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管理效果观察
2020-04-22邱丽艳
邱丽艳 王 玲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护理部,北京 10007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患者机械通气48h后发生的一种医院获得性肺炎,其发生率为30%~76%[1],欧美发达国家ICU每千个机械通气日平均发生VAP 3.6例,发展中国家每千个机械通气日平均发生VAP 10.0~41.7例[2]。患者发生VAP后多伴有脱机困难,住院时间延长,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其临床死亡率也会大大增加[3]。国内外文献报道显示,一旦发生VAP,患者病死率高达50%~69%[4]。相关研究指出[5],给予ICU机械通气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预后,降低VAP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本研究给予ICU机械通气患者综合护理管理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ICU从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96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33~75岁,平均(48.7±3.3)岁,诊断为Ⅰ型呼吸衰竭6例,Ⅱ型呼吸衰竭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例,重症支气管哮喘9例,肺心病7例,其他4例;研究组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31~77岁,平均(48.5±3.1)岁,诊断为Ⅰ型呼吸衰竭7例,Ⅱ型呼吸衰竭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10例,肺心病8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患者机械通气均为首次进行,且机械通气时间>48h,病情稳定;(2)年龄18~80岁;(3)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 (1)机械通气之前已诊断为肺炎;(2)合并其他感染;(3)恶性肿瘤患者。
1.3 护理措施
1.3.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加强呼吸环路管理、按时吸痰、做好口腔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及手卫生、病房和呼吸机定期消毒、家属限时探视、保证病房安静[7]。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出现异常变化和波动及时向医生汇报,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1.3.2 研究组 除给予常规护理,提供个性化综合护理。
1.3.2.1 个性化护理方案 加强对ICU病房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交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与责任组长共同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依据护理计划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护理措施,责任组长协助监督。
1.3.2.2 规范病房管理 保持环境的舒适通风,病房室温维持在20~22℃、湿度维持在55%~60%;每天定时通风并进行1次紫外线消毒[6]。
1.3.2.3 体位管理 床头抬高30°~40°,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采用45°方向侧卧、半卧和平躺姿势交替的方式,在进行体位转换时务必保持口腔清洁[7]。
1.3.2.4 气道管理 视病情及时吸痰。常规规定1~2h吸痰1次,保证气道分泌物的清除。目前认为吸痰间隔时间应视病情而定,最好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8]。
1.3.2.5 每日唤醒计划 每日暂停使用镇静剂、间断脱机,使患者尽快适应无呼吸机状态,根据患者情况科学应用镇静剂,以镇静评分3~4分为宜,即:轻拍患者额部可有皱眉、睁眼等反应为宜[9]。研究表明每天间断使用镇静剂的患者平均可缩短3~4d的上机时间[10]。
1.3.2.6 心理护理 ICU病房患者需要24h对其进行护理服务,由于生命体征水平的不稳定,在进行护理排班时针对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性格等进行综合考虑,进行合理搭配,同时实施责任组长代班制,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对于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降低护理风险。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VAP发生率,诊断标准依据谢长江等[11]研究,同时对患者血气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检测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对两组患者VAP发生率、临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PaCO2低于对照组,PaO2与SpO2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组别 n PaCO2(mm Hg) PaO2(mm Hg) SpO2(%)对照组 48 48.8±8.1 73.6±11.2 91.9±3.9研究组 48 39.2±5.4 92.3±11.7 97.1±5.6 t 6.832 7.999 5.279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8.7±2.6)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5.7±4.3)d,且研究组ICU住院时间(16.6±1.2)d短于对照组的(23.5±1.7)d,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治疗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治疗时间比较(,d)
组别 n 机械通气时间 ICU住院时间对照组 48 15.7±4.3 23.5±1.7研究组 48 8.7±2.6 16.6±1.2 t 12.409 29.632 P 0.000 0.000
2.3 两组VAP发生率和临床死亡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VAP发生率4.2%和临床死亡率2.1%,均低于对照组的18.8%和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VAP和临床死亡率比较[n(%)]
3 讨论
ICU患者VAP发生率为30%~76%[1]。患者发生VAP后多伴有脱机困难,住院时间延长,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其临床死亡率高达50%~69%[3,5,12]。研究表明,约52%的VAP是可预防的,但是单一措施不足以预防VAP,而应同时采取多个措施[9]。本研究对机械通气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给予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改善了血氧指标,降低了VAP发生率,缩短了ICU治疗时间。
通过保持环境的舒适通风、规律的体位变换、及时吸痰、给予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满意度提升,可以更好配合治疗[13]。有研究[14]显示仰卧位是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患者仰卧位增加了细菌吸入和下呼吸道定植的危险性,且抬高床头可减轻面部水肿,减少肠内营养反流或误吸,还可改善患者通气,容易用力自主呼吸[9],因此无禁忌症患者床头抬高为ICU护理常规,且重症护理规范要求床头抬高30°~40°[15]。对患者进行有规律地进行体位变换,使患者感觉呼吸畅快并使腹部活力得到增加,进而促进动脉血氧分压的提升,达到改善护理效果的目的[7]。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综合护理管理的内容在不断更新、发展,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总结、再学习,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