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皇炮捶拳”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0-04-23张长念王继周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会友镖局传统武术

张长念,王继周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存在,然而人们理想中的“多元共存,和而不同”却并没有出现,更多的是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下,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人们所忽视,随之遗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也需要我们去重视并为之做出努力。[2]因此,笔者以著名传统武术拳种、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三皇炮捶拳为例来探究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三皇炮捶拳起源于明末清初,取义天皇、地皇、人皇,有出手如捶、发拳似炮的特点,由此得名三皇炮捶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消失在时代的浪潮中,三皇炮捶拳也随着镖局文化的消失及时代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2009年,三皇炮捶拳被列入北京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但保护传承的困境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除。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中国知网、超星读秀等诸多资料库分别以“三皇炮捶拳”“北京三皇炮捶拳”“北京传统武术”为主题词搜索纸质文献和数字期刊文献。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的研究确定理论支持。

1.2 访谈法

对三皇炮捶拳代表性传承人张凯老师、张成仁老师及其学生、徒弟进行访谈,同时还走访了北京地区了解三皇炮捶拳的民众,对石景山区文化馆负责非遗保护工作的何京江副馆长进行访谈。

受访人基本情况:张凯:三皇炮捶拳传承人,北京市三皇炮捶拳研究会名誉会长;张成仁:三皇炮捶拳传承人;何京江:石景山文化馆副书记、副馆长,负责非遗保护工作。

1.3 田野考察法

2017年9月至12月,笔者多次对三皇炮捶拳传承人进行走访,对三皇炮捶拳的训练场地、训练器材、技法、套路现场进行观察并拍摄。

2 北京市三皇炮捶拳的历史沿革

古时,由于交通的问题,远行或运输货物都会存在着危险,行程艰辛,促使保镖行业迅速发展,进而形成镖局。镖局的本质就是“收人钱财,保人免灾”。镖师们凭借高超的武艺,保护雇主的人身安全和财物。因此,若想做镖局生意必须要有三硬,即“第一:要在官府中有强硬的靠山;第二:在绿林中要有强硬的关系;第三:则是自身更要有够硬的功夫”。三者缺一不可。开镖局先要打点当地台面上的人物,下帖请官私两方有头有脸的朋友前来捧场,这个叫做“亮镖”。若是关系不够,亮不了镖,往后的生意必然难做;若是人缘不佳,亮镖时有人来踢场,手底下再没两下子硬功夫那就干脆关门算了。亮镖没出事,镖局才算立住了脚,但到底能不能出人头地,则还是要看做第一次买卖头趟镖是否能立个万字(打响名号)。[3]

根据卫聚贤所著的《山西票号史》记载,镖师之鼻祖,应当是山西人张黑五。只是因为此人面色颇黑,在家中排行第五,而又武功高强,盛名远播,所以被人称之为“神拳无敌张黑五”。[4]中国历代先后出现了十家比较有名的镖局,分别是北京顺天府的兴隆镖局;北京前门的会友镖局;河北沧州的成兴镖局;江苏苏州的玉永镖局、昌隆镖局;河南赊店的广盛镖局;山西平遥的同兴公镖局;北京珠市口的源顺镖局;河北张家口的三合镖局;河北保定的万通镖局。后人称为“中国十大镖局”。

在“中国十大镖局”中北京就占据着两家。其中一家就是在前门粮食店街西侧的“京都会友镖局”,创始人是河北省冀州市漳淮乡赵家庄人士宋彦超(字迈伦),江湖人称“神拳宋老迈”[5]。会友镖局所处地势很好。在过去,经商的人们都讲究“一步差三市”,即“地势、形势、行市”。若想买卖好做,生意兴隆,就得“三市”好。京都会友镖局这几个金匾大字高高悬挂在镖局门口正上方,显得十分威武壮观;镖局前后共有五个大院,三进的房屋,更是显得雄浑气派。张成仁老师说:“清朝晚期,北洋水师的建立者,李鸿章的宅院就是由京都会友镖局的镖师保护的,李鸿章并为镖局题字。”

