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大连建新工业公司的三份红色档案说起

2020-04-22张艳

兰台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解放战争

张艳

摘要  大连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近代大连》展出了解放战争时期徐万里的三份红色档案:1945年10月10日山东省渤海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徐万里开具的证明书、1949年7月1日建新工业公司颁给徐万里“生产立功运动小功”奖状、1949年8月19日东北人民解放军军工部第九办事处为徐万里开具的前赴胶东护照。这三份红色档案,涵盖了整个解放战争时期,见证了抗战胜利后山东解放区干部按照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方针挺进东北,利用苏军军事管制下的大连政治环境安定、工业基础雄厚、海运条件便利等优势,筹建大型军工生产企业,并克服技术资料有限、国民党海陆封锁的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通过劳动竞赛的方式,开展军工生产踊跃支前的事迹。

关键词  红色档案 解放战争 建新工业公司 军工生产

一、建新工业公司的红色档案

大连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近代大连》展出了三份纸质红色档案:1945年10月10日山东省渤海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徐万里开具的证明书(以下简称“身份证明书”)、1949年7月1日建新工业公司颁给徐万里“生产立功运动小功”奖状(以下简称“立功奖状”)、1949年8月19日东北人民解放军军工部第九办事处为徐万里开具的前赴胶东护照(以下简称“徐万里护照”)。这三份红色档案由徐万里的后人孙松成、孙松亭2003年捐赠给大连博物馆,历史价值重大。

“身份证明书”全文:“山东省渤海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证明书:茲有本署工商局公营商店经理徐万里同志前赴大连采购物品及接洽贸易关系、希各友邦军政机关查验放行、勿予留难、特此证明”,证明书开具人为“专员冯鼎平、副专员冯基民”,时间落款为“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十月十日(1945年10月10日)”。“身份证明书”左下角钤盖“山东省渤海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白地朱印方章一枚。该“身份证明书”反映了抗战胜利初期,山东解放区为贯彻中共发出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方针,安排干部徐万里北上大连,挺进东北的这段特殊历史。从“身份证明书”中提到的“各友邦军政机关”可知该证明书是开具给当时驻防旅大苏军的;从徐万里“公营商店经理”的身份可知,挺进东北的山东解放区干部为照顾苏联与国民党外交的方便,刻意隐瞒了身份,而乔装成政治上没有立场的商民。徐万里的“身份证明书”是抗战胜利初期中共安排胶东干部挺进东北的实物见证。

“立功奖状”全文:“徐万里同志在生产立功运动中成绩优良,经评定为小功一个,特给奖状以资纪念。”颁发单位为“建新工业公司”,颁授人为“经理朱毅、副经理李一氓、副经理张珍、副经理段子俊、职工总会主席陈一民、副主席鲁平”,颁发时间为“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七月一日(1949年7月1日)”。“立功奖状”颁授人的人名下方钤盖四方白地朱印公章,为“建新工业公司经理之章”“建新工业公司副经理章”“建新工业职工总会主席之章”“建新工业职工总会副主席章”。“立功奖状”反映了中共领导成立的建新工业公司全体员工,在解放战争时期,突破国民党对大连特殊解放区的封锁,克服资金、技术、设备短缺的障碍,开展生产“立功运动”,自力更生,积极进行军工生产支前的这段光辉历史。

