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魅力在聆听中绽放
2020-04-22李建梅
李建梅
[摘 要] 音乐魅力如何在聆听中绽放?借助生活感受,展开音乐鉴赏;借助背景,领悟音乐内涵;借助故事化繁为简,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 小学音乐;古典音乐;聆听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作为音乐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听悟主动性,提升听悟层次性,又要提高音乐鉴赏力,满足听赏需求目标,让音乐魅力在聆听中绽放。
一、借助生活感受,展开音乐鉴赏
有些音乐欣赏课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样的音乐欣赏曲目,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理解感悟。
如引导学生欣赏《森林狂想曲》,在学生欣赏旋律和音效后,引导学生思考。首先假设学生来到森林,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你听到了哪些声音?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景?学生会听到熟悉的蛙鸟虫鸣,溪流淙淙。缓缓睁开眼睛,观察老师加上的声势动作,再聆听音乐,相同主题的乐段注意用相同的声势动作,这样学生很快就能辨识出乐曲的各个主题乐段,分别用ABC来标识不同乐段。乐句开始舒缓,就像动物刚从睡梦中苏醒,紧接着乐曲越来越快,动物开始活动啦!突然又出现了一段安静柔和的音乐,仿佛动物有点害羞,不一会儿音乐旋律越来越激昂,感觉动物都参与狂欢中,渐渐日落西头,动物也困倦了,各自回家,夜晚的大森林恢复平静!再引导学生听辨这美妙的音效是由小提琴、笛子、吉他、钢琴等乐器演奏的,我们也可以适时加上蛙鸣器,使音乐更加生动形象。
这样学生就能将自己带入大森林,巧妙地借助生活感受,提升音乐鉴赏能力,真正做到与音乐相融!
二、借助背景场景,领悟音乐内涵
有些音乐创作年代久远,但又比较经典,是教科书规定的欣赏类曲目。引导学生先了解音乐创作的背景,了解作者,才能更好地欣赏音乐,领悟音乐内涵。
如《山村来了售货员》是张晓峰创作于1972年的一首唢呐独奏曲。该曲以东北民歌音调为基础,描述售货员挑担上山,热情为山村民众服务的情景,是一首农村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首先引出曲子的主打乐器——唢呐,再引出乐曲的创作背景,利用各类打击乐及唢呐来演绎一首售货员进村售卖物品的故事。
引导学生分段聆听音乐,结合音乐背景,感受旋律,体会每段音乐的风格特点。首先感受售货员是怎样进村的,边播放,教师边走秧歌步,感受售货员愉悦赶路的场景,引导学生用手打十字方步,跟着老师跟着售货员一起赶路,用身体和步伐来体现赶路这一主题。接着售货员来到村头借助唢呐来吆喝,借助笛子演绎回声,学生可以用人声分高低声表达。紧接着来了很多村民,售货员跟村民们介绍物品,村民们再讨价还价,山谷渐渐热闹起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双簧表演,交流性地进行乐曲演绎,感受当时的热闹场景。大家都选购到了自己心仪的物品,与售货员告别,售货员继续赶往下一个村庄,这一段旋律跟第一段相似,但更加愉悅,可再次用走秧歌的形式表现这一主题旋律。
虽然乐曲与学生生活实际甚远,但在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熟悉了乐曲的创作背景后,再配上声势动作及主打乐器,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领悟也就更加深刻了!
三、借助故事化繁为简,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小学音乐教材中会编排一些西方经典的古典音乐赏析,这些音乐对年龄小阅历少、知识背景有局限的小学生来说,显得高深莫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有一种排斥古典音乐的情绪,我们可以借助故事,化繁为简,引领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如在欣赏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的作品《惊愕交响曲》时,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欧洲中世纪,伦敦贵妇是音乐会的常客,但她们经常听不懂海顿的音乐,只是在那里附庸风雅,每每都因为不会欣赏而瞌睡,于是海顿就创作了一部新作品,大家都想见识下这是什么音乐,会场座无虚席。乐曲第一乐章速度很快,如行云流水,轻巧流畅;第二乐章速度变慢,开始是弱起部分,变化平稳,听众们感觉跟以往作品没啥区别,便又昏昏欲睡;突然,乐队一下提高到惊雷般的声响,猛地将打盹的贵妇们吓了一跳;乐曲第三乐章小步舞曲,轻快活泼,音乐诙谐有趣;第四乐章速度继续提升,仿佛将人们带入热烈的舞池。乐曲演奏完了,海顿很快活,傻了眼的贵妇被惊醒后也哈哈大笑。此后人们就把这部作品称为《惊愕交响曲》,通过导入故事,使得学生兴趣勃勃地欣赏音乐,并将身体语言融入音乐情绪中,学生就能形象地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音乐由易到难,根据乐曲特点设计行之有效的欣赏方法,学生才会兴致勃勃地去欣赏,音乐魅力才会在聆听中绽放。
参考文献:
[1]陆海云.巧用奥尔夫教学法,构建高效小学音乐课堂[J].北方音乐,2017(7).
(责任编辑:吕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