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问题研究综述
2020-04-24刘鑫柳叶
刘鑫 柳叶
关键词大学生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研究现状
黨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上阐述了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意义,各级党政机关和高校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这为学者从事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当前学者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源起、重要性、概念和特征、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五方面。
一、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源起研究
关于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问题的源起,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历届领导人对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高度重视
对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视的工作,党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培养革命的先锋分子、培养又红又专的接班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视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是我国取得革命、改革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原因,有学者指出有意识地培养青年骨干,已经成为了社会共识。
(二)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前途和命运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经过几代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我国开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有学者指出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可靠接班人的现实要求,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接力者”的必要方式。
(三)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会议中明确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以及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这也意味着我国的社会发展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当然这同时也伴随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有学者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西方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对青年大学生的冲击前所未有,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挑战;同时,我国现阶段改革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西方反华势力无孔不入,大肆鼓吹资本主义优越性,在青年学生中具有较大的欺骗性和蛊惑性。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培养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的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刻不容缓。
(四)加强高校对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要将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政治安全的高度上提出。高校作为青年最为集中的聚集地、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阵地,应紧紧抓住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和引领广大青年,帮助当代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深切把握并领会“四个自信”,不停激发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愫,为国奉献精神以及勇担民族历史使命的意识,切实增强高校在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二、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重要性研究
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意义是当前学者研究最为集中的课题,理论成果也最为丰富,主要从党和国家的宏观层面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微观层面来进行论述。
(一)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国家的兴旺发达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重视对青年和知识分子两个群体的教育工作,还做出了共产主义的胜利必将在青年一代中得以实现的重要论断。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青年当中的知识分子,同时具备青年和知识分子的优点。中国共产党从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意义。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主要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以及其他行之有效的方式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激发创新、实践等能力,从而巩固党的青年执政基础。有学者指出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500年及其在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事关青年的全面健康成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青年培养目标也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变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对青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青年无时无刻不在受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很多青年出现了信仰危机,在错误的价值观引导下,开始崇尚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共青团中央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使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三、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概念和特征研究
(一)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概念研究
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具体含义当前学界仍无统一定论,学者在界定时主要根据以下三个政策性文件:一是江泽民同志在李大钊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要拥有广阔的视野以及深厚的理论修养,密切联系群众,懂得中国国情,自觉根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在1997年召开的全国高校第六次党建工作会议上提出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坚定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专业知识比较宽广深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三是2007年共青团中央颁布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就是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并有学者指出,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指的是有远大的共产主义思想,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并深刻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并且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思想来分析解决面临的问题;树立坚固的群众观点,实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够在不同环境下经受考验具体有强烈意志的青年。
(二)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特征研究
关于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征,学者普遍认为要有鲜明的政治性、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学者还对能力素质提出了要求。
1.鲜明的政治性,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首先应该在思想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熟练的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支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
2.综合的能力素质。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青年当中的佼佼者,除了应该具有普通青年所具有的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等能力外,还应该勇于解放思想超越前人、勇于创新创造统筹全局、协调内外关系妥善解决问题,拥有巨大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四、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研究
(一)培养的长期性和持续性有待提升
学者普遍认为当前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周期过短,培养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有学者指出目前高校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虽然在阶段性培养上取得的成效明显,但是培养的长期性和持续性仍是个缺口。还有学者指出培训的持续性不强、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定期走访反馈进行得不充分,是目前影响“青马工程”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理论与实践转化不足
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两个环节,当前高校在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育而轻视实践锻炼的问题,学生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理论的学习而很少有机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这就导致了学生空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参与政治经济建设的经验。
(三)人才储备不足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目标主要是由共青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和大学生骨干三部分组成,但是在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过程中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骨干和共青团干部有幸参与到培训活动当中,在人数上占比最多的普通大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到培训活动。有学者指出各高校没有将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大学生组织起来,扩大覆盖范围,培养更多优秀的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五、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对策研究
(一)延长培养周期
当前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周期过短,培养效果不明显的问题。高校在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普遍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培训结束对学生进行集中的考核,考核结束后基本再无培训活动。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这是由青年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决定的。所以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应延长培养周期,坚持长期规范化教育与与时俱进的动态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二)理论与实践协调发展
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同时实践又会促进理论的发展。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義者只有将已有的理论知识不断地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才能使自身理论知识掌握的更牢固,并且增加实践经验,从而有利于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有学者指出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通过社会实践的锻炼,借此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理想信念,加强为实现民族复兴,祖国强盛而奋斗的使命感。
(三)增强教育内容时代性
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巩固青年群众基础,为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建设储备年轻力量。当前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训内容主要以党章、党史为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内容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变化,可以适当增加时事政治的比例,让广大青年学生更好的了解国内外局势,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作为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无味,教学方法依靠理论灌输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等问题。应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多媒体等高科技元素,以便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引领作用。
当前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关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研究也成果颇丰,但是在看到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意识到当前的理论研究工作还有待深入。如多采用实证研究法、深化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概念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