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互动中肢体语言的作用与实践

2020-04-22林琅

教师·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师幼互动肢体语言音乐教学

林琅

摘 要:音乐教学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增强师幼互动是提升音乐教学成效的关键。肢体语言作为与幼儿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应该被引入幼儿的音乐教学中,但是在应用时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设计,这样才能在促进师幼互动的基础上,增强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理解。

关键词:音乐教学;幼儿教育;师幼互动;肢体语言

幼儿属于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理解某项事物时却很难通过语言达到良好效果,要结合肢体语言等对其进行引导才能逐步提升其理解能力。师幼互动是开展幼儿教育的核心理念,并且在师幼互动中,幼儿与教师是双向互动关系,教师不仅要通过互动让幼儿获取知识,也要从幼儿的行为中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在人与人的交流中,肢体语言会占据很大比例,原因在于肢体语言更有利于人们的理解,因此具有更高的信息传达效率。在幼儿教育中,肢体语言应该作为重点交流方式进行研究,从而可以构建出完善的“肢体语言”体系,为达到更好的“师幼互动”效果奠定基础。

一、音乐教学互动中肢体语言的作用

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引入肢体语言能够有效改善师幼互动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内容理解、拓展思维空间以及培养学习品质等四个方面。

(一)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幼儿教育中,由于幼儿尚没有培养“理性”与“自律性”,如果想要用课堂纪律来对他们进行约束,并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甚至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因此幼儿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幼儿的引导,借助幼儿“感性”思维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进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属于引导方式的一种,而肢体语言也正是利用其“直观性”来吸引幼儿的注意。比如在学唱歌曲《小手拍拍》中,教师要将这一歌曲设计为一个手指游戏,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来活动自己的手指。而在初始學习阶段,幼儿教师首先要将游戏内容演示一遍,并且还要加入一些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来模仿幼儿的形态,进而让幼儿有兴趣进行模仿;而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在逐渐熟练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促进幼儿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如教师选定参赛选手后,以“眼睛在哪里”“嘴巴在哪里”“鼻子在哪里”等歌词进行提问。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如果再加入一定的“奖励”,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能够增强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音乐教学对幼儿大脑的发育有着重要作用,音乐节奏感能够刺激幼儿的肢体活动,让其随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有研究发现,在人的大脑形成后,便会对音乐产生感觉,而这种感觉会通过肢体运动表现出来,而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同样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来对幼儿进行引导。幼儿最初始的“翩翩起舞”只是对音乐旋律与节奏的感受,而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幼儿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歌曲的含义,从而增强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比如在儿歌《两只老虎》中,教师要用肢体语言表现出老虎的形态,让幼儿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达到区分“动物”的目的,而后再让幼儿进行模仿,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明确“尾巴”与“眼睛”的区别。当然在音乐教学中,不仅包括与音乐内容密切相关的肢体语言,而且还包括一些附属性的肢体语言。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肢体语言来指挥幼儿,当教师双手打开时,幼儿会做出演唱的准备动作;当教师手心向下进行示意时,代表“暂停”;而将手掌翻转做出邀请动作时,则代表“开始”。运用肢体语言以及指导幼儿使用肢体语言能够提升师幼互动的效果,并且让幼儿学会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某些信息。

(三)能够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

肢体语言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在同一首音乐作品中,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肢体语言进行表达,而这对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有重要作用。比如在儿歌《丢手绢》中,“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中的肢体动作在幅度上会比较轻微,而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这个“放手绢”的动作会逐渐由“轻微缓和”向“迅速果断”转变,但此时的小朋友已经无暇顾及两个动作的区别,整个人都会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2]从教学过程来看,幼儿教师一般会将一节课分为多个环节来进行,而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幼儿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但其实教师并不需要刻意进行划分,因为幼儿的思维方向是很难预测的,而教师能做的是通过多种肢体语言来刺激幼儿的思维。站在幼儿的角度上,他们希望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而丰富的肢体语言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四)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肢体语言与音乐活动的结合不仅能够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增加音乐情景的“互动性”,而当这两种特性结合在一起时,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与参与兴趣。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不厌其烦地进行学习,具体到音乐活动中,则会持续地、专注地进行演唱练习。比如在《小手拍拍》的学习中,如果幼儿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则会主动跟随教师进行反复练习,并且还会主动与教师互动。幼儿有时会“三心二意”,但是当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会展现出极强的“专注性”,有时甚至会从原先的教学内容中“领悟”到新的知识,如果这种学习品质成为习惯,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肢体语言的使用不仅能够让幼儿很快学会演唱儿歌,而且还能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创造力、应对力以及持久力等多种学习品质。

