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个一线城市放宽车牌限购

2020-04-23杨凯奇南方周末实习生杨习得

南方周末 2020-04-23
关键词:指标疫情

南方周末记者 杨凯奇 南方周末实习生 杨习得

2020年4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车流量逐渐恢复。

新华社❘图

2020年4月15日,武汉黄鹤楼。随着复产复工的持续推进,工作日的马路上,车辆已川流不息。

新华社❘图

★业内普遍认为目前放宽限购的步子仍迈得不大:指标增加不多,拉动消费的效果有限。中国乘用车年销量多年稳定在2000万辆以上,而目前各地新增指标合计只有十多万辆,不到1%,显得杯水车薪。

政府在出手相助时,一定要避免“搭救了落后产能”。如果国Ⅵ延缓执行政策出台,就一定要明确该政策是为了帮助经销商销售库存国Ⅴ车,不能让企业“钻空子”继续生产国Ⅴ车型。

对政府来说,限购是最易见效,也最容易让老百姓看见的交通管控手段,因而可能对限购产生依赖,忽视了其他一些复杂而根本性的手段。

从结婚那年开始,深圳人郭松已经摇了3年车牌。深圳从2014年起,每年只放出约8万个购车指标。2020年3月,他和126多万人争夺2934个指标,中签率仅为0.23%。

最近,转机似乎来了,深圳2020年增加了1万个混合动力车指标,广州、上海、杭州等限购城市也增加了购车指标。全国各种购车福利百花齐放,一场罕见的卖车秀拉开大幕。

同在深圳,一名车企员工已经连续3个月没拿到绩效工资了。这一波车市下行已经延续一年半,新冠肺炎疫情吹来的寒风,迫使政府加快挽救车市的步伐。

2月,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配额的高层讯号放出;3月,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出通知,提出推动优化汽车限购措施,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4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专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放宽限购,对救市有多大作用? 是面对危机的临时措施,还是会逐渐解禁,重回交通日益拥堵、机动车尾气污染日趋严峻的老路?

放宽限购、发放补贴

据南方周末记者统计,虽花样繁多,但各地刺激汽车消费的“杀手锏”主要是放宽限购和发放购车补贴。

在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提出刺激消费政策的地区大多有自己的汽车产业,因而比较积极。

汽车产销大省广东“诚意十足”。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后,广州发放的指标从1万个/月增加到1.6万个/月,并对新能源车的使用环节给予1万元补贴。深圳此前购车需要深圳户口或缴满2年医保,新增的1万个混合动力车指标,只需持有深圳居住证。

长三角的杭州,2020年一次性增加2万个购车指标;实行指标拍卖制的上海,2020年3月较2月多发了4004个车牌,增幅达50%,中标率也从6.1%上升至8.9%,4月还要再增加2440个指标。

北京在一线城市里对指标控制最紧,但也有些风声。

3月24日,商务部官网发布了一则《北京正在研究出台刺激汽车消费措施》新闻:将针对本市无车且在轮候范围的新能源车需求家庭,上半年再释放不少于10万个购车指标;并研究推出限定在郊区行驶的专用小客车号牌。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北京市商务局官方微博第二天就向公众致歉,称以上措施是个人提出的想法,未经论证,因工作不慎被放到了网上。外界猜测这是北京市在“投石问路”,试探公众反应,亦有人认为是纯粹的乌龙事件。

除了各地的自选动作,汽车业界还在呼吁暂缓执行国Ⅵ排放标准。目前,北京、上海等16个省市已提前实行,全国统一执行的时间本来是2020年7月1日。

崔东树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疫情期间,汽车经销商有一定数量的国Ⅴ车辆滞销。同时,一些国Ⅵ车型受疫情影响,也无法及时组织上市前的车辆认证实验。

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副司长吴险峰在4月9日的发布会上表示,正在考虑国Ⅵ标准的适当延后实施,政策意见出台后,会第一时间公布。

