭,恰巧碰见妈妈在妇产科病房里询问产妇情况,自己便站在一旁安静地等待。过了一会儿,家属给产妇送来了香喷喷的乌鸡汤,得知张兰梅的孩子也还没有吃饭,便也给他盛了一碗乌鸡汤。从那以后,儿子就时常念叨:“妈妈,你们医院的乌鸡汤真好喝,你什么时候也能给我做一次啊?”张兰梅说有时候她也觉得很对不起儿子,连一碗鸡汤都没给孩子做过。

但正是张兰梅这种敬业、忙碌、认真的工作态度,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积极、努力、认真生活的种子。同事们常常告诉张兰梅:“别看你儿子平时不怎么爱表达,其实他告诉我们他特别敬佩你、崇拜你!”

耳濡目染,儿子被同学们称为半个医生。

妈妈虽然难得在身边,影响却是处处可见。中学时期,遇到同学流血受伤,张兰梅的儿子会给人家消毒上药,再小心翼翼地包扎好。同学打球扭伤,也会带着他们马上去医院做检查。有趣的是,因为小时候经常跟着妈妈上班,看多了打针输液、换药包扎,他竟然无师自通,学得有模有样,医疗护理知识也掌握不少,在同班同学的眼中,张兰梅的儿子可也算得上是半个医生呢!虽然没有贴身陪伴,但是张兰梅用自己的工作态度让孩子感到:“妈妈就是我心中的榜样。”

感谢职业,

让我有机会成全大家的幸福梦

在张兰梅看来,妇产科医生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一位母亲或是产妇的生死至少影响着三个家庭的未来。与别的科室大有不同,在妇产科,这里有大喜,也是唯一可能大喜变大悲的科室。这种转瞬之间的变化比其他任何一个科室的疾病变化都来得汹涌。妇产科的辛苦更是24小时的,婴儿出生可不管白天黑夜,产妇又随时可能发生危险,所以妇产科医生总是披星戴月地忙,在值班时连打个盹都不敢。作为妇产科主任,她每天都要不断地提醒大家:医生守护着患者的生命,责任重大,再仔细也不为过,要时时绷紧心弦。

从医20多年,张兰梅碰到过许多凶险病例,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一例羊水栓塞的病人。这是一种非常罕见却又凶险异常的病况,发生率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而对于妇产科医生来说,遇到这样的病人既是幸运也是不幸。

那是一位30多岁的二胎产妇,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了呼吸心跳停止的状况,当时产妇的脸和身体瞬间发紫,在场的医生发现情况不对,立即让护士通知主任医生和麻醉师速来。突然,产妇的血压下降,呼吸心跳骤停,这是羊水栓塞的一个典型表现,张兰梅到场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和团队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进行了剖宫产手术。由于手术及时,孩子无碍,但产妇却发生了大出血。情况刻不容缓,张兰梅谨慎评估了产妇的状况,冷静地做出了立即进行子宫切除的决定,产妇的生命保住了,但却又出现血不凝、出血不止的问题,经全力抢救72小时,前后輸血五万毫升,才转危为安。

张兰梅说:“这次母子平安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得益于她所在的妇产科团队对羊水栓塞的快速识别和反应能力,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拥有充足的血源储备,更得益于麻醉科、ICU等多科室的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妇产科医生就是在这样高度紧张又忙碌的环境中工作,守护着千万家庭的幸福。

感谢祖国,

让我走出国门,成就更多家庭的幸福梦

2013年,中国“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赴海外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张兰梅接受了这项任务,随和平方舟医院船历时125天,航行14000海里,前往8个国家10个地区,执行海外医疗服务。张兰梅所在的团队,开辟了在医疗船上进行大型手术的先例。

当医院船停靠在孟加拉时,一位当地军人的母亲因为卵巢巨大肿瘤,已经影响了身体机能,无法正常进食。如果不为她尽快实施手术,将会出现生命危险。而“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完全具备了三甲医院的配置:有手术室,有超声,有CT,还有病房。于是,张兰梅先请示上级,经研究决定在医院船上为这位老太太进行肿瘤切除手术。作为涉外医疗服务,一旦有任何问题,牵涉范围会更广更大,但张兰梅的决定获得了医院船指挥组和医务部领导的支持,手术前,她带领团队进行了认真的大讨论并做了周密的准备。

手术时,当地很多医生都来到医院船观摩学习。对手术,张兰梅主任胸有成竹,当手术过程中,发现肿瘤和肠管出现严重粘连时,她迅速做出合适的处置,顺利地完成了这台手术,而老太太出院后良好的恢复状况也令人十分欣慰。这台手术令医疗队收获了更多的信任,工作开展也更为顺利。

在这艘船上,张兰梅还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当地人对这艘船更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在孟加拉国时,由于当地医疗水平非常有限,一位本身就患有心脏病的产妇孕前没有得到相应的检查,直到来到“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才被检查出患有心脏病。由于无法正常分娩,张兰梅便对产妇进行了剖宫产,产妇顺利地产下了一名女婴。时隔几年,当和平方舟再次来到这里,这位母亲带着女儿专门登船表示感谢,她说她为她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China”。

在巴基斯坦西法医院,一对“特殊”的夫妻特意找到张兰梅,这是一对近亲结婚的夫妻,妻子怀孕8次,但都相继胎死腹中,这对他们是巨大的打击,得知和平方舟来到的消息,他们满怀希望前来求助。了解这些情况后,忙碌了一天的张兰梅回到船上立即通过电话、网络与国内的专家进行沟通交流,将国内顶级专家的意见提供给他们,对他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张兰梅前后随海外医疗队出行服务多次,她觉得作为一名军医,代表国家为他国提供医疗服务,作为和平使者,传播友谊,扬我国威,对此她由衷觉得自豪。

作为一名军人,她是那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国争光的和平使者;作为一名医生,她是那个守护千万家庭幸福的筑夢人;而作为一位母亲,她平凡却伟大,看似“缺席”却身体力行地影响着儿子,是儿子的榜样,更是儿子追逐人生之梦的灯塔!

猜你喜欢

方舟妇产科产妇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洪方舟《战疫·长城》 《西凉鼓乐图》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林露露,你就是童话里那个天使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Recent Promo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Kun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