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产业引导乡村振兴:一个多维度的中外比较研究

2020-04-23于成漩

怀化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旅游研究发展

于成漩, 粟 娟, 王 钊, 王 艳

(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解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需求,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我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快速迅猛发展,成为大多数贫困地区支柱产业。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异军突起的新增长点,是实现农业转型,增强农村活力,实现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路径[1]。旅游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互相作用,相互关联,互生效果,在乡村治理、文化、生态以及经济等方面会产生长远影响。基于此,本文梳理并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旅游产业推动乡村建设发展的历程与意义,整合了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多维度对比分析了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在特征及政策机制、发展模式、效应与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差异,为加深和拓展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研究内容,丰富旅游管理研究的案例提供新思路与参考。

一、文献概况

笔者在CNKI中以“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进行主题检索,截至2018年12月5日检索到与本文相关的文献一万余篇。鉴于国外不同城市对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存在差异,因此在标题、摘要、关键词中以 rural tourism与 rural urbanization、rural development、rural metropolitanization、rural citification 等在外文数据库(Science Direct、Elsevier、Google Scholar等)进行联合搜索,经过归纳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将所检索出来的文献进行分类汇总,发现英文文献主要集中在 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Journal of Rural Studies、Ecological Economics等刊物上进行发表,可见相关研究成果具有行业认知度和学术权威性。通过分析发现,国外关于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研究起源较早,尤以英国、法国、日本的乡村旅游模式为典型,国内关于乡村旅游最早的研究在1990年,在2000年左右迅速升温。从数量上看,国内关于乡村旅游地的文化研究偏少,检索到“乡村旅游”主题相关的文献7 801篇,通过筛选,与本文关联的1 800余篇,“美丽乡村建设”1 624篇,“新农村建设”1 517篇,“乡村治理”563篇,“乡村振兴战略”475篇。从内容上看,乡村旅游这一标志性词语在关键词中出现频次最高,案例地的选择则多以古村落或传统村落为主,国外学者更喜欢从乡村环境载体[2]、乡村吸引物[3]等角度讨论乡村旅游内涵,而国内学者则更关注乡村旅游的资源载体、旅游产品、性质属性等方面[4-6]。从趋势上看,国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自2014年后出现下滑,而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研究在2011年前后出现下滑,随后又有所增长,并出现逐年递增趋势(如图 1)。

二、研究内容的中外比较

(一)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与意义

乡村旅游业最先是起源于欧洲。早在19世纪的20、30年代,乡村旅游业就已经被欧洲人民广泛接受,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扩展[7]。中国乡村旅游通过近40年发展,经过了萌芽、发展、拓展三个时期[8]。乡村旅游发展形式也日趋丰富,最初比较单一的“农家乐”模式发展成为现在的农业田园旅游、农家乐旅游、村落乡镇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和休闲农庄等模式[9]。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乡村旅游开始萌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快速发展,随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在20世纪90年代时,中国乡村旅游业开始兴起。早在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10](1935)就提出“乡村建设”思想和主张,后有许多学者对乡村建设的内涵、目标、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乡村旅游迅速传播,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此时期许多学者开始着重从乡村旅游的区域发展角度展开研究,乡村旅游业除了最初的农业观光,还带动了一些其他产业的发展,如民俗住宿、特色产品采购等,加之政府开始对乡村旅游业加以政策引导与支持,整体呈现出规模大、分布广和产品多等特点[11]。2002年国家旅游局颁布《农业旅游标准及考核管理办法》,政府旅游部门正式把乡村旅游纳入监管视野,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此后乡村旅游业逐渐建立成熟的体系,开始不断规范化和产业化,完成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功能的转变。

图1 国内外旅游产业推动的乡村振兴研究年谱分析

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许多国家都曾经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浪潮下,经历过乡村的衰落,而又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去推进乡村在新起点上的振兴发展[12]。国外学者对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认识经历了从“拯救欧洲乡村的乡村旅游”、“旅游业能够把地方从经济危机中拯救出来”,到“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是真实还是一个美丽的梦想”[13]。早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在工业革命爆发后,农村人口开始大量涌入城市[14],展现田园风光、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田园旅游[15]就开始萌芽,并在欧洲地区迅速得到了推广。20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开始重视并加大对乡村田园景观的保护力度及乡村人文景观的维护与修缮工作[16],并逐步走向成熟、规范。20世纪80年代后,新西兰经济调整,乡村旅游被看作是弥补农产品产量和服务业下降,提高乡村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17,18]。

(二)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旅游产业推动的乡村振兴,是以旅游产业联动发展带来经济效应、社会文化效应、生态效应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7]的过程。旅游产业推动上下游及横向产业联动,从而带来乡村劳动力回流,扩大乡村居民就业率,增加工资性收入,重构社区结构,完善乡风文明组织机制,同时通过发展低污染低耗能产业改善乡村环境,更合理规划村落空间,实现乡村减贫脱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图2)。

