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20-04-22高翠萍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思维定式创新性思维数学教学

高翠萍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承担着深化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的重任。初中生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来源于练习,其次教师应创新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创造性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性思维  思维定式  探索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148-02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不但有助于学习其他课程,还有助于学生突破性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现在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把传统教师本位推进到学生本位,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探索能力为主导去设计教学课程。初中数学课程有别于小学数学的基础性运算思维训练,也有别于高中数学复杂的抽象性思维训练,它更需要学生联系实际,创新性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勇于尝试乐于举一反三,最终能拥有创新性思维,这是数学教师教学的重点。

一、培养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意义首先是在应对解决数学难题方面。正如解决有些初中数学题,题目并未要求同一解,而是要求学生以所学知识完成对问题的探索,并且给出合理解决方案,这一点就是在提示学生以创造性的思维去解决数学问题。以做题倒逼学生专项训练创新解题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索求真是人类的天性,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学生生涯中,不断地探索问题的答案是追求真理的体现。初中生正值人生中最有探索欲望和行动能力的时期,培养其在数学当中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就是培养其直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题目的多元解法也能促使学生意识到万事答案的不唯一性,促进学生辩证地看待所有问题,积极从问题的各个方面创新性地思考,能够启发学生对数学以外的一切事物辩证地思考。在数学教学中,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承担启迪学生探索任务,如何培养他们创造性思考是本文出发点。

二、教学中培养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

1.重视教学氛围的创设

实际的教学中不难发现积极的教学氛围对教学活动的展开有正面作用。引导活跃的教学氛围有很多种方法,比如在引导学生探索创新性题目的时候,适宜先由学生提出解法,其余同学积极补充解法,鼓励提出新的解法,再由教師详细解答每一种解法的优缺点,尽量不以唯一答案应对这类题目。这样的方式是调动课堂气氛的常用办法,孩子是最容易受环境影响的,当身边同学们都踊跃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时候,不但学生能变得思维更加敏锐活跃,教师也能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2.奠定学生的良好基础

学生的学习进度或有不同,有些学生基础知识模糊不清导致提问困难,有些学生本末倒置,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就反复挑战难度过大的题目,浪费时间。这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问题,鼓励学生在实在难以解决问题时及时寻求教师帮助。从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就能判断出学习进度,有效提问是建立在学生有能力提问的基础上,日常教学中要把握好每一位学生学习进度,该牢记的知识要反复巩固,用不同层次的训练去帮助学生回忆和练习基础能力,吃透基础知识,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

3.深化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有难有易,根据其复杂程度,要求的思辨能力以及出题角度等划分难易程度。学生有充足的基础知识训练还不够,要能自主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去研究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给同学们教授如何分析题目的本身的性质,从这一点出发去寻找题目信息,解决问题。变式训练也是深化数学问题的一种方式,通过对问题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以及不同背景的改变,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习发散性思维的成长。变式训练非常考验教师的引导能力,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对课题完全吃透,提前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除了指导学生学习应完成任务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对题目的自主变式训练。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深化解题步骤的逻辑关系,强调解题步骤的原因。学生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时候,教师要能针对性地深入到每一道经典题目的解法当中,把经典题目当作案例,解析出解题的逻辑,鼓励学生“旧题新看”,尝试新的角度和新的解法。

4.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在数学问题学习和解答中,过多练习重复性的题目势必促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式,有些思维定式属于解题经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和解题能力,但辩证来看,这些解题经验有时会阻碍着学生的学习成长,教师要密切关注课堂上的反馈,及时对已出现不利于创新思考的思维定式予以纠正。比如有时出题者不严谨导致题目有解法但是并不正确,而且在学生解题当中,有着题目一定正确的思维定式,所以很多学生拿到题目就开始入手解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勇于质疑分析。批判性的思维也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方式,教师在教案中应有学生对课本知识不清晰或者质疑的提问环节,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对课本知识有感而发地提问,教师再通过引导学生批判地看待知识,最终达到对课本知识的认同和深刻理解。

总之,数学创造性思维是从实际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得来的,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思维和方式,从教师自身出发改变课堂,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创新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及创新性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方式方法,鼓励学生从课堂学习出发,把创新性思维方式带到解决生活问题当中。

参考文献:

[1]陈琛.学生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全面培养[J].赤子,2014(4):110.

[2]赵梅玲.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5(10):112.

猜你喜欢

思维定式创新性思维数学教学
创新性思维与设计方法的分析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高三学生解生物选择题时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中语文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教学方式研究
溯源创新文,纯朴立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