各地的促进消费政策还相当“有的放矢”。吉林长春、湖南长株潭地区、浙江宁波、山东烟台等多地对本地企业生产的整车给予购车补贴,珠海、广州对新能源车和国Ⅵ车型进行补贴。

北京则对报废国Ⅲ车辆给予4000元-22000元的补助。“北京指标不好增加,就在存量上想办法刺激消费。”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组主任龚慧明分析,以旧换新,既能刺激消费也能降低污染排放。

多位业界人士认为,最受益的还是新能源车。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将2020年年底到期的新能源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表示,新能源车能带动一系列新兴产业,如电池、充电桩,车载电子设备等,“等于用促进汽车消费的手段带动创新,这也符合国家提倡的‘新基建中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

汽车业界:限购放开的步子迈得不大

“新放出来的指标也就是看看,(摇号)还是老样子。”在深圳,像郭松这样运气一般的是大多数。

王青认为,上千万个人和家庭在排队拿指标,说明汽车并不是没有需求,只是被限购压抑了。多放些指标就能立竿见影地提高销量,而且不会像降低购置税那样带来透支需求的效果。他估计,全国7个限购城市和海南省共积压了1800万—1900万辆的购车需求,如果能得到有效释放,将部分缓解车企目前面临的困境。

不过,业内普遍认为目前放宽限购的步子仍迈得不大:指标增加不多,拉动消费的效果有限。中国乘用车年销量多年稳定在2000万辆以上,而目前各地新增指标合计只有十多万辆,不到1%,显得杯水车薪。

对乘用车行业来说,低迷不仅仅是疫情的短期效应。根据全国乘联会数据,从2018年6月开始,中国车市持续下滑了21个月,2019年全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跌9.6%。上述深圳车企员工记得,以前住在公司宿舍,晚上能看到工厂里亮着灯、三班倒,“后面慢慢地晚上就静悄悄了”。

据海外研究机构Jato Dy-namics的报告,中国目前占全球汽车销量的29%,2019年全球汽车行业的营业利润下降了11%,主要原因是中国政策变化,包括推出国Ⅵ标准、取消新能源补贴等。

受疫情影响,全国乃至全球的车企雪上加霜,一片哀鸣。

电动汽车企业威马向媒体称,2019年未达到公司目标,因此决定取消发放年终奖,13薪也将延后到2020年6月发放。上汽大通也发布声明称,圈内流传的上汽大通薪酬调整信息,仅用于企业与工会及员工协商,尚未形成最终方案。宝马在欧洲老家和美国的工厂都因疫情关闭,仰仗着已经全面复工的沈阳工厂。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0年一季度国内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347.4万和367.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5.2%和42.4%。虽然3月的产销数据比疫情最严峻的2月翻了近四倍,但中汽协预计,二季度中国汽车市场会有较大的复苏,也难以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一位上海车企员工坦言,有工厂名义上复工了,而零部件供应商没完全复产,产能跟不上;另一原因是市场下滑严重,造了也没人买,只能停工。而后者为主导因素。

王青分析,如今不仅是消费者在疫情期间减少外出导致需求被削弱,经销商也因为要先卖掉库存,所以腾不出库容给汽车厂家生产的新车。同时还有许多4S店仍受疫情影响,尚未进入正常营业状态。“下游的闸门没打开,上游不论怎么放水,水也流不动”。

担心拥堵和污染:超大城市的谨慎

其实,为应对低迷的车市,2019年,各地限购就已经开始放开。

2019年6月,广州和深圳合计增加了18万辆指标;7月,海南省取消新能源车限购;2019年底,贵阳宣布废止《贵阳市小客车号牌管理暂行规定》,成为全面取消限购的城市。

“步子迈得大的城市,像取消限购的贵阳,对拉动车市的作用却不大明显,因为市场较小。”王青分析,目前看来,限购的两“堡垒”是北京和上海。但北京上海都非常谨慎,即便未来放宽限购,也是基于疫情对经济冲击的短期考虑,量不可能很大,对全国整个市场的影响有限。而且,王青亦指出,目前新增指标的广州、深圳、杭州,都只把新增期限设为一年,以保持政策的弹性,长期仍以总量控制为主。

