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月试洞箫

2020-04-24查干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洞箫箫声苞谷

我喜欢箫,胜过其他乐器。余以为,洞箫所发出的声音,是天外之音,如同天籁。它,空净、苍阔、悲情,初闻似柔柔弱弱,再听且具有山高水远的意境。在有风的夜里,它的呜呜与咽咽,传得很远,亦极具穿透力和感召力。

童年的家乡,只有十几户人家,藏于深山老林里,孤寂且安谧。在明净的月光下,从我家烟筒里上升的炊烟,袅袅娜娜似一条银链,悬于天空。阴历七月,是夏庄稼拔节吐黄的季节。临近我家的高粱与苞谷地里,不时传来唧唧复唧唧的夜虫叫鸣声。

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洞箫,就求父亲放下四弦琴去吹奏洞箫,為什么这样,或许与环境与心境有关。

父亲的洞箫老了,是爷爷传下来的宝物,呈菊黄色,经过两代人的磨蹭,箫身油亮而光滑。父亲有个习惯,吹箫前必喝一杯茶,润润嗓子,提提精神。我就来献殷勤,早早把一杯茶端到他面前。于是,他拿起箫,仰起头,闭目片刻,似是进入了境界,便开始吹奏。

他吹奏的第一个曲子,总是蒙古族古老民歌《天上的风》。此曲深沉,悠扬,悲情,表达人生无常、及时取乐之意,大意是:“天上的风,动荡不定,人生不能永恒,永生的琼浆谁曾喝过,当我们相聚时,举杯畅饮吧朋友们……”箫声一响,母亲便随之吟唱,我们这些娃娃也七高八低地唱起来。

说来也奇,我们一家人吹奏吟唱也就罢了,夜风也趁机来凑热闹,吹得高粱和苞谷叶,窸窸窣窣地响动不停,颇有节奏。一起风,虫鸣即停,唯箫声和叶子的掀动声,使夜色显得更加的浓重起来。

受父亲影响,我亦喜欢起箫来,父亲下地劳动的空儿,我总偷偷拿下来学着吹奏。母亲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我摆弄。吹着吹着,竟然能吹出《天上的风》来。

箫,是适于独奏的乐器。唯独奏,它的音律才使人的心灵,游动于空蒙之中,上天入地,神驰八方。在静夜里,在月光下,它的空净之音,会提升人心里的真善美。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下放劳动锻炼一年,在杜尔伯特草原的巴彦红格尔牧业大队。曾经在一个夏牧场,我帮一位老额吉放羊、下夜。

草原的仲夏夜,如斯美妙,如斯安详,尤其有一轮明月,徘徊于夜空之时,总觉得这是在红尘之外的一处世外桃源。这样的时候,用什么方式,与草原、明月、花香对话呢?吟哦、诉说,都不如吹奏一杆洞箫。吹什么曲子?《天上的风》《平沙落雁》或《苏武牧羊》。

羊群在梦中,箫声在旷野里。天在听、地在听,远方淖尔里的宿雁,似乎也在听。

夜半的时候,额吉推开包门,送一壶奶茶与奶食与我。她站在我的身后,不言语,静静地听,白发在风中飘动。之后,她走到勒勒车旁,去抚摸护羊犬尼斯嘎,而后又回到蒙古包里,熄灯。或许,她一直没有睡,在陪伴着箫与我。临月试洞箫,我睡意全无。思绪,空净无涯。心中无风亦无浪,沉静若水。为何如斯?洞箫没有回答我。不过,这种心境古人也曾有过。譬如,唐人杜牧曾独吟: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所不同在于,我在明月草原,独自吹箫,与高天阔地对话,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他惦记的是,远方友人今夜究竟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反正,都是在月夜,心境都与箫有关。

(作者查干,选自《检察日报》2019年10月25日,有删改)

赏析

一管箫,寄托着作者对童年、故乡的美好回忆;一管箫,也是陪伴作者长大的一位良友。箫声是自然之音,和着自然界中的种种声响,让人领悟到和谐的美。箫声还是人心的声音,心境平和,箫声空净。你的生活中,又有什么物件,寄托着你的回忆,你的情感呢?

猜你喜欢

洞箫箫声苞谷
到山地里捡苞谷
我国古代“琴箫合奏”组合的形成溯源与嬗变初研
吹箫引凤
洞箫陪伴一生何求
——访南音洞箫制作师李志瑜
龙郁的诗
浅谈中韩“洞箫”的历史脉络以及交流和影响
饮相思
饮相思
庄子说:自然的箫声
我生命中的苞谷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