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的生存智慧
2020-04-24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智慧
第一是“树挪死,人挪活”的智慧。据《史记》《全上古三代文》等书记载,范蠡是楚国宛地三户人。年轻时他在家乡认识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人物:文种。文种本来是楚国江陵(今湖北荆州)人,被楚王任命为宛地长官,来到南阳。范蠡结识文种,二人很快成为知己。不久极力劝说文种离开楚国,一起前往实力并不强大的越国。在今天来看,范蠡的选择大胆而准确。因为当时楚国虽比较强大,但用人制度方面存在问题,“任人唯亲”现象普遍,所以歷史上有“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说法。范蠡、文种并非楚国同姓,受重用的可能性不大。当然,范蠡没有投奔晋国,而是选择了越国。范蠡认为越国君主心有大志,越国处在发展壮大阶段,正值用人之际,会重视外来人才。果然,范蠡、文种一到越国,越王喜出望外,委以重任。后来越国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勾践在范蠡等人的辅佐下,最终打败劲敌吴国,成为一方霸主。
第二是“择时”“重义”的商业智慧。到了山东,范蠡更姓改名,开始从事商业活动。范蠡首先“相时而动”,在不同季节从事不同商品买卖,注意市场需求的变化。其次他“富”“仁”并重,不做单纯的营利小人。他经常用经商所得救济他人,这为他赢得了民心。后来,范蠡因故移居定陶,很快又家累巨万,被人尊称“陶朱公”,真可谓“仁者无敌”。
【若有所思】
经商者在古代虽被排在“士”“农”“工”之后,但不可否认,那时有名的商人多是智者,比如弦高、白圭、吕不韦等。范蠡亦是这样,我们从范蠡的几次选择中,可以看出他的智慧。范蠡的智慧,一方面在于他敢于左右自己的命运,关键时刻可以义无反顾、放手一搏;另一方面在精神容易麻痹的时候,又能时刻保持冷静。这种审时度势、坚守仁义的大智慧,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