说起京都会友镖局不得不提的便是“三皇炮捶拳”。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宋迈伦进京投奔神机营,以报效国家,但之后因其在官场的所见所闻,清楚地认识到了清朝政府的腐败,便决定弃官从商,在北京的前门粮食店创办“京都会友镖局”,从事保镖生涯并传授武艺。

宋迈伦规定入镖局者都要学练三皇炮捶拳。正是这个要求,使京都会友镖局逐渐依托三皇炮捶拳而扬名京城。随着镖局生意的兴隆,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习练三皇炮捶拳,从此开始了镖局和三皇炮捶的共同辉煌。“可以说三皇炮捶起源地在河北冀县,而他的发祥地应该是北京。”张凯说。

宋迈伦在京城创办京都会友镖局时,其同门师弟于连登(字金榜)的第六个儿子于鉴(字镜堂)因身体弱小,其父不肯传艺,便暗地里偷学,待于连登知晓此事已为时已晚,在临终时特意嘱托于鉴去京投奔宋迈伦进行深造并在镖局混口饭吃。来京后,宋迈伦发现于鉴因偷学多年,功架虽然不标准但早已定型,就没有让其更改,风格自成一派。后来于鉴在京都会友镖局广收门徒,传授武艺。于鉴虽说是于连登之子,可他这身功夫却得自师伯宋迈伦,故世有“于拳宋手”之说。[7]三皇炮捶拳无论是于派,还是宋派,其主体都是一家。

张凯介绍说:“于鉴曾战胜山西军阀阎锡山的副官长李德茂,扬威太原城,从此三皇炮捶传入了山西。在北京会友镖局期间,于鉴长期在前门外九门钱市传徒授艺,弟子众多,威名远播,所以于式炮捶在北京流传较广”。

3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皇炮捶拳的价值

3.1 健身、技击价值

三皇炮捶拳的拳理蕴含阴阳变化之机、刚柔相济之道。讲究“以气为主, 以力当先”,“气为君、力为臣、群臣相配乃能制胜”。要求手、眼、身、步和神、意、气、力合而为一;意念、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练拳时主张平心静气,心静神宁,所以经常从事炮捶练习,可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

三皇炮捶拳作为京都会友镖局镖师“入门”必学拳法,其技击价值不是一些切磋比试就可彰显的,而是通过一次次生死间的拼斗厮杀磨砺出来的。宋迈伦在其恩师乔鹤龄去世后三年里,便开始闭门研习平生所学,并经过整理创立了宋氏三皇炮捶拳的技击大法“夫子三拱手”绝技。“夫子三拱手”是三皇炮捶拳技击技法的总称。以“太极图势”阴阳变化为机理,讲究“磨转千遭脐不动”。技击时只顾己不顾彼,即不管对方用何种招式,只用一法就能克敌[8]。张成仁老师说:“三七步,刁、捋、打,冲天炮,进肘、跨,开花炮、泄肚插,三拱手,夫子法,外来指尖点,捋我靠身扎,入了三皇门,你打我先打”。

3.2 文化、教育价值

宋迈伦自清道光二十五年在北京开设“京都会友镖局”以来,在镖局广收门徒,传授三皇炮捶,以至于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市井小贩,无一不受其恩惠。经过时代的变迁,虽然镖局早已不在,但三皇炮捶拳作为“京都会友镖局”的看家拳,更作为一种镖局文化一直沿传至今。

三皇炮捶拳不仅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在传授技艺的过程中也充满着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意蕴,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武德。对学习者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是学习武术的一项重要内容。“未曾学艺先识理,未曾习武先明德”,正是对其很好的阐释。三皇炮捶名家李尧臣在抗日战争期间将自创的无极刀法传授给抗日军队,喜峰口战役中,学了无极刀法的大刀队,手刃鬼子近百人,追杀日寇60余里,缴获大炮18门[9]。在国家、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能够挺身而出,正是传统武德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10]

