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养下低年级寓言类文本教学策略谈

2020-04-22庄硕硕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4期
关键词:同课异构低年级教学策略

庄硕硕

[摘要]在低年级寓言类文本的教学中,教师应时刻站在儿童的立场进行三个方面的思考:儿童寓言类课文的教学价值在哪里?如何顺应儿童的童真思维揭示课文主题?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童趣的生活方式?教师结合寓言类文本短小有趣的特点,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童心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轻松愉悦的“儿童语文”乐园中不断生长:

[关键词]低年级;寓言类文本;同课异构;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0-0067-02

在低年级寓言教学中,我们应从儿童的视野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去感受形象,进行思考,领悟寓意,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本文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一课为例,对同课异构的两节课进行比较分析,给出了寓言类文本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儿童寓言类课文的教学价值在哪里?

教学价值就是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就是要明确“教什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形成来自语文知识,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以及口语交际的能力,并将语文情感、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等要素渗透在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培养过程中。儿童寓言类文本的教学也不例外,作为儿童文学作品,其教学价值在于感悟和体味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儿童文学作品独特的人文内涵,并在这一过程中识字词、学段篇,积累语言文字,学习表达方法,习得读书方法,养成读书习惯,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

二、如何顺应儿童的童真思维揭示课文主题?

【教学片断1】

师: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个农夫做错了什么事?

生1:他不按照禾苗生长的规律做事。

师:虽然这个农夫主观愿望很好,但是他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颗一颗往高里拔,最终禾苗都枯死了。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一下,农夫“巴望”禾苗生长,然后做了哪些事?

生2:像课文里说的那样,“天天到田边去看”“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想个办法帮它们长”“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师:这个农夫觉得自己的禾苗长得慢,就把禾苗拔高,结果禾苗全死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3:因为他做事一点也不动脑,太急于求成了,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结果把事情办坏了。

生4:事物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如果不按照规律做事,那么结果必然会适得其反。

师:说得对。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仅凭自己的主观愿望,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教学片断2】

师:农夫想出了哪种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

生1: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师:结果如何?

生2:呀!禾苗全都枯死了。

师:他究竟在哪些地方做错了呢?

生3:农夫以为把禾苗往高里拔,禾苗就会长高。

生4:农夫拔高了禾苗,损伤了禾苗的根,所以禾苗就枯死了。

师:说得很好。同学们,其实无论是种禾苗,还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太着急,不然会办不好,明白了吗?

生:明——白——

(生回答的语气不够坚定,似乎还没有完全明白)

对比以上两种教法,在教学片段1中,学生用成人的逻辑思维以及概括、精练的语言回答问题,这其实不是低年级学生所能做到的。这显然不是真实的教学,更多的是授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做的精心安排,事先把准备好的标准答案告诉了学生,课堂上明显有表演的痕迹,这在公开课上经常见到。笔者更倾向于片段2的教学,虽然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但这却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思维特征。学生的回答没有了成年人思维的影子,那些精辟、富有哲理的说辞少了,这才是低年级学生所能达到的思维水平。

语文教学应基于儿童的身心特点,力求让学生凭借直观、具体、形象的童真思维去领悟课文主旨,而不应按成人的思维逻辑,把抽象的概念和理性的判断直接灌输给学生。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以生为本,还原童真思维,这样才能达成教学目标。

三、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童趣的生活方式?

【教学片断1】

师:同学们还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生1:有《亡羊补牢》《坐井观天》等。

师:说得好。请大家仔细思考一下,什么是寓言?

生2:寓言是通过讲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的小短文。

师:回答得很好。下面,我请大家先来看一幅插图,讲一讲这幅插图都说了哪些内容?

(生自由說)

师:说得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寓言《揠苗助长》。“揠”和“助”分别是什么意思?这则寓言又是什么意思?

生3:揠,拔;助,帮助。

生4:“揠苗助长”就是拔起禾苗帮助它生长。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思考一下,这篇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些什么?

【教学片断2】

环节一:引入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一片碧绿的稻田里,有一位农夫,正焦急地在那儿不停地转来转去,嘴里还不时地自言自语,他在做什么呢?大家想不想去看看?

生:想!(全班齐声回答)

环节二:身临其境,体味心情。

师:农夫和他的儿子急急忙忙地跑到稻田里,看到禾苗都枯死了。农夫此刻的心情会如何?

生1:伤心。

生2:郁闷。

师:这是为何呢?

生3:我原来想帮助禾苗快点生长,可没想到,好心却办了坏事。

生4:嗨,白忙活了一阵,真令人失望!

生5:这下糟糕了,禾苗长不成稻谷了!

环节三:角色替换,阐明道理。

师:是的,农夫能不伤心郁闷吗?可是农夫怎么也想不通,禾苗看上去明显长高了许多,为什么会枯死了呢?假如你是他的儿子,你会如何给你的父亲讲明白其中的道理呢?

师:接下来,老师请两个同学扮演父亲和儿子。

(生交流后,师请两个学生上台演示)

父:禾苗看上去明显长高了许多,为什么会枯死了呢?

子:禾苗的根被你拔出来了,它吸收不到水分和土壤里的养料,当然会干枯死啦。

父:那赶紧给禾苗浇点水,它就会活过来了。

子:禾苗是靠根吸收水分和养料渐渐长大的,现在根都干枯死啦,浇多少水也没有用啦。

父:唉!我辛辛苦苦地想办法帮助它长大,原来是错误的?

子:你这是在逼禾苗快点长大,而不是在帮助禾苗长大。

师:同学们说说,这位农夫应该用什么办法才能帮助禾苗长大呢?

生6:可以给禾苗浇水、施肥、拔草、除虫。

生7:平时要多看一些书,了解科学种田的知识。

环节四:拓展延伸,以学促用。

师:老师有个亲戚的孩子叫明明,他爸爸总是望子成龙,一到节假日,不是叫他上英语补习班,就是让他上书法班和器乐班,明明一点儿自由活动时间都没有。同学们,有谁能用刚刚学过的《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来劝导他的爸爸?

(生自由交流与讨论)

生8:叔叔,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您给明明报了许多的补习班,反而会让他产生厌学情绪,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都没学好。您这样做,也是揠苗助长啊!

上述片段1是一种惯例的教学方法,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我们显然看不出其中有关注儿童的内心体验和期待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显得单调、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而在片段2的教学中,教师融入了游戏教学,并设计了四个游戏环节,巧妙地把学习任务转化为游戏任务。第一环节,教师在巧设悬念,向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把学生带入了游戏情境中,让学生充当游戏者进入文本学习,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第二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特定的情境中,并通过想象来还原文本中的角色,使学生实现了与文本人物的心灵对话与情感交流;第三环节,借助角色扮演,生动再现文本情境,学生亲身体验到文本所描写的生活,从而达成了在游戏中完成学习的教学目标;第四环节,当学生已能初步借助直觉、形象思维朦胧地意会这则故事的道理后,教师則引导学生借助劝导明明的父亲,把生活中类似的事件联系到一起,让学生学会在实际中运用,从而达成在游戏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

在强调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必须从注入式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按照小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结合儿童寓言类文本短小有趣的特点,构建更加开放而有活力的童心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轻松愉悦的“儿童语文”乐园中逐渐生长。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同课异构低年级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