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非虚构的阅读服务研究

2020-04-23张久珍

图书馆 2020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书目图画书

崔 汭 张久珍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

“非虚构”对应的英文为Nonfiction 或Non-fiction,即“不是虚构(fiction)”,《牛津英语词典》的定义为:“非虚构是一种文章写作方式而不是虚构小说,比如历史、传记和参考书籍。非虚构与真实事件的叙事描述有关,也是一种写作类型。”[1]非虚构保证所讲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作者须在调查、实验、逻辑推演的基础上写作内容,而不是凭空想象或编造,符合非虚构写作定义的文章、图书、报告等都可以简称为“非虚构”,文章的非虚构主要指的是符合非虚构标准的出版物,即非虚构图书。

近年来,“非虚构”一词在文学领域和新闻领域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人民文学》推出了专门的“非虚构”栏目,刊载非虚构小说;一些图书评选项目中,非虚构被单独列出;一些作家明确表示自己是非虚构的写作者,还总结出专门的非虚构写作方法、创办非虚构写作机构;一些读者也宣称自己喜欢阅读非虚构作品,“非虚构”正在成为新的一类读物。美国在20 世纪60年代掀起了“非虚构”创作和阅读的热潮,此后,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文学奖等大型文学奖项都有专门的非虚构奖项,评选出了一些著名的英文非虚构作品,有关非虚构读物和非虚构阅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些新情况让人不得不关注到“非虚构”这一新兴领域。

读者需求是图书馆馆藏建设、参考咨询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图书馆作为文献组织和存贮的中心,需要根据读者需求和文献类型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馆藏资源和组织方式。非虚构创作热潮和读者对非虚构读物的偏好使得图书馆有必要关注“非虚构”这一新的文献类别,进行非虚构读物分类和馆藏资源建设,做好面向非虚构的阅读服务。

1 非虚构阅读服务兴起的背景

1.1 非虚构图书出版的振兴

非虚构阅读的兴起首先体现在非虚构图书出版的兴起。我国出版社长期以来注重对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的引进,特别是以中信出版社为首的国营出版社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在非虚构类图书的打造上下足了功夫,尤其是人物传记、经管类、励志类的图书极具市场竞争力[2]。另一方面,我国本土的非虚构图书不断涌现,不论是学者梁鸿有关梁庄的记录,还是2013年出版界突然爆发的“打工图书出版热”,这些非虚构图书“在纪实与叙事之间游走,在文学创作与现场记录之间摇摆”[3]。其特有的张力吸引了大量读者,带动形成了庞大的非虚构图书消费市场。

为了更好地反映非虚构图书的出版情况,文章选取了四种不同性质的书目,即:官方图书奖获奖书目,包括中国的三大图书类奖项——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美国的主流图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文学奖;网络读书社区——豆瓣读书年度书目;书评媒体代表——《新周刊》和《新京报》的评选书目;以及出版社代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评选书目。它们评选出的非虚构图书代表了非虚构图书出版的现状,也是图书馆可以利用的推荐书目。其中中国三大图书奖都没有专门的非虚构类,因此文章根据已有的非虚构定义对这些奖项的获奖图书进行了分类,去除文集、古籍等较难区分的作品,结果发现,非虚构图书的数量远远高出虚构图书,而且主题比较多样,历史、文化、科学等都有涉及,知识性较强。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文学奖都设有专门的非虚构类,他们评选图书的倾向大致有两种,一是社会问题的揭露和思考,比如描绘非裔美国男性困境和抨击种族主义的《在世界与我之间》(Between the World and Me),关注美国贫民被驱逐问题的《被驱逐者:美国城市的贫穷与利益》(Evicted: Poverty and Profit in the American City)。二是个人生活记录或人物传记,比如回忆作者少年时具有挑战性的冲浪生活的《野蛮时代:冲浪生活》(Barbarian Days:A Surfing Life),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著名将军卡斯特的传记《卡斯特的考验:新美国边疆的生活》(Custer’s Trials: A Life on the Frontier of a New America)。它们倾向于现实主义,不论是描写历史还是现在,都是在思考人们当下的处境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豆瓣读书的年度书目评选在文学下开设了非虚构类,分别是外国非虚构和中国非虚构,书目的主题主要是生活的记录,关注普通平淡的生活体验,比如《鱼翅与花椒》《潦草》。媒体和出版社评选的非虚构书目主要以社科和历史为主,比如《宋徽宗》《铸以代刻》。这些优秀书目是非虚构图书的代表。近年来,非虚构书目越来越多,评选出的图书也越来越多,反映出非虚构图书出版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它们正在逐渐点燃大众的非虚构阅读热情。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读者获取知识和阅读的习惯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读者被网络媒体占用的时间逐渐增多而阅读书籍的时间逐渐减少,如何让读者们重新回到图书馆阅读是图书馆界一直关心的问题。在梳理各大奖项、媒体、出版社评选的非虚构图书之后,我们发现,当前国内外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非虚构作品正在成为读者们追捧的对象,这给了图书馆推广非虚构阅读的机会。在青少年阅读领域,美国一位负责图书馆书籍采购的馆员Rob Sanderson 发现“青少年对有关介绍生活方式的非虚构图书越来越感兴趣,而这些书籍与学校课程无关”[4]。这让学者们认为在学生中推广非虚构阅读是可行的。目前的大众阅读情况和读者阅读兴趣的变化使得图书馆有必要推出新的阅读服务——非虚构阅读服务。通过非虚构阅读服务发现和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升读者的阅读素养,图书馆得以成为非虚构阅读的引领者。