3.3 经济、商业价值

三皇炮捶拳在经济上的价值体现是间接的、隐性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长期练习可以帮助人们达到外在形体与内在机能健康和谐的目的。正如张凯所说“它是以镖师功夫继承下来沿袭至今,以技击实用为主,辅以健身养生的优秀传统拳种”,具有十分巨大的隐性经济潜能;二是三皇炮捶拳的技艺美,其自然朴素的技击之美,能够给观赏者带来独特的审美观感。可以通过承办赛事、舞台表演等来实现经济价值。

4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皇炮捶拳的保护现状

4.1 国家法律政策的保护现状

2004年8月28日我国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三皇炮捶拳于2009年成功申报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拜访张成仁老师时曾了解到,自从三皇炮捶拳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政府对三皇炮捶拳给予了很大的认可,并在经济上和物质上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目前为止在北京、衡水、丹东、太原、石家庄、邢台等地都有三皇炮捶的研究会,全国有几万人在练习。

4.2 石景山区文化馆对三皇炮捶拳的保护

在对负责非遗保护工作的何京江副馆长的访谈中了解到,石景山区文化馆对三皇炮捶拳的保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06年起,石景山区选派专业人员会同三皇炮捶拳传承人一起挖掘、整理三皇炮捶拳的所有表演动作和表演技巧,采取不同方式培养新人。2009年10月,三皇炮捶拳被列入北京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近几年更是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对三皇炮捶拳的保护工作,如:建立非遗示范公园、非遗武术进警营、非遗武术进校园、建立非遗武术传承表演队等。何京江副馆长说:“非遗保护工作要从培养民族自豪感开始,要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肩膀上,有高度、有胸怀、更要有传承保护的前瞻性。”

5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皇炮捶拳的传承现状

通过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发现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皇炮捶拳虽然受到了各级部门的重视和保护,但其传承现状仍旧不容乐观。据张凯说:北京练习三皇炮捶拳的人一直保持在数百人左右。虽然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重视程度增加了,但普及度依旧没有变化。在北京世纪城晴波园免费教授三皇炮捶拳的张成仁老师对其目前的传承现状也充满了担忧。通过拜访得知,张老师先后带了二十余学生,收为弟子的只有近十人。

5.1 三皇炮捶拳的传承方式

王岗在《传统武术保护与传承的实施路径》中提到,对于武术的传承,“口传重在授技,心授重在授法”。师傅的亲身示范,手把手教对传统武术的延续至关重要。[11]三皇炮捶拳的主要传承方式就是采用口传心授、亲身示范的方式进行传承。张凯谈到:“三皇炮捶拳只有运用口传与亲身示范相结合的传承方式才能够掌握基本方法”。然而这种传承方式的优缺点十分明显。优点是有利于因材施教,使习练者更快更有质量地掌握技术;缺点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习练人数和范围的递增,不利于三皇炮捶拳的推广和传承。

5.2 三皇炮捶拳的传承途径

三皇炮捶拳的主要传承途径是以师徒传承与家庭传承为主,这是中国最古老最原始的传承方法。这种方法使得原本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以一种类似于血缘关系的关系联系起来,比如人们经常所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12]。正是这种方法使三皇炮捶拳在前人的不断创新精进中流传了下来,而也正是因为这种最原始的方法使得三皇炮捶拳具有了制约性,不能有效地传播。《中国武术导论》一书中提到师徒传承有利于武术的整体传承,但是,因传播范围而具有局限性,也是容易失传的主要原因。[13]

6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皇炮捶拳保护与传承困境分析

6.1 政府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各国政府在保护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应当起到主导作用。[14]北京市各级政府在非遗保护传承中虽然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在经济和物质上的保障,编辑出版各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文献等等,但从目前的现状看,政府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还存在诸多欠缺。

主要是对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机构的建设不完善,尚未制定出针对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合理有效的传承发展规划。

2011年通过的《非遗法》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大法。在“第四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但通过研究和调查发现,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部门和各类媒体有关传统武术的宣传范围很小,甚至只局限于街道。

