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类中职学校产教融合现状分析与协同育人策略探讨

2020-04-24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产教中职融合

班 铭

一、引 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不仅要求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其具有较好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产教融合就是针对新形势下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出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综合型技术人才。现阶段我国产教融合教育模式正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农业类中职学校必须深入研究问题的根源,从而制定出有效的产教融合策略。

二、农业类中职学校开展产教融合的必要性

(一)产教融合是农业类中职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顺应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需求变化,5 年来,国家教育部发布了230 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70 个职业学校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和9 个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形成了涵盖学校设置、专业教学、教师队伍、学生实习、经费投入等一系列制度和标准,从国家层面上确立了中职学校新的教育教学方向。因此,农业类中职学校要从产教融合这一思想方针出发,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产教协同发展和校企共同育人的格局,走出一条具有农业类专业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二)产教融合有利于促进农业类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诊改的深入发展

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模式的产生是为了让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职业要求,这就使得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必然对现有的教学方式与内容、教学思维与理念、教师团队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农业类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包含了教学活动、学生人才培养实施、科学技术研究,同时还需要涵盖了社会服务与企业运营等各个方面,这是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有利于加强农业类中职学校与企业间的相互交流,帮助学校优化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方法,从而直接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诊改工作的进行[1]。

(三)产教融合是农业类中职学校培育技术型人才的最有效方式

产教融合是企业生产与学校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业类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生产的用人需求相结合、学生实训课程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相结合,当学校制定的教学标准与当下企业的用人要求相符时,学生便可通过实训课程检验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是否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毕业后能更快更好地融入企业生产中[2]。

三、农业类中职学校产教融合现状分析

(一)产教融合程度不够

目前,产教融合实践中农业类中职学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存在不少困难,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压力大,无暇顾及与学校合作;另一方面企业是以追求盈利为主的社会组织,但产教融合模式在短期内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有效的经济收益,这便产生了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企业没有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七个共同”没有完全落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人情合作”,而不是“制度合作”。这使得学校与企业无法更深层次地合作,例如:缺少开展订单培养、校中厂、厂中校、现代学徒等交流合作。

(二)农业类中职学校教学水平不高

教师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职业学校的专业老师不仅要掌握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应具有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以广西为例,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统计,全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有25328人,其中双师教师6900 人,占比仅为27.2%。且据不完全统计,部分中职学校专业教师达到每5 年满6 个月到企业跟岗实践的不足19.4%。总体而言,技能型教师不足、专业教师对企业生产过程的不了解,制约了产教融合模式中涉及企业生产管理相关课程的开展。

(三)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实际需求不一致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农企业也在积极进行企业转型,这个过程必然需要庞大的专业技术人才做支持,但是从实际招生与就业状况来看,出现企业招不到适用人才与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造成这样的情形主要是由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标准与农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不一致,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没有与时俱进,培养的毕业生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农企业的用人标准[3]。

四、产教融合——广西百色农业学校与红谷集团合作的尝试

广西百色农业学校是一所成立了六十多年的老牌学校,在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文化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不相适应的负面因素。例如,几十年不变的人才培养标准、固定的教学模式以及部分教师滞后的教学理念等问题,导致学校老牌专业招生逐年萎缩。从2015 年开始,学校认真总结近年来畜牧兽医专业办学经验,紧抓产教融合改革,提出了“专业办产业,产业促专业”的办学思路,并开展了“跟岗实习+‘混动式’”教学模式。围绕地方特色产品“隆林黑猪”平台的构建,共商、共管、共育、共享的产、科、教办学模式,从而实现了从企业发展方向(校领导与企业高管密切联系)、企业产品定位(突出地方特色)、人员互通(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派)、企业后备力量的共培共育(学生与员工的培训)等的深度合作。

该合作模式紧紧围绕广西地方特色品种“隆林黑猪”,由广西百色农业学校牵头推进合作平台建设,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提供技术保障,红谷集团落实生产销售。形成了产教研合作模式(见图1)。其中,广西百色农业学校主要负责合作平台创建思路和发展方向、“隆林黑猪”养殖技术推广、“隆林黑猪”养殖(教学)基地建设、学校科研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共享实验室建设、销售人员培训、养殖技术人员培训、人力资源保障等;红谷集团主要负责落实生产、搭建销售运行体系、申报地理标识产品、绿色(有机)食品、协助学校解决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主要负责“隆林黑猪”基因测序和饲料配方研发。因此,学校在与企业的协同育人、人才培养、促进地方特色农产品的推广等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

表1 广西百色农业学校与广西红谷农业投资集团共建实训基地情况

学校先后与广西红谷农业投资集团建立了1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超10000 平方米,可提供学生实习岗位超200 个,具体情况见表1。

广西百色农业学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选派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指导。通过服务企业服务“三农”、助力“精准扶贫”等活动,既发挥了专业教师自身潜能,又接受了企业文化,了解养殖业的发展现状,掌握了新技术、新方法,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服务理念和专业技能都得到了提高。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双师”比例已由2015 年的30.3%提升至2019 年的92.3%。

与此同时,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聘请企业生产一线的优秀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成为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自平台创建以来,企业先后接受学校邀请,选派技术骨干到学校授课,据不完全统计,授课累计达50 多个课时。所讲授的内容为专业技术前沿知识,同时密切联系生产实际,从真正的工作岗位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另外,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的相互交流,学校根据企业的用人标准更新了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共同开发了2 门新课程。

五、结 语

产教融合是农业类中职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校企合作,创建协同育人的教育平台,拓宽学校办学的新思路,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及教学能力,使学生在职业训练中快速成长,同时可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选拔标准。因此,产教融合对促进农业类中职学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产教中职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