“徐万里护照”的颁发单位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军工部第九办事处”,护照编号为“字第58号”,内容为“为发给护照事,兹有本部徐万里同志等贰人因公前往胶东,携带□枪□支□子弹□粒,希沿途军警验照放行”“右给徐万里收执”。签发人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军工部第九办事处“主任朱毅、政委李一氓、副主任张珍、副主任段子俊”,护照有效期限为“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八月十九日限九月二十日(1949年8月19日至9月20日)撤销”。另,该护照还钤盖了七枚印章,为白地朱印“朱毅之印”“李一氓印”“张珍之印”“段子俊印”名章;白地朱印“东北人民解放军军工部第九办事处”公章两方,其中一方为骑缝章;护照的中下部位钤盖白地蓝印1949年8月28日“水上公安局验讫”章一枚、白地朱印“边防检查”章一枚。“徐万里护照”从签发的日期来看,东北、华北、江南大部已经解放,此时正是解放军挺进华南、西南,以摧枯拉朽之势进军全中国的关键时期,而此时徐万里受建新工业公司委派前赴胶东,虽未说明具体原因和事由,但基于淮海战役、华北解放期间大连建新工业公司军工支前的光辉业绩,基于该时期大连建新工业公司庞大的生产规模和成熟的生产能力,此次徐万里的“因公”前赴胶东,仍然是关系大连军工生产支前的事宜。因而,徐万里的这份前往胶东护照,便具有了大连建新工业公司军工生产支前的证据意义,是特殊解放区大连的革命文物和红色档案。

为更好地了解该三份红色档案的文物价值,揭示红色档案背后的故事,有必要按照这三份红色档案签发的时间顺序,梳理大连建新工业公司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筹建、生产支前的历史。

二、建新工业公司的筹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8月22日,苏军进驻旅大,历经近半个世纪殖民统治的大连解放。苏联政府根据与国民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对大连进行军事管制。此时大连虽已解放,但各种反动势力依然活跃,国民党在大连发展党员,搜集情报,进行反苏反共宣传;汉奸张本正也纠集反动势力成立“大连地方治安维持会”,妄图把持地方政权;而此时的大连工厂也因日本统治的瓦解而停工停产,大连一时盗匪四起,社会秩序混乱。1945年10月初,韩光受中共中央东北局委派来连,与苏军大连警备司令部司令高兹罗夫接洽,苏军表达了希望中共派人来连,成立市委市政府并早日掌控大连的愿望。在苏军的暗中支持下,韩光于10月中旬再次来连,并按照中央东北局“抢形势”“搭架子”的要求,首先秘密成立了第一届中共大连市委员会,随后在市委的领导下,11月7日成立了大连市警察总局(后改为公安总局),11月8日成立了大连市政府,还相继建立了大连职工总会、妇联、青联、中苏友好协会等群众团体。苏军支持中共领导下的大连,经过努力并采取系列措施,迅速稳定了局势,大连成为苏军军事管制下中共实际控制的特殊解放区,政治环境趋向安定,这为军工生产的开展创造了条件[1]。

解放初期的大连,虽工厂停工,设备损坏,职工下岗,但大连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条件仍然是解放区其他城市无可堪比的。日本殖民统治大连的40年间,曾建起了大批的现代化工厂,据调查:“到1943年时,旅大工厂总数达到1825个,资金为7.36亿日元,生产额为6.13亿日元。仅从1932年到1941年这10年间,金属工业扩大21倍,机械工业扩大10倍,化学工业成倍增长。”[2]日本投降后,苏军进驻旅大,掌控了大部分的工业设备、物资,这些设备和物资后来被中共以公安总局的名义接管,为开展军工生产创造了条件。另外,作为太平洋战争物资集散地的大连,其大量存储的汽油、布匹、钢铁、化工原料等也为开展军工生产提供了原料保证。

地理上,大连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负山面海,陆路以铁路连接物产丰富的东北腹地,海路则以大连港为节点,联结华北、华东广大地区,便于军工生产原料集散,便于军工产品的对外运输。正如解放战争时期,主抓军工生产的伍修权总结的那样,“大连的条件好,有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对外交通方便……”“我们可以利用大连‘自由港的关系,同上海、天津、香港、朝鲜联系,这是最有利的条件,是北满没有的条件”[3],可见区位优势对发展军工生产的重要性。

