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高中生的教育生活
2020-04-24黄华林
黄华林
摘 要 学生的成长需要完整的生命活动。高中生的教育生活范畴长期以来被窄化为校园知识学习,社会实践活动被严重弱化,无法得到全面发展。华南师大附中的农村社会实践借由生活环境的改变,从生态学视角重构高中生的教育生活。通过身体位移、项目学习、实践参与,使学生获得了别样的生命体验,思维品质得到提升,人的社会价值得以重新体认。
关 键 词 生态学;教育生活;高中生;农村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04-00-05
人的生命活动有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三个层面,学生的教育生活也理应涵盖这三个层面的范畴。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教育生活范畴被窄化为校园知识学习,社会实践活动被严重弱化。从长远看,这必将导致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智慧的片面发展,严重背离学校教育的育人目标。为此,自1990年开始,华南师大附中就提出“让学生到社会中去接受更深刻的教育”,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农村,开展以“三同”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社会实践,结合实践体验引导学生端正思想、提高觉悟、学习知识、增强能力,着力培养“担当志远、求真致知、自信坚毅、创新尚美的时代新人”。
一、从生态学的视角看农村社会实践
生态学是研究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以生命作为基础,关注群体生命和个体生命的结构状态和变化规律,研究优化生命主体的存在方式与价值、生长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1]
“三同”作为华南师大附中农村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是一种旨在让学生享受学校与社会、知识与世界、理想与现实、肉体与精神等相统一的整体性生活的农村社会实践路径。“三同”要求所有学生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周的时间,零距离向农民学习,零距离体验农村与农业,零距离感觉农村社会的现实问题。这种劳动教育的实践方式,使学生能更切身地体验到农村问题的真实性,从中得到的深刻体验和丰富收获也是其他的劳动实践活动所无法比拟的,更为重要的是让“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的同时,生态平衡的环境关系也得到观照,从而实现了对高中生教育生活的一种重建,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富有教养、精神丰富、道德纯洁——所有这一切,只有当他不仅在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素养上,而且在劳动素养、劳动创造素养上达到较高阶段时,才能做到。”
首先,就主体与主体间关系而言,农村社会实践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了更多的主体间对话的机会。作为个体的学生,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展开自我对话;而就学生个体与群体而言,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身边的农户、同学、老师展开更多的交流。这种轻松、自在的对话,优化了学生的生长方式和学习方式,带给学生的是更为综合化和个性化的教育生活。
其次,就主体与环境而言,农村社会实践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了更为开放的成长环境。同学们以农村社会为书本,以天地自然为课堂,在处理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的活动中汲取着更为丰富的成长营养,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方式与价值。这些教育生态关系的改变,带给学生的是更为有价值、有思考的教育生活。
二、农村社会实踐重建高中生教育生活的实施路径
《学会生存》报告指出:“一个人从小到大毕竟还是通过他的自然环境教育他自己的。大量事实表明:这种自然教育,通过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联合效用,一直是人的意识与智慧成长的主要工具。”[2]华南师大附中的农村社会实践正是通过利用自然环境与农村环境来重建学生教育生活,把大自然所赋予和学校所能做到的一切都尽可能充分地用于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当孩子们远离自己生活的学校和家庭,来到一个最接近自然的山村和另一种社会环境,他们的身体与精神、认知与情感、现实与理想产生强烈的碰撞,获得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和生命的自由全面成长。
(一)身体位移,带来别样的生命体验
众所周知,体验是生命主体的存在方式。华南师大附中的农村社会实践通过学生离开城市来到农村这样一种身体位移,让“体验者经历着感情触动—眼界打开—心灵洞开—生命感动—美善意识涌流等教育与成长历程”[3] ,体验到的是完全不同的生命场景和生活样态。所以,在学生眼中他们看到的是这样的场景:“袅袅炊烟,层层谷浪,金秋恰是农忙。喜笑颜开,清空十里斜阳。喧嚣欲避还行远,纵目观,遍野金黄。夜初临,品农家汤,醉稻花香。”他们在农村的田野里劳作、淌过河流小溪、路过山塘水库、看过星空日出、一起篝火班会……他们第一次学着自己照顾自己、与同住的同学生活与劳作、与户主相处,在关爱他人与互助中锻炼成长。当学生们克制着困意、打着手电筒,在鸡鸣狗吠中犹豫着经过若干个岔路口,终于抵达目的地,等到了日出的那一刹那,2021届的成果同学是这样描述的:“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的不真实,却又好像伸手就可以触及。想把阳光和这一刻身旁的人们紧紧地锁住,再也不放手。”正如2009届唐子恬同学所说的:“如果不住在半夜屋顶会有老鼠跳舞的平房中,如果不看见农民每天四点钟起来干农活,如果不站在一望无垠的麦田中与农户共同劳动,作为城市学生的我们,哪里能深入去了解三农?通过学农,我们看农村不再是走马观花,谈农村不再是纸上谈兵。”
来自于不同生命场景和生活样态的体验,学生们更能真切地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帮助,也能收获帮助他人的满足感,学会感恩。农村社会实践调查表明,有90.6%的学生表示自己的感恩意识有所增强。学生不仅体验了劳动的艰辛,更深知一衣一饭均来之不易,懂得感恩、珍惜。2021届的马锟阳说:“我忘不了他们教我们干活时信任的眼神,忘不了自己挥洒汗水后自豪的感觉,忘不了他们在那简单朴素的厨房里,认真做菜的纯朴面容……阡陌间,屋舍下,照亮我们的不是天上的星辰,而是那农人心中珍贵的挚诚。遇见你们,真好!”在农村社会实践过程中,教师们与学生们一起同甘共苦,每天三次到村里、田间巡查与关心,一直陪伴和呵护着学生,如在长途拉练时,学生说“遇到体力不支的同学,你们(教师)第一个冲上去,柔声安慰,悉心照料。原来你们坚持的姿态、关怀的模样,才是心中无法忘怀的美好……种子与阳光的陪伴,造就一树温情的果实。你们的陪伴于我们,犹如阳光,却是更胜阳光。”
