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教学理念下自闭症学生绘画教学的实践探索
——基于三名自闭症学生的个案考察
2020-04-22晏春霞
晏春霞
(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江西 九江 332000)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扩大了招生范围,自闭症学生几乎占培智部学生的三分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他们很难集中精力静坐、听讲、按照指令做作业,常常会出现适应障碍和各种情绪行为问题,如脱鞋、哭闹、游走、自伤、攻击、自言自语、摇晃敲打桌椅等,给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造成极大困难。[1]为解决这一难题,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了校级“自闭症教育康复研究中心”,以“生态化教育干预”理念为核心,进行生态化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认真探索符合自闭症学生特征、满足其教育需要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本文是在生态化理念下,根据自闭症学生身心特点对绘画课程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能为教师、家长及临床人员在自闭症学生绘画教学方面提供借鉴。
二、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通过对家长及学生任课教师的深入访谈和运用结构化的评估表(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个案生态化评估表)进行详细的生态化评估,考虑学生的兴趣、现有能力、发展需要等因素成立了由4名自闭症和3名智力障碍儿童组成的绘画与手工组,并对其中的3名自闭症学生进行重点观察记录。
学生甲,现7岁,入学一年,对绘画有着强烈的兴趣,认识常用的绘画工具和常见的颜色,但对线条(曲线、弧线等)、形状、色彩、空间等基本造型元素的认识和理解尚不深刻;能在画一画、涂一涂等活动中,获得快乐体验,但不能运用对称、对比等形式原理进行绘画;对文字和形状特别敏感,有一段短期的绘画课程培训班经历,能够将图片内容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出来(见图1、图2),能够用单个的词汇进行口语表达,与熟人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如:问好);情绪波动较大,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兴奋时,伴随着大量无意义的语言;集体意识较差,课堂共同注意能力及规则意识差,经常随意走动,影响课堂教学的有序且持续进行。
图1 学生甲的绘画
图2 学生甲的绘画
学生乙,现8岁,入学一年,在绘画与手工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已经掌握了常用的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绘画;握笔书写较用力,书写的文字和线条如电脑印刷体(见图3、图4);存在严重的注意力缺陷,注意力转移困难;对教师的语言指令较少理会,较难参与集体课堂,情绪不稳定,易激怒,被激怒时会出现攻击性行为;行为刻板,对同一性过分执着。
图3 学生乙的绘画
图4 学生乙的绘画
学生丙,今年9岁,入学两年,在绘画与手工方面同样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尤其喜爱绘制各国国旗,已初步了解简单的形状、颜色、绘画材料与工具的用途,能够进行简单地仿画(见图5)。
图5 学生丙的绘画
在绘画过程中,学生丙观察、对比等意识较弱,容易遗漏,在提示下才能完成整幅作品;语言理解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较前两位学生好,手部动作基本协调,但注意力不集中,无聊或者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时玩口水鼻涕,较少主动关注视频媒体和教师在黑板上的示范,在课堂导入和作品评价环节常常表现出游离状态。
通过对以上三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现有能力、兴趣需要等)进行分析与汇总,再结合家长的期望、家庭环境等情况,制定了长短期目标。长期目标:通过绘画教学促进感知-运动、概念-逻辑、语言-沟通、情绪与行为领域的整体发展,重点提升其绘画能力、语言表达沟通能力与情绪稳定性,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短期目标:感知-运动方面,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视觉感知能力(包括:比较色彩、构图等)以及工具操作(包括:刀、剪刀、蜡笔等的使用)能力;概念-逻辑方面,能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造型元素,学会运用对称、重复等原理进行造型活动;语言-沟通方面,能用常用词语和词组表达需求与心情,并简单描述自己的作品;情绪与行为方面,增加有意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提升课堂的共同关注能力,提高情绪稳定性,减少不良行为次数,增加听从指令的次数。
三、自闭症绘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1.教学目标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化”教学理念,立足于自闭症学生的特点、兴趣、发展需要,结合生活实际,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事物为题材,使用简单绘画、卡纸等材料进行涂画和制作,运用视频观摩、教师示范、练习和渗透、展示与评价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体验、操作过程中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视觉、观察、绘画与手工制作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审美情趣;同时有助于学生稳定情绪,提高沟通表达能力,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2.教学内容
美国著名的绘画教育家加登纳说过:“2岁的孩子抓起一支粉笔在其遇到的任何东西的表面上起劲地涂抹着。3岁的孩子则画出大量的集合形状,其中包括谜一般的曼陀罗形状,把一个十字型置于圆圈的方块中。4-5岁的孩子则在再现对象方面进行不断地创作和再创作。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儿童绘画经历了他们自身的一个完整的生命循环。”[3]为此,大多数学者将普通儿童的绘画发展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想象期、写实期。
