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土资源开发中丰富“立德树人”思想
2020-04-24黄浩森
摘 要 南海西樵积极开发乡土教育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利用,探索如何通过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去实现德育一体化的功能,让乡土资源开发更好地服务于师生的“立德树人”成长,为地方课程建设与德育工作融合创新提供了实践的样本。
关 键 词 乡土资源开发;地方课程建设;立德树人;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04-00-03
学校德育工作一体化是新时期德育实践的重要创新,其目标是“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公民素养,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有这样一条循环回路:我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就要提供相应的课程;由于我提供并实施了这样的课程,所以我培养出了我要培养的人。基于此,富有育人特色元素的地方课程建设便成为新时期德育工作一体化的重要载体,而乡土资源开发则是地方课程建设的重要抓手。
乡土资源包括师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熟悉的人与事。师生置身其中,能快速地认可和接受资源,并迅速有效地展开学习。可以说,乡土资源开发的过程,就是一个读书、读人、读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体成长、成熟、成材的过程,更是学生核心素养积淀、发展、养成的过程。基于此,我们在推进德育工作时注重从身边资源的开发切入,侧重于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创新性,先快速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再让学生慢慢地体会和体验探究的乐趣以及道德养成的意义。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以“基于核心素养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以南海西樵为例”科研课题为依托,开发系列乡土资源,形成了地方课程“樵山人文”,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指向成长:制定一体化地方课程目标
乡土资源开发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基于此,我们在乡土资源开发利用中秉承教育部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纲要》精神,不仅突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教育,而且着重在地方课程实施中进行“课程革命”。即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教师既是课程设计者也是课程学习者,学生既是课程参与者又是课程受益者。如此,在课程建设中着眼于自助助人、资源育人和立德树人,从而实现师生一体化成长目标。
以“樵山翰林”这一主题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为例,据文献记载:清代近三百年间,西樵山科名鼎盛,境内产生了十三位翰林,享誉省港澳。西樵十三翰林的事迹非常感人,他们中有刻苦攻读,93岁成举人,94岁被钦点翰林的麦瀛祥;有革故鼎新,曾出使九国的中国第一任司法部部长的戴鸿慈;有勤教力学,担任西湖书院和越秀书院山长,总编《南海县志》的邓仕宪;还有曾担任清末留美幼童的学监,培养出了詹天佑等杰出人物的区谔良。这些乡贤身上充满了励志进取的色彩,也充满了导人向善的正能量,正是优质的课程资源。
于是,在“寻找翰林的足迹”主题活动中,师生深入松塘翰林村走访,找到了区谔良遗留下來的一副对联:“古来数百年世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事业还是读书”。在深入考证其事迹后,一位老师感叹道:“区谔良作为学监,其实就像我们现在的班主任,他以培养救国英才为己任,把积德读书作为自己的事业,这是多么崇高而伟大的师德啊!我们作为翰林后人,有责任弘扬翰林好家风,尽职尽责培养好新时代的学生。”参与考察的学生也被本地翰林公求学进取、奋发图强、济世救民的精神所感动,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勤学苦练,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创新整合:设计一体化地方课程内容
彰显育德育心的地方课程“樵山人”以“立德树人”为主题,每个主题下设若干副题,每个副题下又提出若干方面。如此,打破“学习内容、阅读材料、活动版块”三位一体的传统编排方式,代之以沟通课内外、校内外,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学习的设计模式。这改革了以“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体系完整”为特征的传统德育课程模式,在综合实践中渗透德育一体化思想。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深挖乡土资源,积极创新整合,设计出适合学生成长发展所需的地方课程。如在开展“南狮文化”主题资源开发时,我们围绕西樵山作为“南狮发源地,黄飞鸿故里”这一切入点,走进黄飞鸿家乡所在的狮艺武术馆进行现场教学。具体而言,我们将“黄飞鸿名人——武术功夫——狮艺表演——以德服人——团结拼搏”等学习内容串联起来,围绕南狮武术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展开课程设计,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和亲自训练,强化沉浸式实践体验,突出家国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塑造和品德养成。如此让学生在学习中不局限于学习一人一事,而是实现“见人、见事、见物、见思想”的一体化学习内容。
“能够整合资源进行学习叫做能力,而借助资源发展自己的思维和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叫做智慧。”[2]因此,地方课程“樵山人文”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借助乡土资源的特质,注重加强对学生思维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强调实践性为主的学习内容,体现“适合才是最好”的理念;并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源、规划设计作业、讲解展示成果等未来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大胆创新、团结合作、善于学习、自信表达等优秀品格。