来自于不同生命场景和生活样态的体验,是一种最直接的生命体验,是学生在直接与人、事物接触的体验中获得的真实感受,它让情感得以丰富、生命得以丰盈、人生得以彰显。正如2019届的陆家磊同学坦言:“至少在这一周里,我感觉到人性的淳朴、体会到秋雨淋漓、追寻至旭日东升。城市里待久了,似乎少了点什么韵味,来到农村,灵魂受到了洗涤。”
(二)项目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从1996年开始,华南师大附中的农村社会实践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倡导学生对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各个领域。近年来,学校更是对研究性学习进行了优化,借鉴了项目式学习的优点,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整合多学科知识,采取跨学科的视角进行纵向研究和比较研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对每个时代需要密切关注和期盼作出回应的“三农”问题、社会问题等开展调查研究,写成研究报告或课题论文。项目式学习的主要形式为农村社会调查和科技创新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农村经济发展调查、农村传统文化调查、农村政治生活调查,以及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开展的课题研究,如动物的养殖、植物的培育、垃圾处理等。
从生态学的视角看,这种项目式学习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学科化的壁垒,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主体与任务主体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种变革带来的是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飞跃式提升。2001-2014年间,学生在农村社会实践期间撰写的研究性学习项目达750余项,其中获得市级以上的奖项有52项。调查显示,有91.2%的学生认为农村社会实践对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帮助。
在项目学习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得到了提升。思维品质的深刻性,表现在学生能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考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事物存在与发展的表面联系和本质联系、外部条件与内在根源、局部与整体。如“探讨杂草植物与农村环境的相互适应性”项目,就是学生在农村生活生产期间,善于发现身边的细节,把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深刻地把握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如调查报告“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健康状况的对比分析”,通过将农村与城市孩子的健康状况进行横向比较与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的认识;“清远大连居民住房发展历史浅析”的研究性学习,整合多学科知识,采取跨学科的视角进行纵向研究和比较研究,既用发展的眼光梳理了当地居民住房发展的历史,也深入探讨了不同时期的住房与当时经济发展、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关系,从而对当地农村住房发展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在项目学习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批判性得到了提升。批判性思维属于高阶思维,它突出地表现为,高中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能对各种复杂的挑战或问题进行审慎的思考和判断,并能在尊重客观存在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科学与人文知识,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在项目学习中,学校注重引导学生对农村、农业和农民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的关注,鼓励批判性思考与创新探索,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调研与考察、数据分析、综合思考、提出见解,从而使学生思维品质的批判性得以提升。如2000年陈天鸿等同学的《中国南方农村机械化发展的研究》结题报告,通过对清远市大连乡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的实地调查和分析,推测出中国南方農村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并提出“在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同时,必须注意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来发展”的建议,强调要考虑农村当地的劳动力是否富余,提出的措施也要考虑到当地农村、农民的客观情况,因村施策;2019年汤蕊欣等同学撰写的《清远华侨农场社会保障情况调查报告》,就是通过走进居委会,走进农户家中,深入了解农村养老保险缴交情况、农村老人领取养老保险情况、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政策和农村购买医疗保险情况等现状,得出的思考与建议:清远华侨农场的医保和养老保险工作基本完善,但农户对于已有的医保和养老保险并没有十全的信心,担心政策不稳定,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府补贴标准、加大人员和经费投入,确保养老保险工作全面推进”等建议。
在项目学习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创新性得到了提升。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是紧密联系的,学生思维品质的创新性建立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在项目式学习中,学校注重引导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三农”问题,采用跨学科的视角、国际视野来分析问题,通过借鉴新的观念、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来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如2019年李昕然等同学做的《如何通过美国食品合作社运作模式解决清远农产品滞销问题》课题项目,就是针对如何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而设计的。她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走访和调查当地农户,通过问卷了解农户及消费者的意愿,并利用参加学校组织的中美跨太平洋绿色行动的机会,实地调研和考察了美国佛蒙特州的米德伯里天然食品合作社,并结合我国优质电商物流平台、现有质检机制、国家统筹能力、区块链技术、顾客需求等中国实际,提出搭建集中售卖优质农产品的平台以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助力更好地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实践参与,重识个体的社会价值
