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地域主义视角下城市中轴线上的广场设计研究
2020-04-24李军
李 军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1)
1 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
“地域性”最早由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由此发展成了17世纪英国“风景画”运动和18世纪晚期浪漫地域主义,以及19世纪强调地域文化的地域主义建筑风格。20世纪20年代,美国城市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地域主义中提出了相对性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亚历山大·楚尼斯(Alexander Tzonis)和利安·列菲福尔(Liane Lefaivre)在《网格和路径》一文中在“地域性”概念中引入“批判”的哲学观点。楚尼斯认为批判性地域主义既反对现代主义,又区别于符号化的传统地域主义。1983年,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在其论著《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对批判性地域主义做了详尽的阐述,认为批判性地域主义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或风格,更是一种美学态度和技术理论。传统地域主义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当时在“吾国固有之建筑形式”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建筑师开始尝试将传统建筑形式与西方先进技术相结合。50年代~70年代,在“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号召下,建筑师们自主地选择了与我国气候、技术和文化历史相适应的建筑形式,大屋顶建筑兴起。80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新乡土主义等新建筑理论的传入,中国建筑师们开始注重我国地域建筑的深入研究。21世纪以来,新生代建筑师采用批判性地域主义的理论工具,开始尝试向建筑本体的回归,试图探索超越基于符号学和文脉主义的建筑表达方式。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基本特征:1)虽然对现代主义持有批判的态度,但鼓励吸收现代主义的优点;2)强调建筑与场所的关系,认为场所赋予了建筑存在的真实意义;3)认为建筑的存在是一个现实的建构现象,不是简单的连接一些破碎的传统符号;4)重视场所中特有的要素,如地势、形、光等;5)认为触觉与视觉同样重要;6)强调创造一种与场所相融合的文化;7)能够抵御全球化的冲击,避免其疯狂蔓延。
2 批判性地域主义视角下岭南广场规划设计
2.1 背景研究
按照形成时间不同,广州分为新旧两条南北向的城市轴线。旧城市轴线集中体现了广州作为南方革命策源地的城市近代发展史,北起起义路,南至海珠广场,其间有中山纪念堂、市政府大楼、人民公园和广州解放纪念碑等纪念性建筑物和公共开放空间。新城市轴线是1980年代以来,在天河区逐渐形成的城市轴线,新轴线起自燕岭公园,南至海珠湖。新轴线以珠江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汇集了城市的各种功能中心,是城市功能轴线,南段空间开放,景观丰富是城市景观轴线。通过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中轴线对比分析,会发现广州的新城市中轴线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广州的新城市中轴线形成时间短,规划发展尚不完善,整体形象不突出,形式感较弱,尤其是珠江南段,逐渐淡化在城市建筑中;2)广州的新城市中轴线不断被商业建筑、居民区、棚户区、厂房等建筑剪断,连续性较弱,步行体验感较差;3)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被珠江河道从正中位置分为南北两段,两者的交汇点是整个城市的最核心位置,珠江南北两岸的轴线区域对于整个城市空间来说极为重要,然而,当前南北两岸的城市轴线和广场空间均各自为政,缺少应有的呼应关系。
2.2 项目概况
岭南广场位于广州市新中轴线的核心区域,是城市中轴线南段的起步区,其紧靠珠江南岸,占地面积约18.25 hm2,总建筑面积约21.4万m2,建设内容包括:地面景观广场工程、地上市政交通工程、地下市政隧道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其中地下建筑工程包括停车库、商业服务设施、城市轨道交通站以及人防工程。岭南广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东、西、南三面环路,北侧为广州的标志性建筑物——广州塔,东侧是广州美术馆、广州科学馆,西侧是广州博物馆、赤岗塔公园,南面紧邻TIT创意园(见图1)。
2.3 场所思考
岭南广场位于城市核心地段,是展示城市形象,传播地域文化的窗口,广场如何呼应地域环境文化,契合城市的特有气质,是设计的根本。如何加强城市中轴线的主体形象,增加中轴线的连续性,强化中轴线珠江两岸的呼应关系,是设计的突破口。岭南广场周边建筑功能复杂、形态多样,既有旅游观光建筑,又有展览展示空间,既有现代创意街区,又有媒体娱乐场所,既有新建筑又有传统保护建筑,既有高耸入云的超高层建筑,又有低矮的多层建筑,建筑群既存在正向轴线,又存在斜向轴线,如何整合多样的建筑空间与形态,形成多样统一的建筑群体,是岭南广场成功与否的关键。TIT创意园区,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是广州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见证者,承载着几代人的历史记忆,曾为城市的发展增添了许多色彩,TIT创意园理应被保留,但其处于城市中轴线上,隔断了城市轴线的连续性,如何把“保护”和“创新”结合起来,缝合被割断的城市轴线,是岭南广场规划设计的一大难点。
