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老年人社会适应研究回顾

2020-04-24乐龄研究课题组

法制与社会 2020年8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综述

乐龄研究课题组

关键词社会适应 流动老年人 综述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与流动迁移快速发展的双重推动下,流动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增。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6亿人,十年间增长80%。其中,流动老年人口占流动人口总量的7.2%。大多数流动老人从生活了一辈子的故土迁移到新的环境,面临生活及心理的雙重调整和适应。近年来,流动老年人的社会适应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流动老年人社会适应的现状、影响因素和促进老年人社会适应的措施,以期提升流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一、流动老人的类型和特征

流动老年人作为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除了具有人户分离、流动性和外来性的显著特征,其年龄、身体状况等社会人口因素也使其体现出不同于一般流动人口的特殊性。陈盛淦认为“老漂族”不同于其他城市移民,大多无需参与生产性活动,生活范围相对有限,通常与子女共同生活,并在家庭中扮演者照顾着与被照顾者的双重角色。一方面,流动老年人的子女们在大城市定居后,会将老家的父母接来一同居住照顾,颐养天年。另一方面,或是出于对子孙的想念,或是为了帮助子女照顾孙辈,减轻子女的家庭压力与聘用保姆的经济负担,部分老年人也会同意跟随子女迁往大城市。

目前,学界对流动老年人群体的定义尚未统一,如流动老年人、随迁老人、老漂族、外来老人等等。本文在整合大量文献资料后认为,“随迁老人”“老漂族”和“流动老年人”是目前学界认可度较高的三种概念。

“随迁老人”这一概念界定重点在于“随”,强调老年人跟随家庭成员(主要是子女)异地居住和生活。结合目前学界的研究,随迁老人主要是指在养老、抚养孙辈、家庭团聚等需求推动下跟随子女迁移流动的特殊老年人群体。

在随迁老人的定义之中,特别突出由农村向城市的家庭迁移,因此,随迁老人也被称为“进城老人”或“移居老人”。随迁老人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流动人口由个体化流动向家庭化流动的转变。综合目前的各种定义,本文认为可将“随迁老人”界定为60周岁以上,曾在农村长期居住,后跟随子女在城市生活半年以上的非城市户籍的老年人群体。

“老漂族”这一概念则比较侧重于状态,即流动老年人群体“漂”的状态:随波逐流无处归根,是对流动老年人群体在陌生城市中无根的依附状态的生动表达。我们所熟知的“北漂”“广漂”“沪漂”等“漂族”群体主要由青壮年劳动力组成,“漂”的目的在于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于发展前景,属于主动的“漂”;而“老漂族”与以往“漂族”最大的区别就在“老漂族”不是为了自身的就业发展而“漂”,而是为了照顾子女、抚育孙辈、家庭团聚等而“漂”,属于被动的“漂”。

“老漂族”是一个包含较多种类的概念,泛指流动到异地居住的老年群体,有无照顾孙辈的老人都包括在内。因此芦恒、郑超月等运用韦伯的“理想类型”方法,以子女在现居住城市的户籍情况与隔代抚养情况(老人是否帮忙照顾孙辈)为划分维度,将“老漂族”进一步划分为四种典型类型:“双漂型”“民工型”“保姆型”和“受养型”,构成了当下研究“老漂族”的主要框架。其中,“保姆型老漂族”和“受养型老漂族”在“老漂族”中占比较多,也是学界研究的重点。

“流动老年人”这一概念是属于“流动人口”概念下的子概念,在三个概念中具有最大的外延,“老漂族”与“随迁老人”实质上都属于“流动老年人”。目前,关于流动老年人界定,各学者间略有差异,但总体上以王世斌等学者在“广州市流动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中的定义为标准,即把流动老年人界定为:离开原居住地实现跨地级市以上行政区域流动而没有办理户口迁移的年龄为60岁及以上的人。

二、流动老人的社会适应状况

流动老人的社会适应状况是早期流动老人研究的焦点问题,学界主要从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维度对其进行过深入探究,成果颇丰。学者们对流动老人的社会适应状况研究主要可归类为三个方面:

(一)社会生活层面

何惠婷发现,流动老人从家乡迁移到城市,由于子女的支持帮助,日常生活适应状况良好;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所带来的日常生活变化与地域冲突,使得流动老人成为了异乡人,面临着方言差异的交流困局、风俗人情差异等文化困局;此外,也有学者发现,流动老人的客观居住条件较为窘迫,大多数与子女和孙子女三代人挤在面积狭小的住房中,不利于其幸福的晚年生活的构建。

(二)心理适应层面

流动老人的心理适应普遍存在较大问题,大多数学者发现流动老人存在心理状态消极脆弱,自尊感及价值感缺失、心理孤独脆弱等状况。首先,多数流动老人认为家乡是其落叶归根的地方,定居于城市更多是一种暂时性的过渡。其次,生活问题和体制的束缚使流动老人在情感上对城市社会产生距离,进一步强化了流动老人对城市的不适应,难以对城市社会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另外,张红涛等发现,继续社会化的过程中,流动老人出现了适应不良、孤独、自卑等负面情绪,从而导致他们产生对自己的消极评价,最终形成主观上的无能感,严重影响其对城市生活的心理适应。

