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好,抗疫更有力
2020-04-24许良编辑苏二
文/许良 编辑/苏二
谈到健康,不得不提养生。“养生无他,眠食二要。”良好睡眠,是许多长寿者的养生秘诀,反之则会带来潜在的健康危害,尤其经过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考验,人们深刻认识到睡眠是提高免疫力的有力武器。
面对社会上日益增多的睡眠问题,为了全面提高公众睡眠健康水平、 减少精神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中国睡眠研究会提出了2020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良好睡眠,健康中国。按照疫情防范常态化的要求,笔者认为:良好睡眠,让你更健康。睡得好,抗疫更有力,是有现实道理的。
偶尔失眠,对身体并无损害。但长期严重的失眠、低质量的睡眠以及睡眠不足,对躯体和精神均可产生不利影响:儿童因生长激素的分泌受阻,影响机体生长发育;削弱成人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特别是与记忆、计算和逻辑推理有关的精神活动受到影响。睡眠不足,还会大大增加意外事故的发生。
当今,失眠症发病率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很多方面违反了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即昼夜节律),打乱了人体睡眠与醒寐的正常生理功能。笔者曾对临床数万例失眠患者进行调查,并作了回顾性分析。研究显示:女性失眠患者明显高于男性,占63.98%;年龄段以中青年在职脑力劳动者居多,31—40岁、41—50岁各占19.17%;服镇静安眠等精神类药物占62.16%;11点以后晚睡者占34.20%,这一类现象值得重视。因此,我们从临床角度出发,提出“尊重自然,合理作息,顺应四时,有益健康”的预防观。重在预防,贵在坚持。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好以下几点,有助于构建良好睡眠,使你睡得香,抗疫更有力,更健康。
1. 生活要有规律
不少失眠患者长期生活不规律,每到下半夜才入睡,到早上8点后才起床。因受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的制约,一般是既睡不实,又睡不醒。长此以往生活节律失衡,出现睡眠障碍是迟早的事情。
建议这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配合医生指导,改变这种违反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的生活方式,尽可能提早到12点钟以前入睡,最好是10点钟前上床,早上6—7点起床,这是最合乎自然规律的作息时间。中午再闭目养神一刻钟到半小时,可补充夜睡之不足,有利于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2. 不乱投医、乱服药
失眠症发生后,不要乱投医、乱服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有几天失眠是难免的,一般要自己懂得其发生的诱因,及时调整作息、补睡眠,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恢复正常睡眠的,不要一见失眠就害怕生其他重病,立即服安眠药。
如果持续两周以上,一夜只能睡2—3小时,并出现白天头晕脑涨、心慌心烦、口干等症状,甚至影响工作或学习,就要去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可以先找中医辨证用药,一般不良反应较少。服药见效后,不要马上认为病症已愈,立即恢复原来紧张的工作,或又进入原来的精神环境或生活环境,往往易使失眠症复发。最好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过渡一下,使之能巩固一个阶段,这样才有利于减少病情的复发。
3.适度活动有益健康
体脑并用,精神乃治。即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并举,两者不能偏废,以此保持良好的体魄和精神面貌。如今失眠者有的是体力过劳,有的是整天思虑过度而体力活动不足。
无论从治疗巩固角度来讲,还是从失眠症预防角度来讲,都有一个如何体脑并用的问题。适当配合一些功法,如太极拳、瑜伽、八段锦等,通过锻炼强身,提高抗病能力。
4.科学精准防病
现代人工作繁忙,熬夜晚睡成了时尚。结果是使人提早衰老和百病丛生,而中医养生调理有助于人体对疾病的防治。常言说:劳则气耗,以睡养生。意思是长期过度的劳累、疲乏,可使人体精气大量消耗。尽管人体衰老的因素很多,表现复杂,而精气虚则邪凑之,邪势猖獗则精损之,如此恶性循环则病留之。要正气存于内,即精气不虚,就必须消除疲劳,而消除疲劳最好的方法是良好的睡眠。
这次疫情期间,因睡眠、心理等问题而导致的免疫力下降以及抑郁、焦虑等相关的疾病也会持续发生,所以还得尽早去专科专病门诊治疗。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心身同治,是一种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