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相映美丽长汀老区
2020-04-23陈寿南詹鄞森
◎陈寿南 詹鄞森 文图
● 塘背农民暴动纪念碑
“老区、建设、促进”这3 个关键词,只有当我们深入福建长汀老区时,才强烈感受到它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近年来,当年的中央苏区,在各级党政领导以及老促会老同志的关心、支持下,挖掘当地红色资源、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之旅、文化之旅、生态之旅,正在成为都市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时令小雪,中国东南方的农村,依然阳光灿烂,花开树绿。我们应长汀县老促会会长王华之邀,从喧嚣的城市来到宁静的乡村,体验乡村文化、饱览山野清新之时,发现革命老区长汀,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走访了南山镇塘背村,河田镇余地村、伯湖村,四都镇汤屋村、楼子坝村等5 个革命基点村和“红军入闽第一镇”——四都镇的红军园。几天的采访、参观、调研,厚重的红色文化震撼心灵,绿翠的生态环境沁入心扉,美丽的乡村振兴蓝图,正在变成现实。
“塘背村誉称红军百战村,从1929 年3 月到1934 年红军长征前夕,这里发生了大小战斗205 次。这里还是闽西农民暴动第一村,1929 年农历十月初四,在共产党人张赤男、罗铭等人领导下,塘背及邻村700 余位农民,策应红军,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武装暴动。不到2000人的小山村,先后400多人参加红军,在册烈士250 多人。如今,村里兴建了烈士纪念群雕像和纪念馆,把农民“塘背暴动”那天,作为乡村盛大的民俗节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村党支部书记老罗意犹未尽地向我们解说。
“‘塘背暴动节’是中国唯一一个纪念红色暴动的民俗节日,今年是塘背暴动90 周年。”陪同我们的王华说,当年,他作为知青下乡就在塘背村。在县老促会的倡导支持下,村里建起了上百亩的“知青林”,成为当年28 位知青寄托乡愁、回望乡村的绿化造林基地。在老促会的挂钩帮扶下,塘背群众发展了千亩丹桂、千亩罗汉松、千亩百香果、百亩水蜜桃、百亩黄花梨等观光农业和现代农业园,村民收入大幅提高,建起了不少比城里还漂亮的小洋楼。
河田镇余地村是县老促会挂钩20 多年的革命基点村,村里有30 多位烈士和15 名失散红军、革命“五老”人员,是当年闽粤赣边纵独立第七团团部所在地。走进余地村,但见满山叠翠,新房幢幢,生机盎然。在县老促会帮扶下,该村毛竹种植从无到有,如今发展到5000 多亩,毛竹林成为村民的“小金库”。通过流转土地,发展槟榔芋产业,建起了20 多人的营销队伍,打响了槟榔芋品牌,远销广东、上海等地。全市最大的养牛场也建起来了。行走村中,有碧波湖水红色栈道、一望无际的千亩竹海,还有红色文化长廊、红军群雕、红军主题园,老区村的巨大发展变化,在这里得到最好诠释。
在开国中将傅连暲的家乡河田镇伯湖村,我们参观了赖斌等3 位大学生创办的“新农人农场”,他们流转土地500 多亩,在大棚种植火龙果、柑桔、草莓等,为村民示范,同时为贫困户提供场地、种苗、技术,指导施肥、绿色防控、保价回收等,助推村里34 户贫困户家家脱贫,户户住新房。如今,伯湖村的采摘园和农耕体验园远近闻名。
“红军长征之后,为躲避敌人‘围剿’,福建省苏维埃政府迁至海拔700 多米、四面环山的四都镇汤屋村。该村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底蕴深厚,生态优美,我们要把这里打造成长汀第二个丁屋村。”长汀县副县长、四都镇党委书记吴昊兴致勃勃地说。
2013 年,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批示拨款,修建了四都红军园,其中“红军首次入闽纪念馆”记载了红军首次入闽的足迹与实践,展示了红军首次入闽第一镇的厚重红色历史。“从众多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到红军园的策划、修建、史料收集,县老促会红色文化研究会的主动介入,功不可没。”吴昊感激地说。
● 参观红军入闽纪念馆
● 四都镇汤屋村福建省苏维埃旧址
“四都楼子坝与江西交界,是红军入闽第一村,至今还保留有红四军首次入闽时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入住的陈氏祠堂、毛泽覃烈士旧居等。这里还有红军造币厂、兵工厂、红军后方医院等革命旧址。红军长征后,敌人疯狂屠村报复,屠杀了280 多名群众,当时仅幸存1 人,我们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如今,县老促会正在帮助我们编写《楼子坝:红军入闽第一村》一书。”村支书老陈介绍说,村里有10多万亩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95%,利用生态优势,发展林产品加工、林下经济,种植优质水稻、槟榔芋、大肉黄姜等,通过红色旅游,带动乡村振兴。
“长汀县有30 多个省级、70 多个县级革命基点村,我们县老促会围绕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要求,挖掘红色资源,留存红色记忆,打造红色品牌,帮助革命基点村闯出红色之旅、生态之旅的脱贫致富新路。”长汀县老促会会长王华深有感触地说。
红绿相映乡村美,山河碧绿好风光。初心不忘跟党走,牢记使命永向前。王华说,老促会的使命,就是传承好红色基因,保护好青山绿水,让乡村旅游火起来,让村民富起来,让老区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