(三)社会关系及社会参与层面

在亲子关系上,由于两代人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生活重心上都存在不同导致的摩擦或矛盾会很多,亲子关系不容乐观;在夫妻关系上,许多老人独自来到城市帮助子女照顾小孩,与居住家乡的老伴形成异地关系;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与本地人“零交流”现象,部分流动老人基本不参加集体活动,其交友意愿持中立观望态度,也有学者发现流动老人有主动寻找新朋友的行为,但这种“朋友”关系较为表面化,暴露了流动老人知心朋友和社会资本的缺失,原有的社会关系也呈现半中断的状态。;此外,流动老人的社区参与严重不足,大部分流动老人很少甚至从来没有参与过所在社区组织的活动;受户籍和年龄等因素的限制,流动老人在城市中普遍丧失了政治参与的机会,他们大部分无业主身份,缺乏参与社区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合法性;同时,大多流动老人进入城市的主要目的是照顾子女的饮食起居及抚育孙辈,自由闲暇时间少,缺少参加社区公共生活的机会。

三、影响流动老人社会适应的因素

关于影响流动老年人社会适应的因素,学者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究和总结,主要有制度设计、流动人口自身、代际关系以及社会资本等方面原因。

(一)政策壁垒

政策壁垒是影响流动老年人社会适应最大的障碍之一。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体制,将我国的养老制度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等社会福利制度直接与户籍制度挂钩。因此,大量的流动老年人由于户籍原因无法享受流入地的社会福利制度,限制了其融入当地社会。李静雅通过在对上海市进行个案研究后发现,户籍制度形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和城市内部的壁垒,使流动人口难以均等化地获得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形成对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制度排斥。杨芳、张佩琪进一步指出,除户籍制度的壁垒之外,还有政策地域的差异带来的养老金政策地域差异大和医保报销政策统筹层级低、政策转接的缺失造成的养老金领取转接不够人性化和医保关系转接缺乏双向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漂族”的生活质量,成为其成功融入当地社会生活的阻碍。

(二)个体因素

伴随生理机能的各种退化,老年人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逐步降低,反应灵活性也会减弱。因此,个人健康状况对流动老人的社会适应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程度也较深。身体健康、心态积极乐观的老人更容易适应新的生活。相反,身体上受折磨的老年人通常会伴随负面的心理状况,因其不仅要忍受来自全新生活环境的不适,还要承担為家庭造成的困难和负担的内疚及无助感。此外,老年人的心理由于生理老化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变化,常常容易产生孤独、失落等消极感受。经济上对子女的全依赖性的流动老年人,通常难以保持在家庭中原有的自我尊严和家长的地位以及精神上的独立性,容易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王丽英等人还发现,流动老年人的性格特点与心态与其适应状况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三)代际关系

家庭代际关系是亲子代际之间义务、责任、权利、亲情和交换诸种行为和功能的复合体,是具有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成员的纵向关系体现。由于家庭是流动老年人城市生活的主要场域,因此子代对长辈的支持是其适应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代际关系对流动老年人社会适应的影响是双面的,何惠亭指出代际支持对流动老年人消除初到城市的陌生无助感有很大的帮助,然而,由于两代人的成长背景、个人诉求、价值理念的不同,流动老年人与子女的关系不容乐观,双方矛盾时有发生。王丽英指出代际冲突主要发生在亲子关系与婆媳关系之中,对流动老年人的生活适应以及老年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何惠亭则进一步描述代际冲突对流动老年人的城市适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减缓适应进程、迫使改变适应策略,甚至中断适应进程三个方面。

(四)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有宏观与微观之分,本文主要探讨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指人所拥有的人际关系网络及嵌入其中的社会资源,可以称之为关系型社会资本。进入迁入地后,流动老年人的关系型社会资本不断减弱,尤其是以前因地理生活范围、从事职业所建立的人际关系网都会因地域的变化而呈现中断或半中断的状态,再加上新的关系型社会资本无法短期内建立,因此,社会资本的阶段性缺失会给流动老年人的社会适应带来不良的影响。此外,李静雅还发现流动老年人处于现有社区治理体制的边缘位置,社区治理中的许多角色安排、任务分配和社区活动都基本绕开这一群体。甚至,许多城市人在评价外来流动人口时往往会带有负面的标签效应,造成老人内心的自卑感和失落感进而深深地影响老人对新环境的适应感。

四、提升流动老人社会适应的措施

流动老人来到新城市需要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等,受急剧变化的环境及逐渐衰老的生理基础的影响,容易产生一系列不适应。为了提升流动老人社会适应水平,促进老人顺利融入新环境,实现积极老龄化,需要个人、家庭、社区、社会作出共同努力。

