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2020-04-24章振乐

中小学德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劳动价值观时代

章振乐

摘    要 针对当前劳动教育评价存在的重结果、技能培养与形式而忽略过程、体验和素养等问题,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要面向全体,以激励性評价为主,关注劳动过程,鼓励家长、教师和学生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借此,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使其获得深层次的劳动体验,不断端正劳动态度,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不断形成与提升劳动素养。

关 键 词 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04-00-02

正心立德,劳动树人。2019年11月26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其中,如何科学地实施劳动教育评价成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实践亟待思考的课题。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为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改革与创新作出了指引。

一、劳动教育评价问题透视

多年来,学校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不容否认,我们在评价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1.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

劳动总是有一定的成果的。因其“可视”而直观,实践中,许多学校习惯直接根据劳动成果来评价学生的劳动教育成效。这导致劳动教育评价过于关注结果而忽视了劳动的过程。例如,在评价学生“生活整理”劳动时,许多教师往往依据学生整理抽屉和书包的结果作出评判。整理得又快又整齐的学生会得到“优秀”,不够整齐的则被给予较差的评价。简单地以结果来评价,并不能准确地考察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收获与成长。如此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学习状况,不能全面体现学生参与劳动的状况,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2.关注技能而非素养

传统的劳动教育将劳动技能作为重要目标,因此,许多学校习惯将习得劳动技能作为评价依据,而很少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和劳动素养的提升。实际上,劳动技能并不能等同于劳动素养。例如,有学校在开展“农耕”课程学习评价时,着重考核学生是否学会种植某一种蔬菜,了解种植的技术等,而忽略了学生在参与种植过程中对蔬菜的研究、对种植的探究、对自然规律的发现……学生是否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否提升了劳动综合素养,并在劳动中形成健全人格与良好的道德品质,才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自当是评价的重点。

3.关注形式而忽视体验

当前,新时代劳动教育日益受到学校的重视,并在区域进行推广落实。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学科教学的压力,导致劳动教育走过场的现象并不鲜见。一些学校所开展的劳动教育“点到为止”,学生仅是浅层的参与而缺乏深层的体验。以农场活动为例,学校或是将学生带到菜地拔一个萝卜,或是带到果园摘果子,学生轻松劳动,尝尝水果,以各种姿势摆拍表达采摘的乐趣。这样的劳动教育自然以“拍照留念”作为评价,只关注走完了劳动形式,学生的劳动体验却无从谈起。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劳动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家长的不断鼓励,通过引导性评价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劳动教育工作。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改进实践策略

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立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形态,是对传统劳动教育的主动继承和积极扬弃。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应然选择,学校应积极探索新的评价策略,发挥其对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促进、引导和激励作用。

1.面向全体,培养劳动兴趣

劳动兴趣是养成劳动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在劳动教育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积极评价,而不能只惠及优秀学生。关注“每一个”,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和主动性。教师要从多个角度评价不同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取得的进步,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体会到进步的快乐,切实达到以评促学的效果。为此,教师需时刻关注学生在劳动中的态度、成效以及时发现其进步和闪光点,做出评价,让学生感到劳动光荣,劳动有趣,劳动快乐,从而产生劳动的兴趣。

例如,在值日劳动中,教师可以表扬学生打扫得干净,也可以从学生的分工合作、打扫方法、打扫态度等方面进行激励,让学生在获得肯定后更加乐意做值日,对自己的值日工作更有信心。

2.关注过程,深化劳动体验

劳动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实践体验,学生的劳动感悟与情感都从体验而来。经由劳动实践体验,学生才能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懂得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因此,劳动教育评价应关注劳动教育的全过程,促进学生产生更深层的劳动体验。

例如,学生在土豆种植课程学习中,会经历认识土豆、种植土豆、创意绘画、土豆食品制作、土豆义卖等过程,在种植中获得成功、在绘画中发挥创意、在烹饪中学会技术、在义卖中学会交际……学生的种种劳动体验都能得到肯定,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鼓励,这将引导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劳动,逐渐实现劳动素养的提升。

3.多元参与,树立劳动观念

学校要倡导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劳动教育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潜能,鼓励其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从而不断养成与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劳动素养,主动为将来的劳动做好准备。

学校可借助表现性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考察学生对待劳动的态度和观念,促进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例如,在生活整理课程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设计不同的生活整理技能学习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有看得见的成长。学生的家庭劳动实践是课程的重要部分,我们可邀请家长对孩子的劳动状况做记录,以此作为表现依据,对孩子的态度、成果、进步作出评价,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端正劳动态度,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相应地,劳动教育评价应有教师、家长和同伴等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借助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同伴互评等形式,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劳动。其中,教师是劳动实践过程中的组织引导者,其评价应注重学生情感的触动,以激励为主,同时应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用评价促进反思,发挥诊断调节作用。

唯有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我们才能通过劳动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劳动价值观时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我的价值观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