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季要从安睡中获取力量

2020-04-24赵晓东温豆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寝具睡姿床垫

赵晓东 温豆

睡眠质量的好坏和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工作能力都密不可分。当今社会,人们的睡眠质量日趋低下,已成为重要的公共衛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目的就是提醒人们关注睡眠健康。

人是形、气、神相统一的生命体,而老年人气血衰退,冬季阴寒,温暖舒适的睡眠对于老人来说尤其重要。那么,老人冬季睡眠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保证睡眠时间,不要过于早起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睡眠,人们首先关注到的问题是应该何时入睡?何时起床?每晚睡多长时间才是足够的?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应先了解身体是怎样入睡的。

昼夜节律

生命是有节律的,四季的更迭、月亮的圆缺、昼夜的交替,都对我们身体节律的形成产生影响。其中,与睡眠息息相关的是昼夜节律。

一昼夜24小时,地球自转一周,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也经历了一次循环,我们称之为昼夜节律。我们的生物钟是根据一些外部线索而设定的,包括温度、进食、时间等因素,但其中最主要的是日光。

清晨,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我们的身体感受到阳光的照射,机体逐渐苏醒。从我们醒米的那一刻起,对睡眠的欲望就开始产生并逐渐积累;傍晚时分,夕阳西斜,气温下降,身体处于黑暗环境中,褪黑素逐渐开始分泌。此时我们对睡眠的需求也达到峰值,体温逐渐下降。凌晨2-3点我们会进入高效的睡眠阶段。在新的一天开始前,我们的体温会降到最低点,这时人体会停止分泌褪黑素。随着日光渐强,体内开始分泌血清素,这是一种刺激情绪的神经传递素,它与褪黑素此消彼长,调控我们的睡眠。

顺应天时

那么我们可以初步回答何时睡眠、何时起床的问题——跟随太阳的起落。

四季中太阳的起落时间是有所变化的,《素问·四气凋神大论》对此提出了“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睡眠建议。太阳起落的时间随着四季更迭而推移,我们也应该遵循《内经》的建议,适当调整入睡和起床时间。

最佳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随四季更迭而波动。对于老年人来说,晚上20 - 23点入睡都是正常的,秋冬可以早一些,20 - 21点入睡;春夏可以晚一些,22 - 23点入睡。最晚不能超过零点,零点过后错过了进入深睡眠的最佳时间,入睡后容易引起睡不安稳、醒后疲劳、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引发失眠症状。

早晨一般不要晚于6时起床,起床后可以锻练1小时左右。但老人在冬季不宜起得过早,应循序渐进地把身体、大脑发动起来,而不是刚睡醒就出去锻炼,处理复杂的工作。因为刚醒来的一段时间内,体内的皮质醇水平是最高的,这是我们面临压力时常分泌的一种激素,没有必要刺激其再度飙升。等身体渐渐适应周围环境,再出门散步、锻炼、买菜,呼吸新鲜空气,听新闻、看书报……

老年人每晚保证6.5 -7小时高质量睡眠,可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白天的精神状态可以调整到最佳,机体功能减退会显著缓慢。这对身心健康都十分有利。

选择适合自己体型的寝具

选择柔软的羽毛枕还是具有记忆功能的海绵枕,选择硬板床还是柔软的弹簧床垫,日益兴隆的寝具市场给我们带来了选择闲难。解决这一难题的重点,其实是选择最适合自己体型的寝具。

标准的枕头,应让人在平躺时颈椎曲线呈s形,脸部的倾斜度为5度。床垫和枕头应同时挑选。侧卧时,软硬适宜的床垫应使我们的脊柱呈一条直线,而标准枕头则可以弥补侧卧时头部和床垫之间的空隙。如果臀部下陷而脑袋被床垫垫高,说明床垫太软;如果头部和枕头的空隙过大,说明床铺太硬,需要适当加厚褥子,减轻肩、髋关节的负担。

能在侧卧和平躺时都给予身体适当支撑的寝具,才是最适合我们的。身处严寒地区的人们可能会在寒冬米临时选择电热毯。但应注意在睡前开启电热毯暖被褥,临睡时关闭。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过耗体内水分.另一方面,入眠是一个体温逐渐降低的过程,睡眠中体温会保持在偏低的水平。临睡关闭电热毯是顺应身体节律的明智做法。

除了舒适的寝具之外,卧室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线、气味等都会影响睡眠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睡眠质量的重要性,各类具有助眠、安神等功效的产品层出不穷,比如营造催眠氛围的白噪音发生器、可逐渐增强亮光米模拟清晨日出的自然唤醒灯、有效舒缓安睡的香薰蜡烛等,这些睡眠产品能全方位提升睡眠体验。这些产品老年人可以在儿女的帮助下随需配合使用。

选最舒服的睡姿

人有三种基本的睡姿:仰卧、俯卧、侧卧。什么样的睡姿能让身体更好地休息呢?