依照普通儿童绘画发展过程和自闭症学生目前的兴趣和能力水平,教师选取了象征期和图式期两阶段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我们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物品作为绘画对象,形成了学习用品主题:橡皮擦、铅笔、文具盒等;生活用品主题:牙刷、牙膏、水杯、瓶子等;交通工具主题:自行车、公交车、小汽车等;小动物主题:小鸡、小狗、小兔子等。每个绘画对象都是由基础而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组成,学习难度低,锻炼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和空间布局概念。
3.教学方法
根据自闭症学生的视觉优势和善于模仿的特点,绘画课程采用结构化教学方式,运用视频观摩、教师示范、练习、展示与评价、拓展等多个教学环节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视觉提示卡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活动。视觉提示卡可以分成四个区域,首先是目标完成图,设置在左上角,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任务目标。其次是正向任务分解区,设置在第一行,由易到难顺向且完整地呈现任务目标的绘画过程,学生通过连线可以逐渐掌握所学内容。然后是重难点分解区,在左边一列,对于较难掌握的内容再次分解,反复练习,促进掌握。最后是逆向任务分解区,在初步掌握整个任务后,为了巩固强化所学,再次逆向呈现目标图,让学生在部分连线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对比或者查看文字、符号等提示信息理解任务,逐渐补充简单的线条或基本图形,最终完成目标图形(见图6、图7)。在这个区域,学生的难度逐步增加,最终独立完成作品。视觉提示卡中包含了流程图和简单的语言与符号,这些提示会根据学生能力的掌握情况逐渐减少,直至撤除。视觉提示卡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之间顺利的转换、过渡,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且持续时间增长。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灵活选择、变换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并通过图片、影像和电子表格记录学生在绘画课程中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
图6 视觉提示卡
图7 视觉提示卡
4.教学成效
根据学生现有的兴趣和能力,选取教学内容进行编排,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为期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情绪、注意力、绘画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学生甲,情绪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基本能安静地等待教师分配任务,并按照图片提示卡片完成任务;共同注意能力也得到提高,注意力持续时间更长,绘画时能维持到20分钟的有意注意力;线条更加流畅,对图画的观察能力增强,颜色区分和搭配能力大幅度提高,在日常写作文时会将学过的图片代替不会字词,想象力也有明显的提高;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增强,无意义的语言减少。图8是学生甲根据教师所画,自己进行仿画涂色;图9是学生甲在教师只画了小鸡身体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创作并配有相应的文字描述。
图8 学生甲的仿画
图9 学生甲的拓展画
学生乙,情绪更加稳定,对整幅画全局的掌控把握能力增强,共同注意力大幅度提高,能快速准确地关注到重点细节,仿画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几乎能画到跟老师一模一样,(见图10,左侧为教师所画学生涂色,右图全为学生乙独自完成);完成任务后的绘画内容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拓展,不再拘泥于对其他画作的简单模仿。
图10 学生乙的绘画
学生丙,情绪的稳定性得到提高,玩口水鼻涕的不良行为次数减少,注意力与观察能力增强,能够更迅速地理解和观察线条、形状、色彩及空间布局等元素;绘画的速度加快,手眼协调和操作能力增强,涂色更加均匀(见图11),对画的布局与比例的掌控能力也大幅度提高。
图11 学生丙的绘画
四、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反思
绘画课程以“生态化”教学理念为指导,根据自闭症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学生兴趣、需要及现有能力,以“扬长、适性”为原则,采用适合自闭症学生的方法与策略,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每位学生的个体发展,提升了学生的整体能力。纵观绘画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都是适用于自闭症学生的,现进行如下总结:
1.教学方式上
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绘画课程由主教老师(美术专业教师)和助教老师(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共同教学。主教老师授课时为避免学生因信息处理困难而产生焦躁情绪,减少了描述性语言的使用,视觉提示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例如导入环节运用图片和短视频呈现教学内容;新授环节采用动作示范和简短的语言演绎绘画过程;学生操作环节则使用视觉提示卡明确学习任务。助教老师观察记录(拍照片/录视频/填表格)学生的课堂表现,并辅助主教老师和学生。课堂上学生可以保持安静,维持高度的注意力。良好的工作习惯,可以让学生将来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教学内容上
针对自闭症学生自我封闭、忽视情感、对他人不产生依赖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实践中选择家人、朋友、老师、温暖、喜欢等情感感知性的主题,引导自闭症学生关注从未关注但是对于其自身来说需要关注的内容,鼓励儿童专注于内心,自由地在课堂上进行实践[3]。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避免脱离学生生活的内容,例如传说中的生物(美人鱼、恐龙之类),而是选择学生常见的日用品、喜欢的物品(如:大部分儿童喜欢的挖掘机等)。
3.绘画技巧上
颜色的搭配方面,自闭症学生有个共同的现象,他们大多偏向于浓重的色彩,如黑色、棕色、褐色等颜色,则运用强化原理代币制来鼓励学生采用较为鲜明的颜色。造型方面,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的方式感知物品的大小比例等。
总之,针对自闭症学生的绘画教学,教师要用心发现每位孩子的感知觉、记忆、兴趣等多方面的特点,选取学生感兴趣且符合他们身心特征的题材,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充分引导思维,并充分运用自闭症学生的视觉优势和善于模仿的特点,综合运用视觉提示卡、结构化教学等方法让自闭症学生的内心世界在纸上完美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