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趣味教学课堂的构建分析
2020-04-22马开程
马开程
【摘要】英语是小学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其自身特征的原因,影响教学的有效性,迫切需要创新英语教学模式。对此,本文将结合小学英语的内容及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探究构建趣味性课堂的方式,目的是为广大小学英语教师提供参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 趣味教学 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111-01
前言
兴趣会影响小学生的思想、行为。因此,通过构建趣味性课堂,可以增加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日常英语教学中,构建情景化课堂是实现趣味性教学的前提,如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学生角色扮演等,均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简言之,以新鲜有趣的情景氛围为基础实施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趣味性教学的本质,值得小学英语教师实践应用。
一、构建直观生动的课堂,实现趣味性教学
与抽象的知识相比,直观形象的知识内容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关注,甚至能够引发学生的喜爱。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直观生动的课堂,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以此为基础,将直观情景与抽象知识联系起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实现趣味性教学的目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视频、图片、教具等实物,将英语知识点直观呈现出来。例如:以orange、pear、apple等水果单词为主的课堂中,可以将橘子、梨、苹果等对应的水果引入课堂中。由于水果是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同时也是小学生喜欢吃的,因此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基于此,抽象的英语词汇便可以与直观的水果建立联系,并引发小学生的联想,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上的方式适用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而对于生活中不常见,或者很难带入课堂中的物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讲解car、bus、river、mountain等词汇时,无法将实物带入课堂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小汽车、公共汽车、河流、山的图片,帮助学生以直观方式记忆词汇,在降低学习难度的同时实现趣味英语教学的目标[1]。
二、注重模仿练习的氛围,增强学生主动性
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想实现构建趣味性教学课堂的目的,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模仿练习的方式,营造和谐有趣的英语课堂,帮助学习掌握英语发音技巧,提升英语表达的能力。在模仿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英语的“音”,使其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为后续的英语模仿练习奠定基础。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不过因为自控能力相对较弱,需要相应的课堂规则进行控制,以此来推动英语教学顺利进行。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搜集与英语发音相关的短视频,或者GIF图片等,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英语发音时嘴型的变化、口腔气流的变化等。这样的英语课堂中,便于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同时可以模仿图片中英语发音的嘴型变化实现英语练习。久而久之,能够有效增强小学生英语发音的标准程度,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组织小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分角色阅读,或者设计英语小短剧等,均可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了强化氛围的趣味程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模仿练习的道具,如头饰、服装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获得更多快乐。
三、积极组织趣味的活动,活跃课堂的气氛
多数小学生具有热衷游戏活动的特点,属于小学生的天性。因此,构建趣味性英语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将游戏活动加入其中,不仅可以有效活跃课堂的氛围,还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学习与数字相关的英语知识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数字英语知识后,组织学生进行“明7暗7”的游戏活动,即逢seven或者seven的倍数,小学生不能说出来而是拍一下桌子。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两个小组,然后进行“游戏比赛”。对于这样的游戏活动,小学生自然兴致高昂,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在其参加游戏活动期间,能够练习英语的发音,提高英语口语的能力。同时,基于由此活动,便于教师发现学生能力的不足,从而实现针对性教学,优化英语教学方式等。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小学生提供英语词汇的卡片,组织学生进行“你画我猜”的游戏,使学生在描述英语单词的过程中加深对词汇的认识,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彰显趣味英语课堂的本质。简言之,教师结合英语内容、学生能力等,设计不同的游戏活动,增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进而逐渐提升其英语口语能力、表达能力,深化英语教学的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受小学英语知识抽象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影响英语教学的效果。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全面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推动英语教学顺利進行,以此来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石小馨.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教学设计分析[J].教书育人,2017(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