1.2 图书馆开始重视非虚构阅读推广和指导

对于中国的图书馆来说,非虚构阅读是一个新的服务模块,其服务经验比较少。不过,对于非虚构阅读已经发展几十年的美国,其图书馆在非虚构阅读服务上已经做了很多有效的尝试,可以供中国的图书馆参考。

美国的学者们很早就开始尝试非虚构阅读推广和指导,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和学生的非虚构阅读,Barbara P Searle 在80年代就建议小学生应该尽早接触非虚构读物,他尝试从以下主题推广非虚构读物:假日书籍、麻烦的话题、科学事实与虚构、虚构和真实的动物、宠物护理与其他地区和人民[5]。有学者指出,游戏和基于读写能力的活动可以吸引那些不愿意阅读的读者和学生越来越多地使用非虚构文本[6]。其他推广方式还有:让学生有机会将非虚构书籍用于真实目的、带来和使用与非虚构作品主题有关的动手材料、朗读非虚构作品、让学生写自己的非虚构作品和帮助学生使用理解策略解决非虚构文本的难点等[7]。总之,使用一切方法让学生和读者接触非虚构读物、阅读非虚构读物,对于那些不愿意阅读非虚构读物的读者,有人建议使用包含大量图片的书籍或书籍的某部分,使得阅读变得容易,促进读者阅读[8]。图书馆员在读者阅读非虚构读物的过程中提供咨询和帮助是十分重要的,图书馆员首先应该明晰读者阅读非虚构读物的目的。学生视角的非虚构读物挑选和阅读可从四个方面考虑[9]:①我是否能从书中获取新的信息?②我是否对这本书感兴趣?③我能从书中学到什么?④我是否能从书中找到我问题的答案?图书馆员应从这四个方面出发为读者推荐书籍,应该考虑到读者喜欢非虚构读物的一个明确因素是它在教育或分享经验方面的特殊作用,需要考虑非虚构读物对读者的学习/体验的额外吸引力因素[10]。在具体咨询的过程中,图书馆员应该采用三部分策略来解决确定读者可能需要的问题,包括:吸引因素(也称为“读取喜欢”)——读者被要求回忆他们的书、享受和推荐与书籍相似或相关的主题、主题(也称为“阅读相关”)和作者相关[11]。确定读者需求之后,推荐就变得简单了。

1.3 图书馆初步积累了非虚构阅读服务经验

美国非虚构阅读服务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各类推荐书目工具的使用。Abby Alpert[12]总结了各种书目介绍网站,包括Allreaders、Book Bytes 等,以及非虚构奖项,包括美国书商协会奖、安万特科学书籍奖、普利策奖非虚构类等,它们都是好用的非虚构书目。Edith Campbell[13]提出三种可以快速、轻松地找到高质量的儿童非小说类书籍的工具:专业教学组织,奖项列表和网络博客。除了一些网络资源,美国图书馆界也出版了大量的非虚构推荐书目。

表 1 中的书籍展示出了非虚构书目的多样性,非虚构书目的增多代表着非虚构读物阅读推广的发展,也意味着非虚构书籍的丰富性。阅读咨询指南的大量写作既为图书馆员提供了丰富的可用于馆藏建设的非虚构书目和阅读咨询方法,也为读者提供了阅读方向,特别是一些作者关注到的有别于传统分类的新的热点书目。