(一)加强家庭支持的作用,构建良好家庭关系网络

流动老人问题与家庭问题密切相关,随着子女来到城市工作、组建新家庭,老人家离开原居住地,进入城市照顾子女、子孙日常生活。陈盛淦在研究中发现,和谐的家庭关系是老人成功社会适应的最重要因素,老人在依托家庭资源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这意味着子女要多关心和支持老人,帮助他们顺利适应新环境。在家庭方面,学者们多关注沟通的重要作用。首先,子女要主动进行深度沟通,了解老人在新环境中遇到的困难,疏导老人的负面情绪,鼓励并帮助老人适应新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应当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积极听取老人的意见,并鼓励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有学者从家庭代际关系的研究中发现,高团结家庭会产生较少冲突,因此子女应积极关心老人的身心状况,可以降低老人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感,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但部分子女由于缺乏主动性或不善沟通,可能会加剧矛盾的积累,因此,可以通过求助身边亲朋好友、社区工作者等以积极解决问题。

(二)注重社区参与的作用,以社区适应带动社会适应

社区具有一定的地缘优势,同一社区内人们享有相近的公共资源,并有更多接触的机会。对于流动老人而言,在参与社区活动过程中,需要与当地居民沟通、互相协作,这个过程可以帮助老人形成自己的熟人社会与社会支持网络,加强身份认同,因此老人的社区参与程度可以反映其社会适应程度。为增强老人对社区的依托程度,目前学者们从不同视角研究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对老人社会适应的作用。社会工作包含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种介入模式。张惠在生命历程的研究视角下提出,社会工作要注重从流动老人的角度出发,积极与老人进行谈话,从老人对过去经历与现在生活的分享中充分了解其个体特征,分析流动老人的社会适应程度并有针对性解决其不适应的问题。也有学者认为,社会工作的宗旨与积极老龄化的内涵相似,即肯定老人价值、重视老人潜力、促进老人参与社会活动。在微观层面,社会工作者可采用个案辅导与家庭治疗,缓解老人消极情绪与家庭矛盾;中观层面,社区可进行小组工作及社区工作方法,通过小组工作的开展,帮助老人加入有共同兴趣或相似特征的群体;老人通过社区工作增加社区参与机会并增强主人翁意识,在宏观层面,居委会与社区工作人员要保障流动老人享受应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流动老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同时社区可以为老人提供再教育服务,通过组织系列活动,学习当地的语言与文化习俗,促进老人融入新生活。从社会工作介入角度促进老人在新城市的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不少城市社区在社区自治、居民自治方面发展缓慢,因此,还需要关注对社区的公共资源、人力资源的投入问题,为各种社区活动提供条件与支持。

(三)发挥社会政策支持效用,提供更好的福利保障与公共服务

社会政策作为正式的制度性支持可以为流动老人的晚年生活提供积极的政策保障,为流动老人创造良好的社会适应环境。要想保障流动老人享有平等的福利待遇,根本上需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推进社会福利均等化,户籍与社会福利逐步脱钩,并降低流动老人的落户门槛与成本。在福利方面,保障流动老人享有平等的公共资源,如公共交通优惠,公园免费开放,社区活动参与机会等。在公共服务方面,完善流动老人的健康保障政策,流动老人的人体生理机能随年龄退化,定期身体检查与疾病防治是保证流动老人度过幸福晚年的基础,因此政策制定者需积极进行健康干预,创建良好的健康环境。具体表现为,一是健全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加快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全国联网工作,健全跨省异地就医的协作机制,降低老人医疗成本,激发健康意识。二是加强健康档案管理,提高健康教育,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便利化,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此外,完善养老政策,优化养老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异地养老“同城待遇”:一是建设养老金全国统筹制度,实现统一养老保障标准,为做好异地养老金制度转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养老金可持续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养老金,分享国家经济发展成果。二是积极探索基于社区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创新,政策上给予制度与经济支持,通过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元方式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流动老人更多养老选择,提升养老保障水平。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公共服务有助于创造良好的适应环境,加强流动老人的获得感,促进其提升社会适应水平。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对流动老年人社会适应性研究进行了总结回顾,主要维度包括流动老人社会适应现状研究、影响流动老人社会适应因素研究和提升流动老人社会适应措施研究。从中发现,学术界主要从社会生活、心理适应、社会关系及社会参与三个层面研究流动老人社会适应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发现政策壁垒、个体因素、代际关系以及社会资本是影响其社会适应的主要因素,并主要从家庭支持、社会参与支持以及社会政策支持三个角度提出解决措施。

但是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一是学界对流动老人概念的确定不够统一,面对处在不同城市流动老人的状况,提出不同的概念范围。二是学界目前对流动老人的研究更多停留在整体宏观层面的研究,对不同城市,不同动因,不同年龄阶層的流动老人的细化研究较少。然而,不同城市发展情况不同,人口流动来源不同,农村人口流动隋况不同,诸多客观现实造成不同城市流动老人的社会情况存在差异。因此,本文认为未来研究可以在已有的研究上,对流动老人概念进行丰富和统一,同时对不同城市流动老人情况进行差异分析,为流动老人的社会适应提供更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与社会网络协同模拟框架研究
关于“男孩危机”现象的调查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刍议社会退缩幼儿社会适应的状况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