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礼仪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定位

2020-04-24郭珊珊

科技风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摘 要:礼仪教学是提升一个人社交能力和处事能力的重要途径,将课程思政作为高职院校利益教学的理念定位,突出了价值引领的作用,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优良的礼仪传统传承发扬,课程思政的理念更是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作为高职院校礼仪教学的根本导向,为以德树人的教学宗旨相符合,真正做到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古今结合,将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发展理念巧妙融合,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礼仪教学;课程思政

一、问题提出的意义和必要性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各行业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在高职生中开展礼仪教学能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优良的仪容体态。礼仪教学与课程思政结合在一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引领,传承中华民族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珍贵的礼仪文化,赋予礼仪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将高职生的思想道德和礼仪提升到新的高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是高职院校礼仪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高職院校礼仪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忽视素质教育的要求

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礼仪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将课程思政作为根本的理念导向,礼仪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常规教学也是重专业轻思想,只关注礼仪动作和举止形态是否学习到位,却忽视了素质教育、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养成,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教育不全面、有失偏颇的问题,学生也无法掌握礼仪的真正含义。

(二)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

当前,有的高职院校的礼仪课程教学缺乏系统性,知识结构不完整,教学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注重介绍礼仪的发展沿革,把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变成了单纯的讲授课,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不多,难以将知识与技能,处事方式与个人价值观不能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就会影响到我国优良的礼仪文化的继承弘扬。

(三)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不足

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礼仪课教师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礼仪专业教育或培训,缺乏较专业的知识储备,往往借助于教参或网络资源来开展课程教学,没有将礼仪体系形成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有机融合起来,不能较好地提示出貌似寻常的礼仪所包含的政治、经济、民俗、职业等一系列因素。因此,老师在课上关于礼仪问题的讲解往往过于理论化且较肤浅,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案例教学,缺乏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课程教学中的能力。

三、融入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策略

(一)重视道德规范,传承礼仪文化

中国自古就以“礼仪之邦”闻名世界,《礼记·曲礼上》中就有:“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的说法,强调礼仪要双向往来,相互尊重。像《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经典著作就是对中华儿女重礼重道德的生动体现,虽然古今对道德的定义不同,并且其中蕴含的含义不同,但是根本上不会改变的是礼仪在社会上的重要地位,高职院校的学生最终都要步入社会,这时礼仪的重要性就显露出来了,其实礼仪中最终都要落脚到尊重这两个字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宝,礼仪课程也要牢牢把握住这一关键点,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相互尊重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作用。

(二)注重行为规范,做到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视察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时曾对大学生们说过“同学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要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高职礼仪课的本质目的就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做出行为规范,顾名思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衡量尺度。礼仪不是法律,它本身不具有强制力。礼仪的遵守依靠的是人内心的自觉和自律,是个人道德修养的直接体现,其约束力就是每个人心中的道德规范,礼仪教学不仅要达到传授礼仪知识的目的,加强实践教学,最终要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就是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道德修养,并在日常行为上体现出来,逐渐养成习惯,这才算是将礼仪教育落到了实处。

(三)重视以德树人,培养精神内涵

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国家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还要了解并把握思想政治的主流内容,两者兼顾才能扮演好社会公民的角色,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要注重“品德”教育,“德”字当先行,良好的品质道德是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也是未来步入社会必须拥有的特质。

(四)传统与现代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传统与现代结合是教学内容层面的要求。礼仪是人的内在修养的体现,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体现,道德是利益的基础,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传统的礼仪内容自古以来就深入人心,像《周礼》《礼记》《论语》这类有关道德修养的智慧之作,都给我们如今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借鉴。教师可以在儒家经典著作中提炼精华,应用在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中,将传统的礼仪教学和现代的思政教育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礼仪观念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是教学目标层面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在礼仪课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认真履行份内的职责,将品德教育摆在首位,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教学能力,在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自主自觉的行为习惯,将道德修养和礼仪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付诸实践,有利于培养出具有高尚品格、心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好学生、好人才,在日常生活小事上关注学生的点滴成长,帮助学生实现知、行、意、情的统一,实现价值观念的优化完善。

四、结语

高职院校的礼仪课程理念定位为课程思政,能有效地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切实传承下来,注入礼仪文化的新内涵就是注入新的生命力,思想政治理念的引领在根本上引领礼仪教学的发展方向,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国家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任亚丽.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商务礼仪》教学实践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8):128-129.

[2]刘桂萍.高职院校“社交礼仪”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定位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2):33-36.

课题项目:2019年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立项项目:课程思政示范课《现代礼仪》(LTZY201901)

作者简介:郭珊珊(1974-),汉族,福建仙游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文字,高职礼仪教学。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