表1 几种不同主题和类别的非虚构阅读咨询指南

非虚构阅读推荐方法和书目是国外非虚构阅读研究的重点,国外已经有了很多实践和研究成果,方法比较丰富多元,能够挖掘并满足读者需求,未来在非虚构读物的主题和读者隐性需要等方面会有更多的研究进展。

2 图书馆进行非虚构阅读服务的价值

2.1 促进公民终身教育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图书馆其丰富的资源可服务于公民的终身教育,同时这也是其使命和责任。图书馆因其包容的理念和平等免费开放给所有人成为公民阅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一个人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人失去了校园里安静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图书馆里丰富的资源和阅读区等阅读场所正好可以作为走出校园后进行学习的补充。图书馆需要不断宣传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以及其对终身学习的重要作用,呼吁更多的人进入图书馆提升自己,非虚构图书的阅读推广可以是一个宣传手段,读者的非虚构阅读也是一种终身学习的方式。非虚构读物的真实性和知识性保证了它可以发挥知识普及的功能,非虚构图书具有知识积累和传承的功能,读者阅读非虚构作品可以丰富自己在某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特别是科普读物,对公民科学素养和科学知识的提升十分有利,科普读物的阅读推广成为全民科普的有效途径。非虚构读物可以承担公民教育的职能,成为读者学习的资源。

2.2 拓展青少年的知识

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图书馆作为知识服务单位,有着助力青少年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对于学生来说,非虚构读物发挥了“信息书”的功能,当青少年在学习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可以从非虚构读物中找到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同时,青少年的阅读是持续的、全方位的,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一样是学习的重要渠道,课外阅读中的非虚构阅读发挥了拓展青少年知识的作用,也激发了青少年的阅读兴趣。

非虚构阅读对青少年的意义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美国共同核心国家标准协会(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itiative)是建立美国K-12 每个年级学生学习英语语言艺术和数学知识的统一标准的组织[14],其报告显示对于K-5和6—12 岁的学生来说,非虚构读物对学生学习丰富的语言、增加知识很重要[15]。美国学校图书馆联盟(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的标准V.A.1,2&3 说明学生需要探索他们的世界并提出问题,这些标准与当今出版的大量科学和自然非虚构书籍密切相关[16]。美国青少年图书馆服务协会(Young Adult Library Services Association)设立了年度青少年非虚构类优秀作品奖,以促进非虚构书籍的出版,激发更广泛的读者群体,并承认该类型的重要性[17]。

由于受到各种组织和标准的认可,非虚构的重要性受到了学者们关注。有的学者发现,在公共图书馆的流通量下降的情况下,提供信息和娱乐而非正规教育的非虚构反而在青少年图书馆中占有一席之地,因为“非虚构是接触新读者、不愿读书的读者和不使用图书馆的人的很好的工具”[18]。并且对于学生来说,阅读和阅读的内容都很重要,“学生需要经常和流利地阅读和理解信息文本,就像他们阅读的叙事文本一样,阅读非虚构作品能增加学生关于课程的背景知识,而背景知识有助于提高成绩。”[19]因此,对于学生来说,非虚构阅读是十分必要的。

2.3 为图书馆资源分类和读者服务提供新视角

非虚构类是读者对书籍的一个新分类,对于图书馆来说,图书馆目前的分类体系都是按照已有的分类法,基本上是以学科分类为主,非虚构类为图书馆提供了一种新的分类视角,图书馆是否可以使用非虚构类将图书馆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和分类还有待研究,但是图书馆可以尝试新的分类方法对部分文献进行分类,比如开设非虚构类书架,编排部分图书,进行非虚构类图书的阅读推广。图书馆关注到非虚构类,也是现实趋势,一些读者会来到图书馆寻找非虚构类读物,一些出版商会出版专门的非虚构类书籍,上游和下游的共同刺激导致图书馆不得不以非虚构的视角组织提供文献资源服务和阅读推荐。这也是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理念的体现,读者对新分类下的图书有需求,图书馆就要提供这种阅读服务。

图书馆非虚构读物的阅读推广既是读者所需,也会反作用于读者,让读者喜欢上非虚构读物。对于读者来说,有的非虚构读物记录的是现实生活,是真切的可能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读者阅读起来会有共鸣和真实体验感,更有利于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

