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境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2020-04-22高凌
高凌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040-02
情境教学法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借助语言、音乐以及实物等手段,创设特定的环境,教学对象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制造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环境的生动活跃情境,并将学生积极地引入到情境之中,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于此同时,学生的情感,思维也会积极的调动,碰撞中产生更深刻的认知,更好的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草原》是老舍先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当时的真实感受写下的一篇访问记。文中记录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被那里美丽的景色,热情的同胞所吸引很感动。在进一步接触的过程中,作者对于美景,对于“美人”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蒙古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情义。文中,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草原的美丽风光。我用了情境教学法六种途径中的三种,音乐渲染、图片展示及体会优美语言的辅助课件下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领略草原的美景。
首先我通过播放体现草原辽阔风光的歌曲《蒙古人》,并出示草原的图片,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感觉草原的美,音乐不可触摸,不可见,但它可以给人的是直接的感性认识。再配上图片的可视性,以视觉的冲击力把学生吸引到辽阔美丽的草原中,了解草原的宏观特点,民族特色。这种初步的宏观认识可以拉近学生和草原的距离,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情景就此创设)。
之后用图片再现情境,能够把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的呈现给学生,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容易理解,易于接受。出来图片的“形”之外,还需要有“境”,才能形境结合,激发学生的感官。
课文第一段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草原的美。课文从草原的大、绿来表现草原的美,描写了草原的空气、天空、小丘、平地、羊群等等,这都是从视觉方面来说。最后通过直观与语言描绘相结合,反复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熟读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还对文中的句子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体会到语言在传情达意时,字词的选择上是很关键的,不同的字词表达不同的意思。也不借助感性的画面内容直观场境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由景及人,感受另一番景象)
师:草原的美景,美不胜收,但是我感触更加深刻的则是草原上的人们,他们热情,美好。现在让我们再一次来到草原上,试一试,会不会有另外一番“风味”呢?请大家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想。
生1:这部分说形容的是草原人们在热情的迎接。
师:你是从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
生1: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很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生2:像一阵风吹来似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服,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生3: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通过回顾,重温辽阔草原美丽风景,激发学习兴趣。抓住这句话感受草原的宽广和草原行车的洒脱。热情的蒙古人民穿着着盛装,策马奔腾而来,和他们握住的手,总是暖暖的,久久的不愿分开,握握手,笑一笑。(情感升华,体会蒙汉情深)
师:草原上的景,草原上的人都是那么富有魅力,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课文的最后两段,感受一些离别的激动场面。(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师: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句子。
生1: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师:主人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招待宾客的句子。
生2: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师:干部和老翁这些有身份的人给客人敬酒的过程。
生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师:哪些句子是描写鄂温克姑娘们和客人们唱歌的。
生4: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师: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投影出示)
生:表达了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下,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在《草原》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创设了比较接近课文的情境,成功的让学生走进课文,让学生去体会。虽然学生大多数没有去过草原,没有亲自去体验过草原的辽阔与壮美。但教学过程中呈現的草原的景色,给了学生很大的听觉和视觉的冲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的过程,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的去体会、去理解。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注重学生的亲身感受,这样的情境创设才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文中所写的景与所表达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