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负建筑”看现今建筑与环境设计方法
2020-04-24谢薇
谢薇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1 引言
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在其《负建筑》一书中曾说“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在不刻意追求视觉需求,在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式?如何才能放弃建造所谓‘牢固’建筑物的动机?如何才能摆脱这一欲望的诱惑?”[1]隈研吾的“负建筑”主张建筑和谐的融入自然,成为连接主体与世界的媒介[2]。从这一理念出发,变建筑优先设计为建筑与环境同时设计。主要从建筑与环境关系处理、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融合、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三个方面,协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2 建筑与环境关系处理
2.1 中西建筑与环境处理方法对比
由“负建筑”理念对当今“建筑现象”进行思考不难看出,越来越多人本主义、自然主义等设计思想运用至建筑设计之中,手法虽不成熟但也带来一定成果。
以时间为轴,西方与中国对待建筑与环境的处理方法大不相同。古代以欧洲建筑为例,多为平地开垦,常以中轴对称式园林与建筑作为主要形式。而古代中国,虽也有对称式建筑布局模式,但民间建筑多因地制宜,苑囿私宅多仿照自然山水织造景象。现代建筑设计却相反,在建筑与环境的处理上,西方展现更多对自然的追求和向往。而中国受工业时期西方建筑影响,建筑与环境变得规整方正。
2.2 建筑隐藏于“环境”之中
建筑隐藏于自然环境,是一种尊重自然、环境主导建筑的设计理念,例如“消隐建筑”。它不注重追求造型、也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使用削弱建筑存在感的手法,将建筑融于环境中,使自然被最大程度尊重。
“负建筑”提倡建筑附属于环境的思想,不只是“掩埋覆土”那么简单,应多方位思考建筑如何融合于环境。隈研吾的“龟老山展望台”项目(见图1),将建筑嵌入山体,仿佛是山体崩裂的狭缝,墙体与山体以材料为界,更好兼顾建筑功能与山体环境。
图1 龟老山观景台
城市环境下,以城市环境为主导对象时,自然环境主要起活跃城市空间的作用,建筑优于环境考虑。城市环境优劣不等,对于老旧且环境较差的区域,以改善为重点,使老旧区域适应新的城市环境。
2.3 建筑生长于自然环境之中
建筑生长于自然环境之中的设计方法,需从体量、高度、色彩三方面考虑。
例如,曼哈顿海滩避暑别墅,坐落在一个海滨小镇,为符合周边环境风格,选用黄色的雪松木材,外墙表面随时间推移由黄色变成有光泽感的灰色,材质自然的变化规律,使建筑随周围环境一同随时间改变(见图2)。
再如我国南方的干阑式建筑与福建土楼,从材质与颜色选择上更贴近当地自然环境,顺应山水而建。
3 建筑空间需求与自然环境融合
3.1 空间一体化设计
为避免建筑独立性过强,需将空间整合一同设计。首先要考虑大小空间的关系。以城市与山林环境为例,建筑作为单一元素时,它周围整个城市或山区为大空间,选址旁道路、小溪、树木构成小空间,大、小空间在定位建筑性格与造型时均有较为重要的作用,需一体化考虑。
建筑内外空间同时考虑也极为重要,内外的割离必然会给人带来空间突变感,虽新奇却失去了融入环境的舒适感。内外的一体化才能达到《负建筑》中所说的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欲的效果。
最后,不同功能的空间也需进行一体设计,建筑中的整体空间或延伸至建筑外的灰空间等,虽功能不同,但周围大环境相同,不同空间所从属的建筑性质相同。于是不同空间一同设计就显得极为重要。
3.2 弱化空间边界
从注重建筑边界入手,运用打破空间界限的方法,使建筑边界更加模糊难以辨认,使建筑在环境中呈现更加非实体的形态[3]。从环境到建筑的功能转化,必然会带来体验上的差异,自然的功能衔接可实现边界弱化。例如上海世博会丹麦馆,采用螺旋上升形式将内外功能交叠平缓过渡。
从视觉交流来说,帕提农神庙可作为范例,将常用实墙围合转换成格栅或密柱等形式,用虚墙体分隔来弱化边界,将环境与建筑打通,削弱建筑的突兀感。
感觉上交流,可从触觉等方面入手,建筑作为人的避护场所,风与声等自然因素被隔绝在外,若虚化边界,如用孔洞等形式构建外立面,则可引入适量的风与声来加强建筑内与周围环境联系。
3.3 空间体验弱化建筑
这是一种运用空间体验来弱化视觉效果的方法,建筑不再是主角,而是让建筑主动与环境相连,从而弱化建筑的强硬感。例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见图3),建筑体块相互穿插,不规则连接体起到了内部承接的作用,游走其中难以捉摸其空间构成[4]。视觉冲击,在人游走的过程之中逐渐被消耗。
也可从建筑体量入手塑造空间体验,如在条件许可下,多个建筑组合成群体替代大体量建筑,围合成的小空间与建筑共同组合而成一个“混合体”,与大环境相连,形成相互渗透的态势。
将建筑空间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形式相结合,如象山校区则将建筑设计成山的造型,弱化“建筑”的空间体验,身处建筑内外,更像是行走山间。
4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4.1 使用天然材料就地取材
建筑不同于其他生物,是因为建筑使用了大量二次加工的材料,这种材料和自然规律相互违背,因而冰冷生硬,既不能自然生长也不能自然消亡。《负建筑》一书的作者隈研吾,他对建筑材料的选择有着不同于常的理解。他致力于用天然的材料创造出空气感和开放的空间,这些建筑材料一定要灵活并且开放;结构要和谐,对人友好。只有这种方式才能让建筑与自然合二为一[5]。
在19 世纪钢筋混凝土出现前,世界各地的建筑大多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建造,如西南吊脚楼、窑洞等。选取当地的建材,用木材、石材、竹子、泥土等材料建造,更有“归隐山林”的特质,也更加适应当地的环境特征。
4.2 模仿自然材料的材质
大多数时候选用自然材料或就地取材有一定的难度,价格昂贵或材质稀少是主要的因素。此时仿自然材料虽不能与自然材料相媲美,但依旧可以在视觉角度上让建筑融合入环境之中。
仿自然材料也可从视觉、触觉及感官三个方面来使建筑与环境融合,虽为仿自然材料,但其在视觉角度展现出的独特地域性可以与生态环保技术相结合,在体验回归自然的同时,也能为建筑长久的发展带来优势。
4.3 材料颜色需融入环境
选择材料色彩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结合自然环境并以其为参照,处于山林之中则建筑的颜色设计需更加生机勃勃,使用接近自然生物的颜色更为妥当;而若处于沙漠之中,黄色或金黄色则可将建筑隐藏起来;若处于海洋之上,白色与蓝色系更能使建筑融于天海之间。所以选择适应环境的颜色可使建筑更加契合环境。
图2 曼哈顿海滩避暑别墅
图3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除需考虑周围自然环境色外,材料颜色的选取还应考虑当地气候条件等,如空气颗粒浓度是否较高,光照是否充足,明暗对比是否强烈等。除自然因素外当地的文化特征也需要认真思考和 对待。
5 结语
见过许多建筑后我们回过头来思考,不难发现,如今建筑大多孤立于环境之外,虽华美,但缺少素朴、雅致和温暖人心的感染力。 “负建筑”理念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一个建筑设计思想的转变方向,我们可以用更加细腻、自然、舒适的方式将建筑与环境结合在一起。对于建筑而言,重要的是构成建筑的元素,建筑通过这些元素与环境相互交流融合,建筑自然而然的就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