2.4 激发读者对现实的关注

由于虚构小说的戏剧冲突更激烈,读者可能更倾向于阅读虚构作品。对于非虚构图书,他们往往会因为其严肃的论述和略显平淡的情节而放弃阅读。不过,随着创作者对非虚构写作的接受度越来越高,非虚构作品的风格变得多样,对读者的吸引力逐渐增大。

虚构小说主要的弱点是其本身的虚构性乃至架空历史让读者容易产生对内容的虚无感,其中部分情节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发生,进而让读者对作品产生距离感。而非虚构作品对真实事件的叙述会拉近读者和作品的距离。同时,真实的内容可以引发读者对现实的关注,特别是一些关于社会冲突、社会问题的非虚构读物能够引发读者对社会的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非虚构读物还让读者关注和体会别人的生活乃至社会群体的经历,增加对他人的理解、对自身的理解。激发对现实的思考,能够帮助读者深入体悟当下的生活和环境,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

3 加强图书馆非虚构阅读服务的策略

3.1 处理好非虚构与虚构的关系

著名作家王安忆认为:“非虚构就是真实地发生的事实。”[20]这个定义代表了主流观点,但“真实”标准在非虚构写作的多元发展中逐渐模糊。图书馆员如何把握非虚构与虚构的关系,与能否做好非虚构阅读服务和指导密切相关。

一些作者为了让更多读者关注和阅读非虚构读物,让非虚构读物更“好看”,尝试将文学手法加入非虚构写作中。这种尝试称作叙事型非虚构(Narrative Nonfiction)或文学非虚构(Nonfiction of Literary),它是一种文学类型,包括个人散文、回忆录、叙事报道(又名文学新闻)、表达批评性写作等子类型[21]。这种类型的非虚构读物不同于科学著作和哲学文本,它具有较强文学性,看起来更像小说[22],它更多起到宣传知识的作用,并且在文本上更接近文学作品。Mai Spijkers 认为“文学作品不是非虚构作品,但有质量的非虚构作品是文学作品”[23]。文学非虚构作品具有文学性质和一定文学价值,它基本上是一个混合体形式,是讲故事的艺术与新闻艺术的结合。它利用事实的力量和小说技巧构建一个中心叙事、设置场景、描绘多维角色,最重要的是,用引人注目的方式讲述故事,让读者想听到它[24]。这样的尝试在读者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非虚构作品的写作手法逐渐文学化,有学者因此认为非虚构的边界和其他文学类型的边界具有流动性和可塑性[21]。当然,非虚构的核心仍然在于“坚持真实”。Roy Peter Clark 认为:“在虚构和非虚构之间应该有一条坚定的界限,而不是模糊的界限,并且所有声称是非虚构的作品都应该努力达到最真实的新闻标准。”[25]这里的“新闻标准”就是对事实不进行任何改编,保持真实的内容。总之,非虚构作品的定位和界限应仍然秉持“真实”的写作,无论写作手法、表现形式的花样如何翻新,只要能够保证“真实”的作品就都是非虚构作品。

非虚构是真实的故事,是现实的写照,代表了对社会的关注。有人认为,非虚构作品逻辑性较强,更具有知识性和学习价值。有人认为,当前流行的玄幻小说、武侠小说等虚构小说的知识性较弱,在时间上是架空的,缺乏历史感,这些虚构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不真实”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中,对阅读者的现实教育意义和阅读价值较低,而阅读非虚构故事则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些观念影响了读者对读物的选择,有的读者认为阅读非虚构读物可以增长知识。但是对于更多读者来说,读物没有好坏之分,选择非虚构读物仅是因为对现实作品的渴求,被故事本身吸引,试图从别人的经历中获得共鸣。因此,在如何看待非虚构作品的问题上,我们本身不应带有任何预先的判断和偏见,而应平等对待非虚构和虚构读物。

3.2 努力获取读者的非虚构阅读需求

非虚构吸引读者的原因很多,比如读者喜欢学习新东西、沉迷于有同感的经验或事实、在传记和自传中对人进行识别和认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等[26]。对于非虚构作品的读者来说,他们阅读了一个或多个故事,获得了良好的阅读体验,得到了一些经验和知识,这对于读者来说已经足够了。他们会阅读非虚构作品,以解释谜团,回忆经验,回答问题,重述历史,以及体验作品中的非凡经历[27]。