综上,苏军管制并中共控制下大连政治环境的安定、日本统治时期奠定的近代工业基础及技术工人的充裕、负山面海的便利交通条件等,为大连军工生产的开创发展提供了可能。

1946年9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萧劲光来大连筹划后勤工作,当时山东兵工三厂厂长刘振也被派到东北搜集弹药物资,两人同时对大连生产炮弹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在初步摸清大连具备生产技术条件之后,萧劲光向党中央提出了在大连开展兵工生产的建议。1946年11月13日,朱德签署了中央军委发给各解放区的文件,指示各解放区向大连“派出干部,携带一部分资金,前往该地开办兵工厂及生产医院设备作为营业生意,除自用外,各解放区可向其订货……”[4]胶东军区于是安排刘振、吴学忱、于文祥等十几名同志前赴大连。在旅大地委支持下,组织职工抢修机器和厂房,开始了解放军生产后膛炮弹的尝试。1946年底,一条由40台机床组成的弹体生产线建成,工人们克服没有技术资料的困难,把从山东带来的七五山炮弹剖开解析,并测绘数据,以工厂库存的上千吨火车车轴钢为原料,试制出了空弹体,并把前期生产的7000多发空弹体运往胶东兵工厂装药支援前线。空弹体生产工艺的掌握,为以后建新公司的炮弹生产提供了经验。

为扩大军工生产的规模,1947年3月,华东局派朱毅同志带领60余名干部来到大连,着手筹建兵工生产基地。初来大连的朱毅在旅大地委的建议下,报请华东局批准,成立了华东财委驻大连工作委员会,“工委”下设两个委员会:一是兵工委员会,由朱毅、曹鲁负责,对外称“建新公司”,以经营化工原料、钢材、特殊钢、金属制品为掩护,从事军工生产;二是财贸委员会,负责接收和销售华东运到大连的物资;采购华东战场需要的军品;为建新公司筹措经费等[5]。

成立初期的建新公司新建了两个直属工厂:裕华工厂和宏昌工厂。裕华工厂始建于1947年5月12日,由原华中军区军械处政委吴屏周任厂长、原胶东军区后勤部刘振任副厂长,厂址位于甘井子海茂村老龙头山下(原日本人经营的三合板工厂旧址),主要承担炮弹总装任务。宏昌工厂始建于1947年6月初,由原华中局军械处副处长兼炮弹厂厂长吴运铎任厂长、杨成忠任副厂长,厂址位于甘井子老虎牙(原是日本人留下的一个采石机修所),主要承担炮弹引信的研制、生产任务。

1947年7月1日,旅大地委从苏军手中接管了满洲化学工厂、大华制钢厂、进和铁工厂、大连制罐厂等4家工厂,这四家工厂并入了建新公司,建新公司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朱毅担任经理。

三、建新公司的生产支前

1947年7月,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火炮等重型武器至关重要,而当时解放区其他兵工厂生产的炮弹不能满足战争的需求。因此,生产后膛炮弹支援前线成为当时最主要的任务。而由于技术的限制、生产设备的短缺,后膛炮弹的研制生产困难重重。为了保证前线炮弹的大量需求和炮弹的杀伤力,建新公司对产品进行认真检测[6]。1947年9月23日,裕华铁工厂厂长吴屏周、宏昌工厂厂长吴运铎亲自带队进行爆破试验。在试爆第七发炮弹时,没有按时爆炸,吴屏周、吴运铎靠近查看,此时一声巨响,炮弹爆炸了。年仅32岁的吴屏周当场牺牲,为解放战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吴运铎也身受重伤而致残。1948年秋,吴运铎在伤口未痊愈的情况下拄着拐杖回到工厂,又投身于忙碌的生产工作中。吴运铎因其忘我的工作精神而被称为“中国的保尔”。