三、项目式学习:探索一体化课程教学方式
所谓“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印象不深,只有体验过的才刻骨铭心。”我们在开发乡土资源和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感悟,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即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乡土资源背后的文化内涵,更要让这种文化内涵滋养学生情怀,使其将深刻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觉追求和行为规则,从而在日后成长过程中效仿实践。这就完成了学生从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变,解决了德育一体化工作中知行合一的问题。
我们在开发乡土资源时一方面重视乡土资源的人文传承,另一方面注重教学模式改革。以“香云纱技艺”学习过程为例,我们一改“目标-达成-评价”的传统教学模式,尝试开展项目式学习,即“主题-探究-呈现”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方式。具体而言,即向学生提出一个主题项目要求,然后引导学生亲自去体验探究“香云纱”这一传统纺织技艺产生、发展、兴旺和式微的发展脉络,了解传统生产方式的环保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而意识到这种技艺寄托了人们的乡土情思,需要将其发扬光大;并由此鼓励学生们尝试动手上机纺织,最后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分享学习感受。通过真实的实践场景,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地方文化的乐趣和传承文化的责任。
通过对身边人、身边事的本乡本土项目式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带着任务在真实的学习场景中锻炼成长,精神“不缺钙”、行动“不依赖”。使得学生学会了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环境、关心发展,并将这种思想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了责任心和使命感。而这正是新时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
正所谓:“校外实践育人是活动育人的主体,真实的实践生活拥有鲜活的道德场域和道德榜样,是道德大学校、道德大课堂,是真正滋养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土壤。”[3]这样的项目式学习是一种触及教育本真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个体生活经验与外界生活实现连接与体认的过程。由此,西樵山乡土资源开发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资源教育体系,并在后来的地方课程设计中更具生长性——课程内容具有可触摸性,表现为本土化、个性化、多样化,极大扩展了师生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使学生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增强对地方社会与自然历史的感知与了解,实现在文化熏陶中育人育德的目的。
四、活动体验:开拓一体化地方课程实施路径
我们在“樵山人文”教学中注重渗透“体验与感悟”的理念,倡导为学生创设适合其年龄、生理和心理等特点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条件,并努力在实施路径上渗透“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例如,在“学习的建议”中,要求学生就所学乡土知识进行体验活动,通过“查一查”“议一议”“走一走”“画一画”等方式,设计形式多样的一体化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和团结合作等品质。
以“乡村传统建筑”这一内容设计为例,我們先安排学生观察“锅耳屋”的风格特色、设计理念等,包括到榕树头访问村中的老人家,或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相关背景资料;然后,在资源开发小组内进行交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进行讨论,集思广益;之后,开展现场考察,利用假日组织学生到附近村庄的“锅耳屋”亲身体验,感受“一进”“二进”以及“天井”“偏厅”等结构;最后,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家乡的传统建筑,了解其内涵并体验其文化意义。在这样的课程实施路径中,学生完成了对乡土建筑由表及里,由形到神,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在观察-思考-实践-反思中,学生逐渐领会到“锅耳屋”其实是“官帽”的形象表达,其内涵除了光耀门楣之外,还包含有激励生于斯、长于斯的后人要铭记乡贤品行,向传统士人学习的教育功能,具有很好的现实引领意义和教育导向价值。这样的一体化课程实施路径有效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深层体验和深度思考,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概而言之,乡土资源和地方课程建设就是一个目标、内容、方式和实施路径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过程,它打破了校园与社区和乡村的围墙,学生在思辨中丰富生活视野,在体验中掌握学习方法,在联系中拓展知识领域,由此,学会立足现实,面向世界,传承文化,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柳军.对学校德育一体化的思考[J].中小学教育,2018(3):21.
[2]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育德功能初探[J].课程教学研究,2012(7):33.
[3]曾建辉.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学全程育人的内涵与策略研究[J].中小学德育,2019(6):40.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