对于读者来说,他们并不会真的严格区分什么是非虚构、什么是虚构,他们往往也不会专门提出他们要读什么书、什么类型的书这样的问题,他们进行阅读一般会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偏好,他们常问的问题是“类似某本书的书”或者“与某本书相关的书”,图书馆员在进行服务时会根据他们之前阅读的书的类型、主题、作者、体裁、情感等寻找相似的书籍。比如笔者在发现有关非虚构书推荐的微博中,读者在求推荐非虚构图书时会列举自己读过的非虚构图书,讲述对这些书的评价,表达自己的喜好,或者说明自己需要的题材、体裁甚至作品能为自己带来的情感。这些读者对自己需求的表达是图书馆需要关注的。

面对多样的读者需求问题,个性化咨询成为了解读者需求和服务读者中的重要一环,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向书目推荐,而是以问答为形式的图书馆员和读者的双向交流,图书馆员需要学会使用一定的访谈技巧,通过专门或临时的访谈对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经历、阅读方向等进行收集,从而为读者推荐书目。

另一方面,读者群体的细分化加深了读者需求的细分化,导致图书馆员要按照读者群体提供阅读推荐和指导。美国纽约市公共图书馆的馆员推荐(Staff Packs)是一个不断更新的馆员推荐书目,它将读者分为三类:儿童(Children)、青少年(Young Adult)和成年人(Adult),每一个读者群体有单独的季度书单,并且每个读者群体的书籍主题分类也是不同的,儿童群体有冒险、动物、早期读者、家庭、神话等类目,青少年的分类则变成了校园、幽默、图画小说等,到了成年人读者,则有传记和回忆录、漫画和图画小说、散文和短故事等类目。可见,纽约市公共图书馆是按照不同年龄阶段读者群体的认知和他们适合阅读的书籍来分类的,这种分类和推荐方式契合了读者需求。就非虚构读物而言,对于儿童读者,非虚构读物是激发其阅读兴趣的良好读物;对于青少年读者,非虚构读物是拓展知识面的课外阅读材料和学习中的参考资料;对于成人读者,非虚构读物可能只是作为消遣的书籍,或者继续教育的资料。可见,不同的读者阅读非虚构读物的目的不同,他们阅读非虚构读物的方式也会不同,图书馆员提供的服务方式肯定要做出改变。随着公共图书馆对“以读者为中心,以服务为工作内容”宗旨的强调,读者需求和读者的细分在未来将会是非虚构阅读服务的主要议题。

3.3 关注非虚构的细分主题

非虚构图书的主题有很多,同时,随着非虚构内容的逐渐扩展,非虚构的种类逐渐增多,这些新的种类有女性、美食、身份等等。一些热点问题,比如儿童非虚构中关于LGBTQ(性少数)群体的描述[28],以及对各种文化身份的描述、对少数群体描述的非虚构受到关注。

在知名英文书目推荐期刊Booklist上,每期几乎都会有非虚构书单,除了每年的年度非虚构书单和为青少年等专门读者群体提供的书单外,还有分主题的非虚构书单。这些主题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书单制定者收集资料的情况而定,这些书单主题多样,皆面向读者关注的领域。Booklist上的不同主题的书单有性别、体育、音乐等,它们展现出非虚构主题的多样性,比如《核心收藏:虚构和非虚构中的音乐》(Core Collection: Music in Fiction and Nonfiction)、《食物来点燃:伊壁鸠鲁非虚构的读者指南》(Food Lit: A Reader’s Guide to Epicurean Nonfiction)、《十大运动类非虚构:2018》(Top 10 Sports Nonfiction: 2018)。Booklist还会单独出版包含多种主题的非虚构书单,比如《10 大混合主题非虚构:2019》(Top 10 Diverse Nonfiction: 2019)、《十大青少年混合主题非虚构:2019》(Top 10 Diverse Nonfiction for Youth: 2019)、《10 大非虚构系列:2019》(Top 10 Series Nonfiction: 2019)等。非虚构类图书的主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非虚构的子主题不断细分刺激非虚构阅读的增长和非虚构图书市场的不断扩大。