生产全装后膛炮弹,是解放区兵工厂从来没有过的尝试,它不同于迫击炮弹这种前膛炮弹,对工艺和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为突破这一技术难关,工人们夜以继日,集思广益,在1948年1月24日,采取类似缩口的办法,用200吨水压机将药筒底部的凸缘压制成功,终于完成了全装后膛炮弹的试制任务。为纪念这一重大的技术突破,建新公司将他们自行设计生产的全装钢质后膛炮弹命名为“一二四”式炮弹。这种炮弹后来被大量生产,仅1948年就生产了23万发,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解放战争。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炮弹需求量激增。为了满足各个战场炮弹的需要,建新公司加大了炮弹的生产任务。中共旅大党组织也适时发出了“组织生产,自力更生”的口号,号召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创业,积极生产支前。大连建新公司响应旅大党组织的号召,为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开展了“生产竞赛”“创模立功”运动,按“有功有奖”的原则,制定了《生产立功条例》。在“立功创模运动”中,建新公司涌现出大批的功臣模范,仅1948年就评出“大小光荣生产功臣1382名及特等集体功1个,集体大功5个。其中评上特等功臣的2名,评上大功的有19名,评上小功2个的有136名,评上1个小功的有1214名。”[7]馆藏红色档案——“徐万里生产立功运动小功奖状”即是该时期建新公司开展“立功创模运动”的实物见证。

大连建新公司生产的军工产品大部分以海运的方式输往华东解放战场,由于国民党对大连实施了严密的海上封锁,故而军工产品的支前采取了辗转迂回的路线,先是夜晚秘密装船驶往朝鲜方向,再从朝鲜海域掉头驶往俚岛(山东半岛成山头一个小港),国民党误认为这是往来朝鲜的商船而不予刁难。如此,解放战争期间,大连建新公司的军工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往前线。据统计,解放战争期间,建新公司共“生产炮弹五十余万发,引信八十余万发,无烟火药五千余吨,迫击炮一千二百余门,还有其他各种军用品”[8]。其中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中使用的弹药大多是建新公司输送的。为此,华东解放后,陈毅亲自签发信件给旅大党委,对建新公司的军工支前表示感谢。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在总结淮海战役胜利原因时也曾说:“华东战场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华东民工的小推车和大连制造的大炮弹。”[9]

1949年6月28日,在解放战争胜局已定的情况下,中央军委对全国的军工生产提出要求:“保留必要者,提高质量、节省经费,以利恢复与发展人民经济”[10]。建新公司开始压缩军工生产规模,进行生产转型,增加镀锌铁丝、铁钉、锉刀、耐酸泵、耐酸器材、硬质合金、硫酸、锅炉等民品生产。还自行设计制造了200吨水压机、千吨油压机成套设备,生产了高压水泵、操纵活门、蒸汽压路机等。仅1949年的全年产值中,民品即占了53.7%。1950年春,东北军区军工部奉命改為东北工业部军工局,建新公司改属工业部领导,各下属工厂分别受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化工局、机械局、军工局的业务指导。同年5月,建新公司奉命停止军品生产。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9月,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下令建新公司恢复炮弹头生产,东北其他兵工厂完成装药和组装。建新公司立即将宏昌工厂与裕华工厂合并,改名八一工厂,赵俊同志任厂长,组成复工小组。1951年3月,八一工厂恢复生产,当年即生产了25万发空弹体。5月29日,中共旅大市委根据东北局指示,决定撤销建新公司党委的组织,所属各厂的党组织直接归属旅大市委领导。至此,大连建新公司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特殊解放区大连是光荣的城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托稳定的政治环境、雄厚的工业基础、优越的交通条件,艰苦创业,积极开展军工生产支前,为全国的解放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猜你喜欢

解放战争
浅议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关系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述论
渤海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蒙古文期刊特点分析
论解放战争时期桂北武装起义的历史必然性
华北解放战争中我军政治工作思想和实践初探
“小米加步枪”不能滥用
浅析解放战争时期苏联与东北铁路的关系
解放战争时期延边地区的剿匪斗争
试论解放战争时期吉林地区城市解放的特点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