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2020-04-22陈东虎
陈东虎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而数学是传统意义上的三大学科之一,怎样学好数学是历年来广大数学教师的基本目标,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而低年级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础,打好整个基础,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颇为重要。所以,广大数学教师,应该在新课改的政策指引下,拓展思路,努力开发出适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低年级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152-02
在當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很多老师已经紧跟新课改的教学大纲,采用了很多灵活的教学方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依然不能放松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的教学,做好低年级数学教育,需要我们老师的共同努力,在现有教学内容基础上,着力拓展更多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增加数学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下面就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方法,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角色互换,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每天放学回家,心里想的更多的是看电视,玩耍,极少数学生会主动完成当天作业。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活跃多动,爱玩的阶段,身为教师,我们如何才能让学生自愿学习,积极学习,并爱上学习呢?当我们放下教师的身份,以一个学生的姿态和他们交流互动,会不会事半功倍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尝试互换角色,来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在提高学生知识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行知识输出,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时,老师先板书加减乘除四种算法形式,如“2乘3,3乘3,4加8,5减2”等算式,通过运算,既巩固了旧知识,也为学习新知识做了准备。学生算完以后,教师列出混合算式,详细讲述混合算式的解答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混合运算要领,最后进行小型的模拟考试,全部答对的同学,可以分别上台讲解,以老师的角色给大家讲解自己的运算过程,帮助那些算错的,甚至不懂的学生拓宽思路,顺利完成了师生角色互换,在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数学课堂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学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在传统的人与人面对面的传授式教学基础上,还可以利用电脑,投影仪进行教学,老师提前准备教案,把能用图片表达的知识,都用图片展示,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也有直观的了解,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刷新了数学教学的传统认知。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时,教师在课前准备教学材料,运用多媒体分别展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每个角度所看到的具体形状有什么不同,进而提升学生的观察力,以及对立体空间的概念。此外,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展示图片,自己利用手中工具,进行组装和搭建,真实感受不同物体形状的特征,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增加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践出真知,任何学习都离不开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小学生是一个充满幻想,充满活力的群体,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引领学生多实践,多操作,把所有的想法付诸于行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达到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加与减”课程中,老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带领学生走进附近的农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如,农民伯伯收获了500根胡萝卜,王叔叔拉走了320根,李叔叔拉走了116根,最后剩下了多少根呢?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把300拆分成300和20,把116拆分成100和16,再进行运算得出结果64,通过结合身边实例,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分析,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参加义务劳动活动,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体会数字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感知力。
综上所述, 小学是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是整个数学学习生涯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需要我们广大老师共同努力,正确引导,拓展更多教学方法,并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适时进行身份转换,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加入多媒体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多参加义务活动,鼓励学生多动手,多观察,走出课堂,把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到数学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体验数学知识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吴电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趣味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102-103.
[2]魏建荣.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