图1 三皇炮捶拳传承谱系

6.2 社会方面

要做好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除了政府主导,社会人士的广泛参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非遗的保护与开发中,社会媒体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文化项目官员卡贝丝女士认为,要注重公众教育、社区参与对非遗保护的作用。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表示:“社会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参与保护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命运。”[16]但是通过研究调查发现北京市的普通民众对于北京市的传统武术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问题都十分模糊,对于三皇炮捶拳的相关理论体系、传承制度以及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等更是不清楚,参与非遗保护的相关人员和活动更是少之又少。

通过知网文献搜索,有关三皇炮捶拳的研究很少,同时北京市武术协会以及该拳种的研究会对该拳种的发掘、研究和整理也非常不足。表现为北京市传统武术非遗项目的理论研究体系还不健全,研究成果较少。

6.3 传承人方面

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师徒传承和家庭传承这两种传承形式进行。方式过于单一[17]也影响了三皇炮捶拳的整体传承和发展。

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偏大,传承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已成为非遗传承中共性问题。目前认定的国家级传统武术的代表性传承人年龄都已50岁以上,受年龄和种种因素的影响三皇炮捶拳的传承力度相对较小。

一般性传承人传承意识薄弱。一般性传承人在非遗的传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非遗能够进行世代传承的基础和关键。三皇炮捶拳的一般性传承人的传承意识薄弱,现状令人担忧。

7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皇炮捶拳保护与传承对策

7.1 国家与政府层面

北京市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和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要提高对三皇炮捶拳的重视程度。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例如举办传统武术表演展示、知识讲座、非遗知识竞答等活动,或者创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以及利用一些民俗节日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推动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传承。

加强非遗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对于非遗专业人才的培训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

加快对非遗保护政策、法规体系的制定和完善。要根据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具体、针对性更强、操作性更简洁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具体方案。

7.2 社会层面

大众媒体在正确理解和表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影视声画等元素,通过新闻、信息报道、专题栏目、纪录片等多种形式,融知识性、通俗性、权威性、普及性于一体,发挥其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通过自媒体的方式拓展传承途径,搭建传承平台。

通过各种形式如“非遗日”的活动宣传、举办“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皇炮捶拳”传统武术相关知识讲座、举办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览展演、组织出版图书等方式,激发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唤醒市民的非遗保护意识,提高参与性。

7.3 传承人方面

制定对传承人的激励机制。市政府通过建立政策、资金等方面激励机制,鼓励传承人学习、传承,并形成常态化、系统化。

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和监督。《非遗法》中对传承人既有权利的规定,同时也有义务的规定。因此,市政府要通过政策法规保护传承人的权利。一是在各种项目活动资金上给予保障;二是政府和社会在赋予他们崇高声誉和地位的同时,也应妥善处理好传承人与其所在门派中的大多数人之间的利益分享关系,同时市政府对传承人的传承工作要进行有效监督。

通过自媒体的方式拓展传承途径,搭建传承平台。不只局限于口传心授、亲身示范这种单一的传承方式,利用自媒体的便利沟通搭建起与传承人之间的桥梁。

8 研究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1)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皇炮捶拳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内容主要为技击技法的传承、文化核心传承。传承途径主要为师徒传承和家庭传承,传承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市民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认知意识浅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3)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不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和法规体系的制定不够完善;(4)政府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目前只是处于保护阶段,并未为非遗项目的长久发展做详细规划。

8.2 建议

(1)政府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尽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和法规体系进行完善;(2)应使师徒传承、家庭传承、社会传承、学校传承、自媒体教学等多种传承方式相结合,采取多元性传承;(3)应加大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皇炮捶拳的推广与宣传力度,举行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的活动,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知识讲座,提高民众的参与性,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猜你喜欢

会友镖局传统武术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以泉会友,共享东亚文化盛世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以茶会友
镖局的变迁
古代镖局如何“送快递”
李鸿章给镖局当董事长只因慈禧太多疑
镖局:古代的保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