(三)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影响因素及政策机制

图2 旅游产业引导的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国内外研究表明,最初许多学者认为旅游产业推动的乡村振兴发展受到某一单一因素的影响[19-23],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的学者认为其受到经济、资源、文化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24-28],并表示当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其主导的驱动因素不同。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新时期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和任务,强调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深入贯彻落实,制定了相应的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我国农村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论断,把乡村旅游纳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发展乡村旅游首次成为国家战略。2017年中央1号文件在强调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时指出,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动乡村旅游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美丽乡村是乡村旅游的载体,乡村旅游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29]。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30]。此战略的提出,对城乡关系的认识从“城乡统筹”转向“城乡融合”,更加强调城乡要素的互动和城乡空间的共融[31]。从“农业优先发展”转变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到“乡村振兴”新局面,是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转变[32],这又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新机遇。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立足新时代“三农”发展新的历史定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顶层设计[33]。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四)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特征及模式

国内学术界对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的集中研究始于新世纪之后,大多通过探索其背景、概念、特征及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各国乡村旅游成长的不同协调机制下,从不同的角度对发展模式进行分类[34-37],或是在分析了乡村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互为基础导入的可行性以及需要具备的基础和条件下,探讨了两者良性互动发展的模式[38]。国内外文献表明,对于旅游产业推动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融合机制、社区参与机制、政府引导机制、政策导向机制四个方面,且产业融合方式呈现多样化。国内大多从产业融合的基础、路径和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39,40]。如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41-43]、与休闲产业融合、与茶业融合,更多的是与农业联动模式。“农家乐”是国内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展的最早形式,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通过对相关的农业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有机结合的新型产业发展方式,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43],强调以农业生产者为主体,有效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形成生产、物流、销售、餐饮、服务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途径和新手段。在中国,“坚持政府引导原则”在乡村旅游推助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作用尤其显著[44]。

纵观国外,1850年德国“市民乐园”是最早将农业与旅游业有效结合的案例,在1919年德国颁布了《市民农园法》,成为世界上最早制定法律来保护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成果的国家[45]。20世纪中期至20世纪末,世界旅游发达国家相继采取政策引导并支持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美国农业观光旅游起步较早,在1992年成立“农村旅游发展基金”,不仅对农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46],还使美国农业旅游迅速发展,出现产业集群化,逐步形成具有当地农业资源特色和以绿色旅游为主题的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体系。日本在1993年将“绿色旅游”作为日本国民的一种新生活方式提出,并在2008年首次提出“第六产业”,强调旅游业发展要立足于农业。韩国在1999年制定“农业·农村基本法”,推进“绿色旅游”[47]。法国由于本国农业出产率较低,相对较早地关注农业旅游,主要重视生态保护,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强调旅游生态环境体验,在2000年推出“国家市郊农业发展网络”。意大利推行“绿色农业旅游区”来吸引休闲度假的游客。

每个旅游发达国家都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如韩国和罗马尼亚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政府+公司”发展模式,以意大利为代表的“公司+农户”发展模式,以美国和爱尔兰为代表的“都市依托型”发展模式,以法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功能复合型”发展模式。新西兰乡村旅游发展形式大致可分为传统文化结合型、农场体验结合型和乡村自然美景结合型等三种[48]。

(五)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多元效应

1.经济效应

多数学者认同乡村旅游对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扩大就业率、推动地方经济、拯救乡村中起到的积极作用[49-52]。认同乡村旅游对村民收入增加,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3-58],我国主要围绕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吸纳农民就业、增加效应等方面[59]。尤其关注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旅游产业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和收入水平提高,富民作用显著[60,61]。在旅游收入差异与收敛效应方面,有学者发现乡村旅游发展对于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明显的收敛效应[62]。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方面,乡村旅游利用乡村资源,重构生产要素,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农村产业非农化、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有学者认为乡村旅游发展可以避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盲目性,且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完善。

