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初中语文预习方法指导策略
2020-04-22武博文
武博文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更加注重义务教育的开展。语文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对于其他学科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当注重教学质量和效率。初中语文课堂活动中,预习是重要的环节,为语文课堂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预习中,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难以深入理解,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活动中,指导学生预习方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文章中对如何开展初中语文预习提出几点指导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预习方法 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044-01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预习是课堂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活动解决学生的疑问,在课前了解文章整体结构,体会文章中心思想。借助课堂预习活动,跟上教师教学进度。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中,教师仅仅告诉学生开展预习,但是并没有对预习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预习难以发挥其实际作用,在预习环节没有完成预习目标,预习效果比较差,影响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语文预习中,教师应当注重预习方法指导,为高效课堂构建奠定基础。
一、注重障碍性预习,逐个击破学习障碍
在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中,对课文中不够熟悉、不认识的字词和难以理解的语句进行标记,教师结合学生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重点字词意义理解,突破文章背景知识难点,逐个击破学习障碍,掌握字词读音,理解语文重点语句。初中语文日常学习中,错别字、误用字词等现象较多,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当灵活利用障碍性预习方法,结合课文内容设计读课文、辩字词以及总结内容等问题,引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击破字词、课文中的学习掌握。
例如,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相应的预习习题,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字词,了解课文中的内容和主题。
1.给下列词语注音:瘫痪( )、暴怒( )、捶打( )、侍弄( )、烂漫(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词义:沉寂( )、憔悴( )、絮叨( )、诀别( )、喜出望外( )
3.文章中主要围绕哪几件事来描述母亲对儿子的爱?
初中语文课堂预习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预习习题,指导学生开展障碍性预习,帮助学生逐个突破学习难点和障碍,提高预习学习的有效性。
二、加强感受性预习,整体体会文章内容
初中语文课堂预习中,开展感受性预习活动,主要是以课文反复阅读作为基础,结合教师的指导性预习方法,从整体上对文本结构进行感知,准确把握文章的思路。通过感受性预习活动,教师向学生列出相应的文体类型,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如记叙文中将事件和人物有效结合,抒发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一些文章是按照时间发展进行结构划分等。通过这样的指导方式,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内容,提高预习效果。
例如,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中,作为一篇抒情性散文,结合景物特点和象征意义表达作者的情感。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对文章结构布局进行分析和感受,从整体把握文章思想。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指导学生从赏花——忆花——思花结构进行思考,掌握景物描写特点,体会文章中对生命的赞美,鼓励人们珍爱生命。教师指导学生预习中,让学生思考每个段落中从哪些方面对紫藤萝进行描绘,主要描述紫藤萝的哪些特点?主要采取哪些修辞方式?初中语文课堂预习中,通过预习方法指导开展感受性预习,从整体上对课文进行感知。
三、开展发现性预习,感悟文章内涵和情感
在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开展发现性预习活动,以文本内容整体感知作为基础,指导学生阅读和鉴赏,深入探究文本主题思想、了解文本语言特色,掌握文章写作方式,深入体会文章情感,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培养学生语文素養。在发现性预习中,指导学生摘抄佳句,找出文本疑惑,借助这样的预习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对文本中的重要语句和精彩段落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见解,加深课文内涵和主题的理解,为学生写作积累素材。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对文本文字和语言进行分析,体会文本中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生活,感受人生的真谛。
例如,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最后的讲演》的教学中,整篇演讲词中使用很多种句式,采取多样化的修辞方式,使得语言更加具有感染力,增强论辩的力量。如感叹句:“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这些感叹句对英烈和人民力量的赞颂;“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则揭露出敌人的罪行等。通过预习活动,让学生对感叹句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进行探究,体会文本的思想内涵。
四、结语
初中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当重视预习活动的开展,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策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预习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构建。初中语文课堂预习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障碍性预习、感受性预习和发现性预习方法,提高课堂预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胡佑菊.浅谈初中语文预习方法指导[J].新课程(中学), 2016(1).
[2]陈志刚.初中语文课前预习指导方法探究[J].内蒙古教育, 2014(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