从生态学的视角看,农村社会实践作为华南师大附中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优化了学校教育结构,丰富和深化了学生的生活内容和实践途径,促进了“人”作为学习主体与社会的相互融通,有利于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我国的“三农”现状,并在劳动生产实践和社会服务实践等活动中重新认识个体的社会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明确自己在祖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使命担当。
在农村社会实践中,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是两种重要的实践参与形式。生产劳动指的是学生在农户和学校的组织下开展各项生产劳动,劳动的主要形式包括:割禾、打谷、晒谷、挖番薯、收冬瓜、养鸭、运肥、种菜等。社会服务主要包括小学支教与公益劳动,利用农活空闲时间到村里的小学支教,为村里开展公益劳动,如修路、整理村文化活动室等,推动农村社会实践从感悟走向行动,在行动中形成更深刻的感悟。问卷调查显示,97.7%的学生认为农村社会实践促进了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有较大帮助的占77.65%),98.1%的学生表示农村社会实践“提升责任与担当”(78%的学生认为显著提升),很多学生目标更明确,学习动力更足(84%的同学认为提升了学习的动力,其中非常有帮助占20%)。
多途径的实践参与引导学生重新思考个体的生命价值。个体的生命价值主要指的是每个人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积极意义。学生是伴随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长起来的,高强度的学习任务与竞争压力使得学生无暇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也没有恰当的时机与情境去触发其思考。在农村社会实践期间,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小学支教和公益劳动等实践,为同学们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提供了时间。同学们这样描述:“割禾、打谷、运杆、晒谷等实践活动接连不断地压在我们身上,说实话,的确有点喘不过气来。但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当地的农民来说,根本就算不上什么,或许这些生活负担对于当地的农民来说是辛苦的,但亦是充实的。而这又给了我一些启示,我一直质疑的生存的意义,也许就埋藏于这朴实的生活当中。”2019届的曾奕扬同学这样写道:“当人的美德被资本打磨得一无所有时,只有这些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还能保持着一颗像这广阔的土地一样淳朴的心”“他们的快乐,并不根基于物质的丰富,钱财更不是他们眼中最重要的东西。”
多途径的实践参与帮助学生树立知识报国的爱国情感。学生在小学支教等社会服务活动中,走进校园、走上讲台,学以致用、服务他人;角色的转换,让他们更近距离地与可爱的农村小学生们接触,更深入地了解当前农村的教育条件,更深刻地感受到教育对人成长、社会发展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性,更进一步体会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而通过学习条件的对比,他们更珍惜今后的学习机会,也会更发奋努力地学习。2021届的欧阳慧说:“在这次支教中,我懂得了理解和关爱孩子。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需要很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 2009届的童昕发出了深刻的反思:“也许我们并没有什么办法直接去解决这些摆在面前的不容忽视的‘三农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知识以及所能利用的一切来尽我们的一份力。而这之中,最好的方法便是立下远大的目标,并以此为动力,勇敢地肩负起我们所应承担的重任,达到发展文化,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目的。” 吴泽秋同学说:“也许去当农民并不实际,但回报农民,却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责任。在将来的日子里,在懈怠的时候,想起农民们和善的布满皱纹的面孔,我一定会振作起来,努力地奋斗,但愿自己的作为能对得起农民的每粒米、每滴汗。”
多途径的实践参与激发了学生服务和贡献社会的责任担当。当学生双脚扎进泥土里、挥舞着镰刀、奋力踩着脱粒机时,能切身体会到体力劳动的艰辛,感受到农村与城市发展的差距。2009届的赵建强说:“人不能忘本,我们在自信地向着自身选择的目标前进时,应不时地想到,在距离自己不到两小时车程的地方,有人们仍在以原始的生活形态,默默地为这个社会作出贡献。” 2009届的刘沁这样说:“回到我惯常的生活以后,我发现了自己不寻常的改变:不再热衷于奢侈饮食,听新闻时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留心国家的三农政策,对‘農村这个词有了更深刻、更真实的认识。对千千万万的农民百姓,我尝过他们的辛酸,感受过他们朴素的情谊。深情地回望那一片土地,他们使我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无比沉重。” 2009届韩惟灏说:“现在,如果有人问我: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农民!我非常庆幸我曾经作为农民的儿子,而改变他们的命运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综上所述,农村社会实践这种教育活动优化了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关照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统一,促进了协同育人格局的形成,推动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教育生活坚守了学校对人的生命成长的期待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怀,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丰富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刘贵华.功能·环境·制度——基于生态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1-7.
[2]UNESC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刘惊铎.生态体验:道德教育的新模式[J].教育研究,2006(11):64-68.
责任编辑 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