二、音乐教学互动中肢体语言的实践应用

肢体语言对师幼互动的作用我们已经了解,但想要使肢体语言切实发挥作用,还需要经过严谨的设计过程,以下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肢体语言的实践应用方式。

(一)肢体语言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在肢体语言的使用中,并不能仅仅通过临场反应来做出选择,而是要经过严谨的设计过程。幼儿教师开展音乐教学之前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在确定教学重点后设计具体的肢体动作。比如在教唱《小手拍拍》这首儿歌时,要根据作品的节奏、音乐旋律、音色、曲式结构等进行肢体动作的设计,确保肢体动作能够将作品完整表现出来。但是不同的幼儿教师在进行肢体动作设计时会展现出不同的效果,并且幼儿对肢体动作的接受程度也会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肢体动作的设计时需要综合多个教师的意见,进而从不同角度对音乐作品进行呈现。[3]除此之外,肢体语言与教学内容的匹配也是为了避免“恶性”肢体语言的出现,因为有些肢体语言会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为了规避这类肢体语言,幼儿教师要“严于利己”,并且通过提升肢体语言设计中的严谨性来进行保障。

(二)确保肢体语言的形象化、生动化

在肢体语言的设计中,要以“形象化”与“生动化”为目标,然后对肢体动作的外在形象、动作结构、动作形式以及动作性质进行针对性调整。首先,在动作形象的设计中,可以分为具象设计与抽象设计两种,而这两种方式都会运用到幼儿的音乐教学中,其中具象设计重在表现一些动物、植物等形象,如“老虎”“毛驴”等,而抽象设计重在表现情感、情绪等抽象事物。其次,在动作结构的设计中,要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比如可以通过形成对称关系来提升肢体动作的表现力,另外还包括反差关系、对比关系、重复关系等类型。如果这些规律能够得到充分展现,则有利于促进肢体语言的形象化与生动化。再次,在动作形式的设计中,可以分为独立形式设计与合作形式设计,而这会涉及肢体语言综合利用的问题。从教学层面分析,幼儿在初级阶段主要接受独立形式设计,而随着教学的深入应该引入更加复杂的合作形式进行指导。最后,在动作性质的设计中,应该建立在充分了解音乐作品情绪的基础上,做到肢体动作与音乐情绪的匹配。比如有的音乐是欢快的,则要使用舒缓、跳动的动作;有的音乐是流畅的,则要使用连续性较强的动作。以上所论述的四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要结合在一起进行融合应用,这样才能保证肢体语言足够形象化与生动化,进而使幼儿充分感受肢体动作的魅力。

(三)注重肢体语言的引导性,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在音乐教学中,同一部音乐作品可以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进行表现,同理,同样的动作也能用于表现不同的音乐作品。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需要通过增强肢体语言的引导性来切实发挥作用,进而促进幼儿的积极参与。在肢体语言中,有的是用于表现音乐节奏,有的是用于表现音乐旋律,而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这些动作所代表的含义与作用也会不同,比如在表演手部“由内向外”的动作时,只需要在动作结构上做出一定改变,就能够改变动作的表现效果。[4]在学唱《吹泡泡》这首歌曲时,如果将这个动作中的“手型”变为向上托起的形态,则能够将“泡泡”的轻盈感表现出来;而在学唱《我们都是好朋友》时,如果将这个动作的打开方式变为单手,则能够将比较抽象的蓝天、绿草等形象表现出来,而这将有利于幼儿对歌曲的记忆。幼儿教师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方面,要将肢体动作与音乐作品紧密结合起来,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改变。

(四)探索更多肢体语言表现形式,提升综合利用能力

在肢体语言的类型中,包括配对式、补充式、传递式、比较式、交替式、叠加式等多种类型,而在具体的应用中,除了要对这些肢体类型进行充分利用外,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这对提升幼儿教师的综合利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实,肢体语言表现形式的增多能够进一步丰富音乐活动,从而使幼儿感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形态。比如在《雪人之舞》这首音乐作品中,教师可以设计出更加具有“韵律”感的肢体动作,让幼儿体会到“雨滴在跳舞”的感觉。

参考文献:

[1]陈正楠.幼儿园中班游戏化音乐活动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2]付丽霞.幼儿园大班体育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质量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3]刘迎润.幼儿园音乐教學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个案研究[D].鞍山:鞍山师范学院,2018.

[4]宋 颙.幼师视唱练耳教学融入音乐游戏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师幼互动肢体语言音乐教学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例谈肢体语言在Phonics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