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农”课程:逻辑构想与实践理路

2020-04-24贺建黄胜

中小学德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农劳动农村

贺建 黄胜

摘    要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回应时代发展要求,历经三十年实践,凝练了培育“担当志远、求真致知、创新尚美、自信坚毅”时代新人的课程目标体系,构建起包括理想信念、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研究创新、生活指导五个子课程在内的课程框架;整合学校、家庭、社区(学农实践基地)教育资源,以学生的主体活动彰显课程内容,拓展生命成长路径,通过记录与分享成长,以关注体验过程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持续成长。

关 键 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农村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04-00-05

农村社会实践活动(简称“学农”)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华南师大附中”)的一门传统特色课程,自1990年学校师生首次下乡学农,至今已延续三十年。活动为期一周,高中二年级师生一起深入农村,以小组为单位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简称“三同”),借助农村劳动、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农村小学支教、军事拉练等多种实践性活动,不仅培育了学生的劳动技能、社会责任、服务意识,也为学生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塑造提供了宝贵资源。历经三十年实践,农村社会实践已成为承载华南师大附中育人理念的一门核心课程,形成了以劳动实践课程为基础,以理想信念课程为核心,以研究创新课程、志愿服务课程、生活指导课程为突出特色的五位一体的“学农”课程体系。

一、理念融合:凝練时代新人之课程目标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始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这要求学校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回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契合学校自身文化特征的方式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或理念诉求[1],在探寻教育发展根本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华南师大附中秉承“敢为人先,追求一流,崇尚卓越”的华附精神,提出了“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的办学宗旨,获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然而,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多元价值观严重冲击着学校的生态环境,理想信念淡化、劳动意识薄弱、实践能力不足等成为阻碍学生成长的突出问题。

为此,学校提出了“让学生到社会中去接受更深刻的教育”的主张,开启了带领学生走进农村大课堂,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农村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学校希望,学生通过向农民学习,以劳动提升思想,锻炼身体,学习技能,磨砺意志,锤炼品质。三十年间,从初期依托“三同”活动的劳动教育和国情教育,到引入研究性学习与志愿服务,“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到学生发展理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的融入,学校不断回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落实国家教育政策诉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等政策文件精神的指引下,不断丰富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形成了包含理想信念、生产劳动、研究创新、志愿服务、生活指导等在内的丰富的内容体系,并逐渐实现了课程化发展。

进入新世纪,华南师大附中着力把握新时代内涵,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提出了培养“担当志远、求真致知、创新尚美、自信坚毅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这既是对华附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学校走进新时代的育人新思考,也为农村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建构提供了目标指引。立足三十年“学农”育人实践,学校从价值体认、社会责任、劳动创造、健康生活四个维度分解育人总目标,提出了四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二级指标,形成了“学农”课程的目标体系(见表1)。

“学农”课程旨在通过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从农村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劳动创造、健康生活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具体而言,即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增强国家认同,提升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习得基本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学会健康生活,最终成长为“担当志远、求真致知、创新尚美、自信坚毅”的时代新人。这一课程目标体系力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本课程实践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二、目标导向:构建多元融合之课程框架

依据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基本原理,课程设计需回应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和结果评价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课程目标是学校课程所要达成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是期望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达到的程度。[3]显然,课程目标对课程框架与课程实施等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

以上述“学农”课程目标体系为导向,学校整合与提炼三十年农村社会实践积淀,构建起包括理想信念课程、生产劳动课程、志愿服务课程、研究创新课程、生活指导课程五个子课程在内的课程框架(见图1)。

这一课程框架高度凝练,五类子课程的内涵经由三十年实践发展,由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开发、实施而来。学农基地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三同活动”则为基本形式,理想信念课程和生产劳动课程是课程的“双核”,并以研究创新课程、志愿服务课程和生活指导课程为重要特色。五个子课程彼此联系,构成有机整体,共同指向“担当志远、求真致知、创新尚美、自信坚毅的时代新人”之培养目标。

其中,理想信念课程与生产劳动课程既是华附农村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原点”,又是主要内容,要求全员参与,属必修内容,二者对其他课程具有统领作用。理想信念课程重在引领育人方向,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与社会责任意识,是“学农”实践活动的价值导向,注重让学生在学农生活中坚定信念,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培育志存高远、勇于担当的品质。生产劳动课程则是“学农”课程的基础依托与载体,重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与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创新意识等。同时,让学生在课程实践中感知农村优美的自然与人文风光,获得审美体验,形成劳动创造美的观念,培养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劳动者的美好情感,共同指向科学探究、健全人格、自我管理、审美情趣等目标的培养。

