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打造计算机专业心动的课堂

2020-04-24巫喜红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计算机专业课堂

摘要:在现代教育技术方式与手段较多的情况下,利用现有媒体技术,探索在高校打造五个“心”“动”课堂的手段。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为例,通过不同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方法,设计了“动”的课堂。研究对于教学方法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五“心”;五“动”;课堂;任务驱动法;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5-014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概述

在互联网时代下,现代教育技术方式与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这对于大学课堂教学而言是一种机遇,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一种挑战。教师的教学水平,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多方面的准备、方法或途径,比如强化课堂纪律,教师课前精心备课,设计教案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如何打造五个“心”“动”的课堂呢?本文以计算机学科各专业的课程为例加以说明。

2 准备“心”的课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作為教师的我们,站在讲台上之前需要花很多“功夫”来准备讲课内容。各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此,总结了五“心”。

(1)初心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责任感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最基本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就是情怀,使命就是担当,只要我们怀着初心,承着担当,定能“演”好教师的角色。

(2)用心

如今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如何让自己的课“动”起来,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对象、不同的教学任务,用心地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项目驱动法、分组讨论法、演示法、自主学习法等。

(3)耐心

教育需要耐心[1],耐心是一种对学生爱的表现,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保障。教师的耐心是在体验自我和执教工作中磨炼出来的,是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师的耐心能够接近与学生的距离,促进教师与学生心灵的互动与信任,对于“教”与“学”有促进作用。因此,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地解答问题。

(4)爱心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爱心”,即:要有热爱事业、甘于奉献的精神,要有热爱教育事业的事业心,要有热爱我们学生的爱心。正是怀有这份爱心,才能做到敢于探索创新,乐于吃苦奉献,站好我们每一次课堂。

(5)恒心

备好一堂课容易,要坚持备好每一堂课不容易,所以要有恒心和热情。持之以恒、兢兢业业,才能把最朴实的“传道授业解惑”事情做实、做好、做精。

3 演绎“动”的课堂

教师在台下花了很多工夫备课,接下来关键是在课堂上,当面对学生时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动”起来呢?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能深深吸引住学生,也就是要让课堂精彩到使学生动心的程度。让学生动心的课当然不是华而不实的课,而是务实有趣的。在此,总结了五“动”。

3.1走动

大学课堂里,面对的学生,有时是100人左右。如果的大课堂,如果控制好课堂秩序,让学生少睡觉、少玩手机、多听课呢?教师在教室里来回走动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式。

3.2 脑动

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要学生处于“学习”状态,而不是“被学习”状态,那么得让学生脑动。如果脑动呢?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方式比较多,在此列举如下:

1)提问法

课堂教学光是教师“讲”,容易催眠学生,所以需要设计一些问题进行互动,以提供机会给学生动脑,提问法是最常用的,特别适合一题多解的情况。例如:如何分解一个整数各个位数。

2)讨论法

在进行较大问题时,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这些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来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其优点在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结合自身经历或所知讨论,设计一个购物网站,需要用到哪些知识,需要设计哪些功能。

3)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Task Based Learning,简称TBL)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2][3],其主要特点有[4]:(1)“任务驱动”教学法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因素是任务;(3)“任务驱动”教学法大多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开展。例如:在《软件工程》课程中,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对各组所提出的系统进行分任务地讨论学习,最后完成各组的任务:开发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需求分析报告、概要设计、数据库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测试报告、用户手册等。

3.3 激动

在此要说的“激动”,其实是“制造”稍有一些紧张的后气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要学生回答问题,那由谁来回答呢?随机抽签!这随机抽签,不是人为地随机抽签,而是由本人用C语言编写的一个小系统,其应用界面如图1所示,命名为“抽签系统”,也叫随机考勤系统[5]。

“抽签系统”是本人用C语言开发,其功能是随机产生一个不重复的学生的姓名,涉及的C语言知识有宏定义、函数、随机函数(应用时间种子)和文件,使用的程序结构主要是分支结构。本人在讲授《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时的第一堂课开始便使用此系统,目的和作用是:(1)学生看了此系统后,会感觉到C语言竟然能实现这些功能,容易激发学习兴趣,这对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2)借助本系统可以在课堂上实现互动,因为随机产生的名单,谁也无法预料,同时学生也会好奇、激动、紧张,将会是哪个学生被幸运抽中来回答问题呢;(3)抽签的同时还可以进行考勤。此外,本系统可以应用到任何一门课程中,甚至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课外活动时幸运者的抽签等。从使用的效果来看,本系统对课堂的教学确实有很大帮助。

3.4 心动

任何一个学科知识都是一个系统的、连贯性很强的知识体系,在讲授课程时,如果能适当地应用本课程或后续课程知识的应用来辅助学习,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产生一个“心动”的感觉,原来知识可以如此应用。在此列举一个计算机学科方面的例子,具体如下:

实例1:在《计算机导论》课程中的“不同进位计数制间的转换”时,除了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讲解转换原理外,还用VC++编写了一个小系统用于辅助教学。教学安排是这样的:讲授完相关内容后,随堂布置几道不同进制之间转换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之后通过这个小系统来核对答案,并向学生说明这个系统是用VC++编写的,使他们明白专业知识的应用。设计的进制转换系统的界面如图2所示。

实例2:在《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课中,把往年学生所做的优秀作业展示给学生,一是使学生明白作业不是应付交差就行,还可以做到如此完美,二是给学生一个努力的方向,一个学习的动力。跟学生展示的其中一个作业是二叉树的有关知识,如图3所示。

3.5 手动

每一堂课的教学方式多一些样式,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专注力,减少打瞌睡、玩手机的机率。既然学生喜欢碰手机,那我们就制造机会给学生玩,那就手动起来。在此,作者利用在线考试网络资源,自主命题,对学生各章节的知识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测试。此在线考试名字是“竞考网”,此平台命题形式多样,包括考试时间、时长、是否公布答案等,其中有一个验证码,在考试前公布给学生。在课堂进行练习时,一般安排10分钟至20分钟时间完成此考试,然后根据各题答题情况(如图4所示),对答对人数较少的题目进行讨论、讲解。

4 结束语

课堂前与后,各教师应用各自能量,展现各心,是为了课堂准备,为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接近与学生的距离;课堂上,各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对象及不同性質的课程,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教”与“学”,课堂为学生而存在,教学为学习而存在。只要我们有敬业精神、乐业态度、专业水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忘我精神,肯定能把我们的课堂上得令学生“心动”。

参考文献:

[1]安佰明,贺学颖,教育需要耐心[Jl.汉字文化,2018(07):124.

[2]王东旭,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9(18):146.

[3]方建平,吴宁,孙亚丽.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06):171-172.

[4]张平平,李侗.计算机类课程项目导入任务驱动式教学改革 [Jl.计算机时代,2018(08):76-78.

[5]巫喜红,关于C语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Jl,电子商 务,2016(08):82-83.

【通联编辑:代影】

收稿日期:2019-11-25

基金项目:2017年度省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粤教高函[201811号);2017年度广东省教育厅与思科(中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粤教高函[2017]153号);嘉应学院2018年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

作者简介:巫喜红(1975-),女,广东梅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算法理论、软件工程,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计算机专业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