2.4 设计理念
1)空中纽带。
为了加强城市中轴线的主体形象,增加中轴线的连续性,统一多样的建筑形态,形成多样统一的美学范式,设计提出“空中纽带”设计理念。“纽带”为一弯曲的“S”形空中步行廊道,步道个性鲜明,形体突出,向两边无限延伸,向北与广州塔裙房屋顶相连并继续延伸至海心沙,向南横跨TIT创意园,直通南端绿地广场。圆润的“纽带”可以串联周边复杂的建筑空间,增加建筑组群的整体形象,犹如飞起的“飘带”将割裂的中轴线重新缝合起来,形成连贯的步行系统,加强城市中轴线的步行体验感(如图2所示)。
2)城市看台。
岭南广场周边的建筑物,不论是传统还是新建的,都凝聚了人们无穷的时间和汗水,是科技与智慧的结晶,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代表了广州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是弘扬地域文化、展示城市形象的绝佳窗口。岭南广场力求成为欣赏周边建筑乃至城市的“看台”,使城市建筑之美得到多维度的展示,广场提供了三个维度的“看台”:地下水街、地面广场、空中步道。地下水街提供内向、幽静、仰视的“看台”,地面广场提供平视的角度,空中步道提供深远、俯视、全方位的“看台”(见图3)。
3)立体花园。
岭南广场采用了立体设计手法,北高南低,呼应了广州城市的地理特征。广场犹如一个立体的花园,从空中到地下,形成了三个层次的花园空间:下沉水街花园、地面花园、空中绿化步道。场地北侧结合山丘、水系和地下功能空间,形成下沉水街花园,园内有亲水平台、喷泉瀑布、连廊栈道、林木花海等,芳草鲜美,别有洞天(见图4)。下沉花园具有内向的性格,可以隔绝城市嘈杂的噪声,取得闹中取静的效果,形成幽静舒适的休闲空间环境。地面花园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是利用挖土堆山形成的山丘地貌,山丘上设置花海古树,郁郁葱葱,是立体的城市景观空间,南区考虑到与周边建筑较近,避免岭南广场的“喧宾夺主”,采用平面化的设计手法,设计结合各栋建筑的前广场和水系形成了山水园林的空间环境。空中步道两侧种植垂藤植物,形成空中绿廊,远远望去犹如一条绿带,增加了城市的绿化层次。
2.5 地域要素的呼应
1)地域特征的呼应。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广州特有的地域环境养成了广州人特有的性格特征,注重使用性而少讲究理论,喜欢直观具象的东西而讨厌抽象,容易感性而缺少理性。岭南建筑特色是自由的平面,明快的形式,多样的造型,以及与园林绿化和地域环境的有机结合。岭南广场扎根于当地人文特质和建筑文化,讲求实用性,注重人性化,空间开朗,形式自由活泼,采用直观具象的设计手法,结合立体绿化,形成了多样统一的空间环境(见图5)。
2)城市文脉的隐喻。
广州具有“四脉皆入海,青山半入城”的地貌特征,白云山、珠江水是广州地理特征的主要代表,岭南广场采用北高南低、群山连绵、山水环绕的设计形式,呼应了广州多山多水的地理特征。广州气候宜人,花卉常绿,被称为“花城”,广州的市花是木棉花木,寓意广州人的铮铮傲骨和拼搏精神。为了更进一步呼应城市的地域文化,唤起市民的认同感,设计将“空中纽带”的垂直交通构件处理成木棉花形态(见图6),将广州精神活化在此,进一步突出广州的“花城”美誉。
3)城市空间的延续。
花城广场被誉为广州的“城市客厅”,是广州最大的广场。岭南广场与花城广场分别处于珠江南北两岸,隔江遥相呼应,具有强烈的对称关系。为了呼应花城广场的布局形态,延续城市轴线空间,岭南广场采用弧线形构成要素和梭形布局形态。
4)场所要素的利用。
场地南侧有一水道,设计变不利为有利,将原有水道扩大引入场地,结合人造山丘,形成下沉水街;“木棉花”的表皮构造参照了广州塔的处理手法,是原有建筑机理的延续。设计通过调整空中步道的弧度,与周边建筑形成局部放空间,旨在对周边建筑形成框景效果,加强与周边环境的联系(见图7)。
3 城市中轴线上的城市广场设计建议
城市中轴线上的广场不同于一般城市广场,由于区域位置的特殊性,其空间形态要求往往超出了场地自身的范围,设计需要从整个城市来考虑,对城市中轴线上的广场设计建议有以下几点:
1)地域化:城市中轴线上的广场隶属于城市大环境,其设计只有根植于地域文化,立足于城市特质,才能唤起城市精神,与市民产生共鸣;
2)中轴化:中轴线上的广场是轴线上的一个节点,广场空间要服从于轴线的空间序列,其总图布局,建筑形态不能影响中轴线的整体形象和连续性;
3)个性化:城市中轴线上的广场位置重要,是展示城市形象,宣扬城市文化的窗口,其设计应充分发掘地方自然与人文特色,并将其融入设计理念中,努力做出具有地域特色且个性鲜明创作成果,避免千场一面;
4)立体化:城市中轴线位于城市最核心地段,土地价值极高,设计应充分调动场地空间潜力,力求做到地面、地上、地下多层次同步开发;
5)生态化:把广场设计与生态绿化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不但有利于节能节地,资源永续利用,增加绿地面积,而且体现了回归自然、尊重自然的中国哲学观;
6)人性化:城市中轴线上的广场,往往是城市中使用效率最高的广场,其设计不能单纯强调宏伟与庄严,而应注重实用性和人性化,注重步行系统的完善,力求让广场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真正成为现代快节奏都市生活的“减速器”。
4 结语
城市中轴线是城市的“主动脉”,中轴线上的广场是市民的重要活动场所,是展示城市形象与文化的窗口,其设计应根植于地域文化,立足于城市特质,服从于整个城市中轴线的空间序列,讲求个性化、立体化、生态化以及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