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0-04-23蒋凤霞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13期
关键词:知识积累诗歌鉴赏学习兴趣

蒋凤霞

摘 要:古诗文记载了中国历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观赏性较强。诗歌鉴赏是初中生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其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水平要求比较高。很多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理解较弱,学习古诗文,更缺乏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过分强调技巧方法,忽视了诗歌鉴赏的本意。语文诗歌鉴赏能力需要慢慢培养,老师要从多个层次入手,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积累;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对初中生学习语文古诗文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程度,在语文成绩占很大比例。所以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把诗歌鉴赏的学习效果充分体现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困境

初中语文学习诗歌鉴赏往往最容易存在问题,是教育学者们一直关注的重点。学生鉴赏诗歌,没有思路,对诗文所蕴含的感情分析不透彻。初中学习的诗歌都是经过挑选之后才录入教材的,所蕴含的情感哲理非常重要。学生在鉴赏时需要去了解诗人的主观想法,能随便猜测。很多学生在理解诗歌时并没有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也找不到诗歌的重点词句,进入不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情感理解很容易出现错误,诗歌的内容表达也往往偏离了正确方向。而且,诗词中善用意象和典故,对学生来说,初中语文学到的诗歌典故理解困难较大。例如:李商隐《无题》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即使想象也是具体的描写,与前面诗人所说的思念相呼应,因为思念所以渴望见面。当诗人知道无法见面时,请西王母的青鸟作为使者传递思念,以神仙眷侣来表示情侣。蓬山是神话传说里仙人居住的场所,此处表示,爱人的住所,青鸟作为传递者连接诗人与对方。顺应全文,即便是无法改变不能见面的现实,也希望对方能感受到诗人的思念。但是,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知识积累薄弱,无法理解诗歌中的典故,很容易按照自己的理解偏离方向,影响了诗歌鉴赏的正确度。因此,语文课堂诗歌鉴赏需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学习诗歌的不同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一首诗的全部,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2.1强化学生知识积累

初中語文诗歌鉴赏教学需要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文言知识,接触到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基础知识,学会举一反三,从多个层面感知诗歌魅力。所以,初中生应该养成知识积累的好习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建立知识网络。例如:杜甫《春望》是初中诗歌鉴赏的经典诗篇,鉴赏诗歌时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歌创作于安禄山起兵叛唐,唐玄宗逃离京城,太子李亨继位时期,杜甫爱国心切,安顿好家属后,独自前去新朝廷却不幸被俘,因为官职太小才没有被囚禁。在第二年春天,本应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节,但长安城却一片萧索,杜甫百感交集才写下这首诗篇。了解了诗人的写作背景,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诗篇内容,前四句就写了自己的所见所感,长安的破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在国家的内心感慨。欣赏后四句则又能发现诗人内心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事的担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既表达对国家破碎的叹息,又是对家人的思念。最后一句则是描写诗人的白发,再次强调诗人的思虑越发悲壮。以诗人的生平经历为时间线,把诗歌分为不同风格种类,品味诗歌能从中感受到不同时期诗人的心里变化,与诗人的生活相对应。让学生读懂诗人的想法,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品味其内在情感,建立文学知识网络,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会鉴赏诗人的其他作品打好基础。另外,诗歌鉴赏也可以根据朝代进行知识积累,从所学的《诗经》开始一直到宋词元曲,不仅能够了解中国诗歌的变化历程,还可以感受中华文化的知识魅力,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也能为重振国学做准备。

2.2鼓励学生感悟诗歌力量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应当得到尊重,教师要明确向学生传达诗歌鉴赏的学习目标,凸显学生的课堂地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例如:温庭筠《商山早行》,整首诗没有提到“早”字,但诗人通过白霜、茅店、月等意象,把山村黎明描写的淋漓尽致,又充分体现出时间的早。古时候的旅客为了安全着想,在天色未晚的时候就住店,早上鸡叫的时候要看看天色,诗人通篇写早行,从鸡鸣声和月亮就能够感受到。茅山又是山区农村的独特意象,“鸡声茅店月”旅人夜宿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收拾行装行色匆匆的赶路。从诗歌中透露出的寒冷凄清,把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表现出来。

2.3开展丰富的诗歌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开展关于诗歌鉴赏的游戏活动,学生在游戏中提高对诗歌鉴赏的学习乐趣。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罗辑思维,还能从实践中感受诗歌内在情感,分析诗歌所蕴含的感情哲理。例如:诗歌朗诵、诗词鉴赏、诗词剧本等,交由学生自己设计比赛作品,学生在钻研比赛内容的过程中能更深层次的感受诗歌的哲理。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提高诗歌鉴赏的水平。诗歌鉴赏所需要的是学生丰富的文言知识,对诗歌感情的高度表达,通过开展丰富的游戏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习诗歌鉴赏还是要以学习兴趣为主,老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融入学习环境,从基础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用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文言知识,为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做铺垫。

参考文献:

[1]冯芹.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有效性实施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30).

[2]陈于达.提升初中古诗文鉴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9(41).

猜你喜欢

知识积累诗歌鉴赏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阅读 提高写作能力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作文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四点总结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