2.社会文化效应

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学者开始对乡村旅游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广泛研究,集中在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治安、社会结构、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影响。许多政府机构坚信乡村旅游有助于增强当地社区自豪感、遗产保护[49-52],而某些社区居民对此并不十分赞同,澳大利亚南部高地只有5%的当地居民认为旅游会增强社区自豪感[63]。认为乡村有助于推动乡村与外界的社会文化交流是许多研究取得的共识[49,52,57,64],但当旅游者人数超过一定数量,并对乡村生活方式造成破坏时,这种文化交流的积极意义也就消失了。乡村旅游对社会结构、婚姻、家庭等的影响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一方面,因旅游收入分配不均,乡村旅游业加剧了当地社区的分化和隔阂。乡村旅游还导致犯罪率上升、人口拥挤和个人隐私被侵犯[65]。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促进了社区团结和社会结构优化,Huang(1996)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共同认同的理想乡村旅游形象,奠定了当地社区团结的新基础。Kousism(1989)认为在旅游业的影响下,希腊克里特岛内部通婚的模式已有所改变,婚姻的年龄差距增大,从业女性更加独立,因而乡村旅游对居民家庭、婚姻等具有积极影响[60]。此外,Pearce(1990)对乡村旅游主客相遇的动力机制和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我国学者主要集中旅游开发对社区居民公平感以及获得感方面的影响研究。很多学者主张乡村旅游开发中要保证社区增权。以上研究不仅使人们对乡村旅游的认识视野得以拓展,程度得以深化,而且丰富了乡村旅游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而关于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到底是“繁荣”还是“衰落”、是“原真”保护还是“创新”利用、是景观“美化”还是文化“重构”等学术争论一致存在。黄震方等[67](2018)提出重视乡村文化的科学保护、旅游活化利用、旅游村镇化与村镇旅游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乡村多元价值提升,运用社区恢复力理论构建乡村文化恢复模型。事实上,旅游开发中无论对乡土文化的保护或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乡土文化的胁迫。现有成果关注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胁迫效应测度及其影响过程与机制分析还很少见。以活化利用乡村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也不多,且不够深入。

3.生态效应

国外学者对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影响效应持两种态度:否定者认为乡村旅游不利于乡村环境的保护,大量游客的到访导致乡村景观被破坏和乡村环境的恶化[68];而支持者认为从事乡村旅游者对周围环境颇为关注,总是竭力维护乡村景观,增加环境的美学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乡村环境[69]。大部分学者都认可乡村旅游在缓解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游客对于乡村旅游地设施的占用、物资和能源的消耗,均给乡村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70]。许多学者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对乡村旅游的生态补偿方面进行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活动要素研究[71,72]、旅游业生态足迹的实证研究[73]、乡村旅游生态足迹变化研究、旅游净生态足迹研究等方面[74]。国内研究从理论研究为主逐渐过渡到了实证研究。席建超等[75](2004) 将生态足迹的研究思路引入到了旅游领域,以北京海外旅游者为例,初步探讨旅游消费生态占用。之后,出现了旅游生态足迹在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76]和旅游地的旅游生态足迹实例研究[77]。还有学者对生态视角下旅游开发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如李涛等[78](2016) 用ESDA分析方法,探讨中国沿海六大城市群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环境健康与适宜性状况,发现以产业经济环境为主导的环境健康指数“非均衡性”成为制约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瓶颈”,曹诗图等[79](2017) 从旅游生态化、生态旅游化两方面进行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探讨。廖军华等[80](2018) 提出乡村旅游需要“绿色+”理念,民族村寨旅游需以绿色开发模式保障生态平衡;以绿色标准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以绿色文化管理制度加强政府引导、规范管理;以绿色产业支撑地方特色;以绿色理念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三、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研究涉及诸多方面,由于两者在各自的发展历程、政策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国内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在研究内容上,国外在旅游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研究远早于国内,学者更注重从乡村环境载体、乡村吸引物等角度讨论乡村旅游内涵,以宏观的定性方法对乡村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研究历程、政策机制、发展模式、效应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国内学者则更关注乡村旅游的资源载体、旅游产品、性质属性、对发展模式的分类、农业、城镇化及美丽乡村建设相协调发展等方面。

在研究趋势上,国外在乡村旅游推动乡村的研究成果较为成熟,案例地均已形成适于本地的独特的发展模式,国内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但由于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支撑与引导,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和建设的强有力推手,迅速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与研究,利用旅游减贫、扶贫,实现脱贫,同时在发展模式构建过程中,对乡村资源、景观地貌的原生态保护和发展逐渐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

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内容及特点,笔者认为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设计领域多,涵盖内容广,在政策的引领下,旅游产业对乡村振兴的撬动作用不可小觑。虽学界对乡村振兴研究较少,多侧重对政策的解读,但关于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等研究成果丰富,旅游产业通过产业联动,促进劳动力回流、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就业率,学者对研究区域的经济发展关注多于其他领域。通过对国外较为成熟的案例进行分析对比发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在研究中应当多关注乡村振兴进程中旅游产业产生的社会文化效应及生态效应,注重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国内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研究在以下三方面有待深化和完善:(1)加大乡村旅游推动村寨发展的个案研究,丰富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数据与经典案例;(2) 旅游产业关联作用与联动效应有利于乡村产业链的横向扩展与纵向深入,有利于乡村产业振兴,因此进一步厘清旅游产业关联与联动的机理,尤其是分析旅游产业的空间联动效应有利于揭开推动乡村产业有效发展的黑匣子;(3) 加强对国外成功案例的剖析研究,借鉴国外理论基础,结合我国不同乡村的实际情况,展开全方位思考,进而从宏观上把握理论参考和路径选择,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旅游研究发展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