在图书馆的场景中,图书馆员进行非虚构读物的阅读推荐时,面对知识背景参差不齐、兴趣偏好各有不同的读者,既有的分类法不一定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读者需要的是更细分的主题,需要图书馆员重新对书籍进行内容解读和分类。图书馆员推荐非虚构读物时首先考虑的是读者阅读的目的,非虚构读物的阅读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对于希望从书中查找一些信息的读者,非虚构图书是他们的“信息书”,他们仅需要从书中摘取对自己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即可。图书馆员也只需根据读者的问题找到相关内容即可,这种阅读服务的特点是快速和准确,图书馆员可以根据知识划分非虚构图书的类别,制作基于知识分类的非虚构书目。对于休闲阅读的读者,非虚构图书是他们的“娱乐书”,他们阅读仅是兴趣使然,不会特别关注书中内容的知识性或真实性,图书馆员可根据读者之前的阅读经历和读者的兴趣爱好为读者推荐相关主题的书目,图书馆员需要根据读者阅读偏好制作书目。

然而,细分书籍的主题是远远不够的,读者并不会完全按照某个主题选择阅读的书籍。Robert Burgin 在论述非虚构时提出了针对非虚构的“吸引因素”:“例证”(Example)、“阅读等级”(Reading level)、“清单”(The presence of checklists)、“测试”(The presence of tests)、“插图”(The presence of illustrations)[29]。这五个因素是对非虚构的深入解读,根据书籍的内容、包含的知识匹配读者,根据读者的知识背景、理解能力推荐书籍。阅读推广工作中可以根据读者的偏好和对文本的解读增加新的“吸引因素”,这些因素都有便于图书馆员对书籍的理解和分类,从读者目的深入到读者兴趣,从书籍功能深入到书籍结构和情感,让书籍精准匹配读者。

3.4 推进儿童非虚构阅读服务

儿童的阅读是家长和老师一直关注的焦点,面向儿童的非虚构阅读服务将会是未来图书馆非虚构阅读服务发展的主要方向。

儿童非虚构图书出版越来越兴盛,非虚构绘本、非虚构玩具书不断涌现。非虚构图画书能够通过文字、图像来传递信息,使得读者可以获得视觉上的“真实”,图画书有面向儿童的绘本和面向青少年、成人的漫画。非虚构图画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精美的非虚构图画书开始获得国内外图画书大奖,比如获得2018年凯迪克银奖的作品《大峡谷》(Grand Canyon),第五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盘中餐》。传记类和回忆录漫画早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地下漫画运动中就埋下了种子[30],比较著名的自传类漫画有《快乐家庭:一个家庭悲喜剧》(Fun Home: A Family Tragicomic)、《我们的癌症之年》(Our Cancer Year)等。除了回忆录图画书,更多的是历史和传记漫画,特别是名人传记,比如《切:一个图画传记》(Che:A Graphic Biography)[31]是古巴著名革命家切·格瓦拉(Che Guevara)的漫画传记,此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32]、路易斯·瑞尔(Louis Riel)[33]、达尔文(Charles Darwin)[34]、甘地(Mohatma Gandhi)[35]等人都有图画书传记,这充分说明了图画书传记的流行。获奖的非虚构图画书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优秀的非虚构图画书作品以及它们对科学普及、培养阅读兴趣方面的作用。

面对非虚构图画书出版的繁荣,图书馆开始关注非虚构图画书的馆藏建设,学者们也注意到了非虚构图画书的问题。Ken Irwin 调查发现,非虚构图画书虽然往往准确而且信息丰富,但它们不符合学术出版物的标准,它们在图书馆中的位置和作用是娱乐、信息以及文学研究参考源[36]。我国目前有张劼圻和李常庆[37]探究了中国法、DDC(杜威十进分类法)和LCC(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关于非虚构漫画的不同分类标准和实践。非虚构图画书在读者中有一定的市场,图书馆也有一定的收藏,非虚构图画书的种类比非虚构字书的种类少,主要有传记、科普、历史等等。

近年来,非虚构玩具书逐渐兴起。玩具书是一种针对儿童的读物,它的种类有很多,比如洞洞书、翻翻书、立体书等,王明朕[38]将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在架玩具书分为动物类、植物类、天文类、交通类等。可以看出,非虚构在玩具书中占的比例较大,它满足了儿童科普的主要需求。玩具书通过触觉、嗅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信息传递,将真实和事实传递给儿童。

非虚构阅读可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也能够增长儿童各方面的知识。面对儿童非虚构图书主题和载体的不断变化,面对儿童读者的非虚构阅读需求,图书馆需要顺应形势,把非虚构阅读作为阅读推广中的一部分,加强儿童非虚构阅读的指导,推动儿童非虚构阅读的发展。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书目图画书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神奇的图画书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中美两国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机制对比研究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赠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