仰卧是一种常见的睡姿,可以让我们的肩背保持舒适的直线型。但仰卧位时,喉部肌肉过于放松,增加了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的概率;同时,这种姿势让我们产生暴露的感觉,可能引起大脑的警觉,导致入睡困难。对于心胆气虚的人们而言,这种不安全感更明显。其中有些人会采取以手掩心的姿势,或者在胸口上放置软枕,但这些保护性的措施可能使他们容易因胸口的压迫感而做噩梦。至于那些肝气不舒的人,仰卧并且略微上举上肢的睡姿让他们感觉更舒适。因此,身体会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睡姿。

俯卧睡姿会使脊柱以一种不正常的姿势弯曲,不利于脊柱健康,尤其对于颈腰椎疾病多发的人群(如白领、学生等长期伏案工作者)来说,采取这种睡姿无疑是雪上加霜。

侧卧睡姿涉及侧卧方向的问题,一般来说,我们提倡右侧卧,自然弯曲双膝,两手交叠于身前。这是一种保护性的睡姿,可以减轻脊柱的压力,同时不必担心呼吸不畅的问题,但是会增加肩髋关节的压力,惯于左侧卧者还会给心脏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三种睡姿各有利弊,最舒服的才是最适合你的睡姿。

做好睡前准备

l.入睡前一小时左右远离电子产品,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

2.对于那些可能引起情绪波动的娱乐活动、社交信息,睡前应尽量避免。可以做一些轻松的家务、拉伸运动等。

3.热水泡脚,或者洗热水澡,适当提高体温。这样当体温降低时我们能更快入眠。同时,手掌劳宫穴对准足底涌泉穴搓摩,可以起到交通心肾的作用。

4.睡前少饮水,防止夜尿过多影响睡眠。

5.选择柔软舒适的睡衣,冬季不建议裸睡。头冷可以带宽松柔软的睡帽,不要蒙头睡觉,以保证睡眠中可以吸入足够的氧气。

如何防失眠

阳入于阴则寐

中医认为,阳入于阴则寐。白天属阳主动,夜晚属阴主静。晚上20-23點是自然界阴阳交替的时候,天人相应,我们也要在此时让身体的阳潜入阴中,进入睡眠状态。

失眠的主要病因是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若痰火、肝火较旺,则阳不入阴;若阴血不足,则阳无所归,都会导致失眠。因此,应该通过清泻阳邪、补益阴血的方法来达到交通阴阳的目的。张景岳是我同明代著名医家,他认为治疗不寐,应“养阴中之阳”,“去静中之动”。所谓“去静中之动”,即去除亢盛的阳邪;而“养阴中之阳”并非补阳,而是通过补益阴血使阳有所归。

了解了中医对失眠的治疗后,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养阴中之阳”“去静中之动”呢?平素气血亏虚,入睡困难者,可以通过食用桂圆、酸枣仁来补益气血,促进睡眠。而平时心肝火旺,多梦易醒者,可以吃百合、绿豆等食物清心助眠。

桂圆莲子汤取桂圆、莲子各100克煮成汤。桂圆有补益心脾气血的作用,莲子可以养心安神,二者煮汤食用,可以补益阴血。

酸枣仁汤酸枣仁 10克,捣碎,水煎,每晚睡前一小时服用。酸枣仁味酸性平,可以养肝、宁心、安神,是治疗失眠常用的中药。

百合绿豆红枣汤百合人心经,性质寒凉,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之功;再加一味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神安则寐

人是形、气、神一体的生命,而不仅是肉质的躯体。因而,需要从“神”的层次了解“先睡心,后睡眼”等睡法——睡前静心,安神定志。

中医认为,神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魄是感觉知觉,自主运动等生理本能;魂是情志意识,思维活动。睡眠中,神安于五脏,魂魄藏之于内,意识思维活动暂休,感知、运动能力减退;觉醒时则神游于外,魂魄为之激发,表现为外在的各种生命活动。因此,要想安然入眠,我们首先要让心神安定、收敛,然后才能放松身体,进入睡眠状态。如果躺在床上思绪纷飞,只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就是著名睡方“先睡心,后睡眼”的含义。

《睡诀铭》是南南宋理学家朱熹高足蔡元定所作,“睡侧而屈,觉正而伸,勿想杂念。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概括了睡眠的三大要点:睡姿、睡时和睡法。其中“先睡心,后睡眼”的睡法向我们展示了卧前静心的重要性,“心”,是指心思、意念、情绪,如果承载着这些负担,心神无法安宁,即使闭上眼也无法入睡;反之,让心绪宁静下来,使“心”睡着了,随后合上眼睛,自然会有一个高质量的睡眠。

如何从烦杂的思绪中逃脱,安然入睡呢?可以采用静坐的方式——盘腿而坐,双手交叠至于小腹丹田处,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当下的呼吸上,自然地采用腹式呼吸,逐渐使呼吸变得缓慢深长,20 - 30分钟后结束静坐。如果静坐使肌肉紧张,感到不适,也可以不要求姿势,尽量舒适地躺在床上,自然呼吸,放空思绪,逐渐放松身体。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还为剩余三分之二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和能量。每晚充足而高质量的睡眠,是健康和成功的保障。舒适的睡眠是自然给予我们最宝贵的礼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安睡中获取力量。

猜你喜欢

寝具睡姿床垫
A room full of love
清除尘螨,六招来帮你
清除尘螨,六招来帮你
清除尘螨小妙招
睡不着
跟踪导练(四)6
新床垫的膜睡前宜撕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