与一般农村社会实践或劳动教育相较,华南师大附中“学农”课程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体验的深刻性,即通过“三同”活动,让学生真正深入农村,获得最为真实深刻的活动体验,从而得以改进思想、涤荡心灵;二是内容的丰富性,除思想教育、劳动教育外,这一课程体系将研究性学习、志愿服务与生活指导融入“学农”活动,引领了课程开发的方向,并取得了极为突出的成效。

在实践中,志愿服务课程、研究创新课程属选择性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课程计划自主选择参加,并逐渐成为“学农”课程的重要特色。例如,在研究创新课程中,学生通过开展社会经济文化调查、科学生产和自然资源的科学探究,加深了对农村社会现状、党的方针政策、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由此,激励学生从现在做起,“担当志远”,勇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在志愿服务课程中,一方面将学生在学农过程中形成的责任担当、劳动意识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同时,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上述学农成果的深化理解和认同。以此,让学生“志存高远”,树立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远大志向。生活指导课程则是华附“学农”的另一特色课程。学生通过入住农家,对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活文化有十分深刻的体验,而前四类课程获得的体验,则为发展指导课程提供了良好基础,这使得五个子课程具有了多重性综合教育功能。

三、主体凸显:拓展生命成长之课程路径

作为“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4],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必然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作为育人的核心与关键,“课程的生成和发展,根本依据在于人的学习本性和潜能,课程作为进入教育领域的特殊文化,实质就是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5]。依托劳动实践的“学农”课程是为了学生的主体生命成长,唯有学生切身经历、亲身体验,其思想品质、行为等发生积极的变化,“学农”课程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指向“时代新人”的生命成长。基于此,华南师大附中围绕“学农”课程的五大子课程主题,整合学校、家庭、社区(学农实践基地)教育资源,设计了十五个主题活动。

理想信念课程从“学农”的准备阶段即开启,设置有年级学生大会、学生干部队伍培训、农村社会发展报告、火线入团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四个主题活动。年级学生大会着重阐述学农的意义、注意事项以及学农活动要求等,让学生对即将到来的学农生活有初步的认识,并充满期待,从而为课程实施奠定思想基础。之后,学校将学生骨干、核心成员组织起来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其学农认识,并布置学生干部任务和年级组要求,引导广大团员和学生干部在实践中锻炼与提高领导力和政治素养,促进学农过程的良好运作。抵达学农基地后,学校及时邀请地方政府相关人员做农村社会发展报告,如“清远飞来峡镇发展报告”等,向学生全面介绍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增强学生对“三农”的了解。火线入团则“趁热打铁”,立足学生在农村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深刻体验,各班团支部与班级导师组及时组织入团积极分子作思想汇报,并召开入团讨论会,引领学生积极进步。如此,从增进学生“学农”的主体认知到激发主体自觉,引领学生走进农村生活世界,切身感受和体验农村的发展变迁,感受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价值体认”,为“学农”生活夯实思想基础。

生产劳动课程是“学农”课程的基本载体,主要包括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两大主题活动。走进学农基地后,学生在农户和学校的组织下开展各项生产劳动,如割禾、打谷、晒谷、挖番薯、收冬瓜、养鸭、运肥、种菜等,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学习生产劳动知识、锻炼生产劳动技能、锤炼意志品质、端正思想态度。学生多来自城市家庭,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在“学农”过程中,通过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让学生真正走进有“烟火气”的生活,在实实在在的劳动体验中,不仅掌握了做饭和日常卫生保洁等生活技能,更开始意识到劳动的意义与价值。由此,学生真正懂得了要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并在动手操作中不断动脑,尝试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真正体验到了“劳动创造成功生活”。

志愿服务课程立足基地农村生活,形成了小学支教、慰问五保老人和公益劳动三个活动主题。每次“学农”活动中,学生都会自发开展为村内五保户老人送温暖活动,照顾老人的起居卫生,并利用农活空闲时间,为村里做一些公益劳动,如修路、通渠、整理村文化活动室等,尽自己做能,为农村提供服务劳动。支教活动更成为学生难忘的农村生活体验,学生转换角色,经历作为小学教师驾驭课堂、传授知识、教育学生的全过程,从中体会到教师育人工作的艰辛,传授知识的不易,更深入了解农村教育的诸多问题。

