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对策和建议
2020-04-23丁晓黎
丁晓黎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已成为必然的趋势。青少年期刊读者以中小学生为主,与新媒体的融合有其特殊性。融合中出现的融合方式单一、版权保护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青少年期刊从业者做好编辑发行工作,利用新媒体探索多种经营方式,做好信息服务,努力解决版权问题,实现纸刊与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期刊 新媒体 融合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依托于新媒体设备的信息传播方式逐渐改变了读者的阅读方式。新媒体不仅使接收信息变得更加容易,形式也丰富多样,还可以根据读者的閱读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青少年成长于数字时代,他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跟以往的读者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加倾向于新颖便捷的多媒体阅读方式,享受新鲜有趣的资讯。
媒体数字化的大趋势对于传统纸质期刊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迫使纸刊做出转变,向互联网媒体延伸。青少年期刊作为期刊中一个重要的分类,因其读者的特殊性,面临的挑战更严峻也更复杂。如何利用好新媒体,使其成为推动青少年期刊发展的工具和抓手,使期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出版从业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青少年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
首先,融合浮于表面,不够深入。新媒体产业的持续增长,让传统纸刊意识到要以积极的态度和方式与其进行融合,很多纸刊尝试开展数字期刊出版业务,做出了数字期刊,开通了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但大多数期刊的新媒体工作止于把纸刊上的内容数字化,以电子读物的形式,通过手机、电脑、iPad等载体销售传播,并没有探索出系统的、可行的融合方式,所以效果并不理想。以公众号为例,有研究者对国内25种较为知名的青少年报刊的公众号进行了统计,发现除了极个别公众号的某些文章阅读量偶尔能超过5000次,大部分公众号的阅读量都只有500次左右,阅读量100次左右的很常见。
其次,对青少年期刊的特性考虑不充分。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学习时期,为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很多学校禁止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智能手机,家长也会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并且更多地鼓励青少年阅读纸质书刊。相当数量的青少年期刊的办刊宗旨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或辅导学生课程学习,内容以满足青少年教育需求为主,娱乐功能为辅。这些特性使得青少年杂志电子版的浏览量不高,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点击量和阅读量偏低。
最后,作品的版权问题。期刊文章的版权问题一直较为严重且解决起来比较困难,作为出版从业者,保护版权、尊重著作人权利是必须做到的。而当期刊内容以数字化形式转移到移动终端上后,期刊出版单位对于这些内容的控制和管理往往很难实现,它们很容易被复制和刻录,甚至被做成盗版期刊销售。由于网络追踪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再加上保护数字版权的法律还不成熟,维权难度也很大。如果想办法控制,对内容生产者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青少年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做好纸刊的编辑发行工作,提高期刊影响力。纸刊是期刊新媒体阵地的基础,纸刊办不好,品牌影响力有限,其新媒体账号也很难吸引太多人的关注。纸刊经过长期积累发展,大多拥有成熟的工作团队、比较完善的运营系统以及规范的管理机制,如严格的审校制度、稳定的出版周期和发行渠道等,能够保证出版物的内容品质合格、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正确,因此取得了广大读者的信任。很多纸刊在读者中有很大影响力,其权威性绝对不是新媒体短时间内可以轻易取代的。
青少年读者一方面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受限,另外在阅读教辅类书刊和补充阅读材料时,也更倾向于纸媒。所以,纸刊拥有广大的发展空间和蓬勃的生命力。因此,提高对期刊内容的重视程度,在选题、排版设计等方面提升水平和质量,积极开展营销活动,集中精力做好纸媒期刊的编辑发行仍是青少年期刊当前的工作重点。
其次,利用新媒体做好信息服务,实现期刊多种方式经营。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特征就是用户导向,而通过新媒体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增强纸质期刊的用户黏度。新媒体的一大优点在于其社交性,它使得信息传播和信息接收不再固化,而是从原来的单向传播变成互动式传播,受众不再只是被动接受消息,还可以表达自己的立场,参与讨论,甚至参与信息的生产。青少年期刊在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新媒体所发布内容与纸刊内容的差异化,重视服务,将其经营为编辑、读者线上互动的社区,带动线下活动的热度。比如通过“投票”功能,进行“最受欢迎栏目”“最喜欢的文章”等评比,收集读者意见,分析用户画像,从而在明确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做出用户更喜爱的书刊。
再次,青少年期刊可以利用手中的作者和读者资源,邀请作者举办线上讲座或为读者答疑解惑,并制作成小视频、微课等多媒体素材,通过多媒体账户发布。对于优秀学生来稿,可择优在新媒体上发表,还可考虑录制音频,制作二维码,印刷在杂志上,读者扫码即可观看或收听节目。
新媒体的配合使得期刊的内容呈现方式更加多样,达到更立体、范围更广的营销效果。期刊日常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如夏令营、冬令营、读书日活动等,也可以拍照、录像,制作成多媒体材料,发布到新媒体平台。新媒体融合需要青少年期刊从被动的内容供应商变为主动的信息服务商,编辑、营销、发行等部门多方配合,一方面丰富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另一方面拓展期刊的经营方式。
最后,明确版权问题。对于纸刊来说,文章的著作权较为明确,期刊版权的维护也较为容易。随着技术发展和新媒体产品的不断更新,版权的所属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新媒体环境下的期刊生产涉及更多版权归属人的问题,除了期刊内容的作者,期刊发布平台的开发者也享有一定的版权。一本期刊的作者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期刊生产包含对内容的加工、再制造,也包括内容的分发使用,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版权的使用和转让变得更加复杂,对内容版权保护的难度也更大了。所以,期刊内容版权的归属问题需要更加明确,对于期刊内容的授权使用,也需要明晰。
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下,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的期刊内容的生产、传播、营销等过程,都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维权部门要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构建制度明确的、版权规范的新型期刊传播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刘艳.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少儿媒体的发展之路[J].商业文化,2015(6):166.
[2] 林雪涛.移动互联时代青少年期刊品牌的多维拓展——以《课堂内外》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5(13).
[3] 葛磊.大众期刊数字化转型要点初探[J].编辑学刊,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