北京上海这样超大城市的谨慎是有共识的。放宽限购的信号释放后,有人担心限购力度将逐渐衰弱直至取消,带来新一轮交通和环境问题。

交通状况给北京机动车新增的余地已经很小。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2019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636.5万辆,居全国首位。实际上,2016年北京决定到2020年底将全市机动车保有量控制在630万辆以内,现在即已超过这个数字。因而国家虽倡导放宽限购,北京仍迟迟未动。

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决胜之年,春节之后,虽然受到疫情影响,机动车减少上路、部分工厂停工,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依然多次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一微克”“一微克”改善空气质量的路上,北京仍然任重道远。

限购的步子迈得不大,环境增压就显得较小。“目前新增的指标数额很小,不会对空气带来太大污染。”龚慧明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如果有持续放宽限购的打算,那就一定要做好环境评估。”

饶是政府决心救车市,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一场残酷的优胜劣汰不可避免。龚慧明建议,政府在出手相助时,一定要避免“搭救了落后产能”。比如如果国Ⅵ延缓执行政策出台,就一定要明确该政策是为了帮助经销商销售库存国Ⅴ车,不能让企业“钻空子”继续生产国Ⅴ车型。

龚慧明指出,中国的汽车销量走向和GDP增速高度相关,汽车市场高度成熟的美国也是如此。因此,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才是车市近年来萎靡的主要因素,限购只是次要因素。“放宽限购除了能刺激一小部分需求外,更要看其导向意义,利用这些政策来鼓励什么类型的产品,比如新能源车和国Ⅵ车型。”

除了放开限购,别忽视了其他手段

没车的郭松们当然希望指标越多越好,但有车的人却害怕路上的车越来越多。

4月17日,高德地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等机构发布报告显示,全国交通持续复苏,近七成的城市拥堵已经基本恢复,达到2019年同期90%以上的状态,西安、深圳、无锡、广州、石家庄等城市恢复最快,已超过2019年同期的拥堵水平,杭州和上海拥堵未恢复及同期。

对政府来说,限购是最易见效,也最易让老百姓看见的交通管控手段,因而可能对限购产生依赖,忽视了其他一些复杂而根本性的手段。多位人士提醒,如果政府想进一步通过放宽限购带动车市,前提是通过改善城市交通体系,对现有机动车进行需求管理,来提升整个道路的承载力。

盖春英认为,当前影响交通效率的一个突出因素是交通执法较松弛,对加塞、违章停车等行为处罚力度不足,车辆行驶较随意。另一方面,如同北京二环内这样的繁华地段,公共停车位非常紧缺,造成车辆更多地在路上行驶,或者违规占道停放,甚至骑在人行道上。

除了严格执法外,市内停车场进行价格机制的调节也是缓解方法,“简单来说,停车收费贵一些,让确有需求的车主停着,其他不愿缴高昂费用的车主采用公共交通。”盖春英说。

新基建热潮下,增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等同于只修轨道交通,在市区建设更多公交场站(公交车专用停车场所,一般设在公交线路的起点和终点处)也许是一个方向。盖春英发现,许多公交场站设置在离城区太远太偏的地方,导致公交运营线路过长,周转效率低下。很多人哪怕两三站路都选择地铁或者打车,“就是因为怕等公交耽误时间”。

“北京的地面公交远没有发挥出自身优势,究其原因,公交场站建设严重滞后,现有场站数量严重不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盖春英说。此外,地面公交网络和地铁网络本应是相互协作,互为补充,有机整合的,但现在的情况是有些脱节。

公共交通资源配套到位后,王青提倡一种混合交通模式,即住在郊区的车主把车开到地铁站或公交站,再换乘公交进入市中心。巴黎、东京等国外大城市并不限购,却没有北京拥堵严重,就是采用这种模式。

猜你喜欢

指标疫情
疫情中的“梦境”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疫情中的我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