研究创新课程鼓励学生在完成农村劳动的基础上,利用空闲时间开展农村社会调查和课题研究。农村社会调查包括农村经济发展、传统文化、政治生活调查等,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三农”问题的体验和认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担当。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学生开展了许多富有创意的课题研究,如动物养殖、植物培育、垃圾处理等,利用科技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发展指导课程则主要包括基本的生活指导、篝火晚会和学农晚会、长途拉练和生涯指导等四个主题活动。学农期间,学校利用主题班会、学生大会等形式,就如何与农户沟通交流、就餐礼仪、自我保护等基本生活技能予以指导;并借助班级篝火晚会,让师生一起反馈问题、感悟分享、交流信息,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学农”生活,学会自我管理;学生大会则侧重于开展生涯指导,引导学生从责任担当的角度认识学农,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学会选择自己的职业和方向,为自己今后服務国家和社会夯实思想基础。学农晚会一般在返程前一天晚上举行,由各班文娱委员统一布置,每个班级准备一个节目,借表演总结、展现学农感悟。学农期间,学校还组织开展二十公里长途拉练,让学生锻炼体能,磨练意志。

面向真实世界,从农村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中提炼而来的课程主题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主体自觉,他们主动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积极将所学科学文化知识用于农村生产实践。例如,调查研究“透视农村人口移动和农业现代化”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奖,“不同类型果实对乙烯敏感性比较研究”项目获得第29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奖等。丰硕的“学农”成果充分彰显了“敢为人先,追求一流,崇尚卓越”的华附精神。

四、关注过程:创新持续发展之课程评价

尽管学界对于课程要素的观点不尽一致,但是,评价都是不可或缺的课程要素之一。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农”课程的评价必须“突出发展导向,不仅要让学生及时获得学习过程的反馈,改进后续活动,更要借助评价挖掘其背后蕴藏的学生的思想、创意和体验,不断激发学生潜能”[6]。这样的评价自当关注学生的活动体验过程,充分发挥多元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功能,评价本身即成长。

“学农”课程的组织实施依托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的教育力量,学校领导与教师,尤其是班级导师,学生家长,以及实践基地的农户和村领导等,都深度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从评价主体来看,本课程评价应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农户评价、教师评价;从评价介质来看,学农日志、学农总结、学农专刊、班级和学校微信公众号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评价依据。

作为华附农村社会实践评价的基本方式,学生自我评价贯穿整个学农过程。学校设计了农村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由每一位参加农村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自行填写,记录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活动内容等,由此进行“学农”自评;之后,由学生住宿户主填写鉴定意见,并请村委会加盖公章。以此对学生的实践活动予以记录,并根据记录结果进行学分认定。学农小组在活动结束时,还会开展小组评议进行自评,并鼓励他评,通过与户主交流,促进学生的反思与改进,获得更好的成长。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农生活中自然有许多体验和感悟,其分享过程本身便具有激励、反馈、导向等评价功能。学农结束后,学校倡导各班及时召开学农总结班会。同学们分享学农感悟,展开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激荡,推动体验向观念转化;教师则及时总结,进一步推动学生实现体验与感悟的内化与升华。在班会上,教师还会组织同学们推选学农积极分子进行表彰,借此塑造学农榜样,带动更多学生的成长。

同时,学校鼓励学生通过撰写学农日记、学农总结、学农征文等,记录自己的学农体验、感悟和反思,并在班级公众号推送学农过程记录等,实现在反思中成长。每年学农活动结束后,由年级学生分会宣传部、杂志社一起,精选优秀学农总结、日记、摄影作品等,编辑制作《学农专刊》和研究性学习论文集,并印发给同学们。学生在学农期间所开展的社会调查、课题研究,相关活动记录和调查报告或论文等,计入研究性学习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相关教师还会根据课题研究情况予以指导和完善,推荐其参加创新大赛等各类科创比赛,推动学生研究结果向成果转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积极性。如此,“物化”学生的成长过程与成长成果,拓展成长分享时空。这些不仅构成了评价过程,更成为华师附中学子宝贵的“学农”成长记录和生命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成长动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展望新时代,华南师大附中“学农”课程将依托三十年实践积淀,围绕培养“担当志远、求真致知、创新尚美、自信坚毅的时代新人”这一目标,在立德树人的征途中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沈曙虹.文化传承:学校创新发展的必然命题论[J].中小学德育,2014(10):38.

[2]靳玉乐.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75-176.

[3]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59.

[4]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

[5]黄甫全.学习化课程刍论:文化哲学的观点[J].北京大學教育评论,2003(4):91.

[6]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17-10-30)[2020-03-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1710/t20171017_316616.html.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学农劳动农村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鼓励学农实践不只为避免五谷不分
学农活动是极好的实践育人途径
热爱劳动
学农教育的意义远大于活动本身
英国人热衷农场开放日“学农”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